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亞洲區域內的搜尋結果,共136

  • 臺澳發表共同聲明 強化生技合作

    臺澳發表共同聲明 強化生技合作

     經濟部與衛生福利部及澳洲駐臺辦事處(澳辦處),於5月18日在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由經濟部陳正祺政務次長、衛福部薛瑞元部長與澳辦處露代表共同發布「臺澳雙邊衛生與生技合作夥伴關係共同聲明」,強化臺澳雙方在衛生與生技領域的合作,並支持我國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

  • 2030年前 UPS看好:台灣的亞洲區域貿易額突破兆美元

    UPS研究顯示,台灣的亞洲區域貿易總額將在2030年前倍增,突破兆美元、達1.1兆美元,高科技業搭上亞洲數位化浪潮,將持續帶動台灣後疫情時代的貿易成長。

  • 《國際產業》鎖定電動貨卡市場 起亞2030擬賣百萬輛

    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於12日報導,韓國汽車業者起亞積極進軍商用電動車領域,目標是到了2030年時,希望可有100萬輛的銷售規模。

  • 現金流壓力 亞太區金融未脫風險

     由美歐問題銀行業衍生的現金流壓力,惠譽信評指出,已對信用評等“B”等級的亞太區企業,帶來再融資的風險,尤其是此問題源頭為市場美元利率太高、經濟環境疲軟不利EBITDA。這類企業在外幣債務到期時,將被迫轉回亞太區找尋「價格較低」的新資金,估計將有一波新的區域內再融資潮。

  • 李顯龍:大國衝突將帶來嚴重後果

    李顯龍:大國衝突將帶來嚴重後果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0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演講時,對於中美關係提出示警,在保持穩定關係這點上,大國要擔負的責任特別大,一旦任何衝突都會帶來嚴重後果。目前中美在貿易、投資與新興技術等層面的競爭衝突持續之下,讓包含共同面對糧食、能源、流行病等危機進度已嚴重落後。

  • 亞銀近十年首度來台徵才 3月7日至9日舉行說明會

    財政部協助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亞銀)訂於2023年3月7日至3月9日辦理「亞洲開發銀行人才招募說明會」,將分別於3月7日及3月9日在國立台灣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舉辦校園說明會,由亞銀人力資源專家向我國青年學子分享亞銀業務內容、實習計畫及青年專家計畫等資訊。

  • 東北亞航班估恢復7成5 波音最快2024全面復甦

    東北亞航班估恢復7成5 波音最快2024全面復甦

    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今發布報告指出,隨著全球航空市場逐漸復甦,東北亞航班營運市場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5%,但復甦力道仍受限,包括旅遊政策、勞動力、大陸市場等因素,國際航線要到2024年才會全面復甦。

  • 航運曙光 亞洲區域貨量回溫

     低迷的海運市場可望出現復甦力道!克拉克森等國際研調機構最新預估,今年亞洲區域內貨運量將成長約3.4%,加上中東印巴、中南美洲與新興市場航線,都有望率先回歸成長軌道。多家航商、貨代業者透露,以次要航線部分彌補歐美主要航線價量缺口,是今年船公司避免虧損持盈保泰的重要策略之一。

  • 四度蟬聯金翔獎 立榮航空稱霸國內定期航線組

    四度蟬聯金翔獎 立榮航空稱霸國內定期航線組

    立榮航空榮獲交通部民航局111年度「國內定期航線組」金翔獎殊榮!今(16)日於民航局舉辦76週年慶祝大會暨頒獎典禮,由交通部祈文中次長親自頒獎,立榮航空董事長林志忠代表全體同仁出席領獎。立榮航空自89年起已第九次獲得金翔獎國內線組的榮譽,且105年至111年四度蟬連獲獎。

  • 內需動能強 新興亞股錢途佳

    內需動能強 新興亞股錢途佳

     法人對2023年風險性資產看法相對保守,而據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新興市場股票是經理人相對看好的區域,尤其是新興亞股,法人表示,主要是一些亞洲國家內需動能強,使得新興亞股相對有「錢」途。

  • 陸港觀盤-續談GAIn環球策略 踏入佳節或令兩類港股受惠

     上期提到,我們預料2023年全球增長放緩,而且衰退風險上升,布局上應傾向保守,不宜過分進取,投資者可以「GAIn」構建組合。「GAIn」之中,G代表全球防禦(Global Defensive)股,A代表亞洲(Asia),而最後In代表投資級別(Investment Grade)債。上期講解了「G」,今期繼續講解「A」及「In」。

  • 中國經濟放緩 IMF調降亞洲GDP成長

    中國經濟放緩 IMF調降亞洲GDP成長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表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將今明兩年亞洲經濟成長預測分別下調至4%和4.3%,較4月時預測調低0.9和0.8個百分點。主要因為全球央行升息、俄烏戰事推高通膨,以及中國經濟急速放緩。受全球金融緊縮及外部需求放緩影響,地區面對新的逆風。

  • 大摩升評台股:進場要快

    大摩升評台股:進場要快

     摩根士丹利證券開出外資升評台股第一槍,認為加權指數今年以來表現落後整體新興市場,已反應總體經濟大部分利空,提五大理由升評台股至「加碼」,明年中指數高點上看16,500點,強調早鳥進場機會浮現(Early Entry Point Emerges)。

  • 《產業》亞洲資訊通路聯盟 台灣以創始會員in

    我國與菲律賓、以色列、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及柬埔寨共6個亞洲國家,於本(2022年)年9月28日共同簽署「亞洲資訊通路聯盟聯合宣言」(A Declaration of Cooperation on th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Asian Access to Information Alliance),成立「亞洲資訊通路聯盟」(Asian Access to Information Alliance,簡稱AAIA)。

  • 國發會:我國成為「亞洲資訊通路聯盟」創始會員

    國發會今(2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我國與菲律賓、以色列、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及柬埔寨共6個亞洲國家,於今日簽署「亞洲資訊通路聯盟聯合宣言」,成為「亞洲資訊通路聯盟」(AAIA)的創始會員。

  • 產經解析-中國領頭衝 關注新興亞洲市場

     中國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漸趨舉足輕重,全球投資者較過往更關注中國的經濟增長情況、信貸系統、股市變化以及人民幣匯價。然而,不少投資者過度聚焦於人民幣近期的格局,結果忽略了宏觀情況:中國及整個亞洲地區正逐步與全球資本市場融合,新興亞洲在中國領導下,在全球資本市場和環球投資組合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 尚青論壇》再發現:中共3作戰艦衝日本海 意欲何為?(陸文浩)

    尚青論壇》再發現:中共3作戰艦衝日本海 意欲何為?(陸文浩)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於6月13日緊急公布,中俄情報偵測船各一艘分由宗谷與對馬海峽往日本海。緊接著14日晚間又再發布,中共海軍作戰艦船3艘經對馬海峽往日本海。值此東北亞北韓與美日南韓盟軍互相試射飛彈緊張局勢之際,中俄派遣情報偵蒐船在先,後有中共海軍組建此編隊任務備受關注,爬梳過去經驗似曾相識且有跡可循。

  • 台幣周線連八貶 30元難守

     美元指數居高不下,新台幣匯率周線已連八貶,銀行外匯主管指出,以先前新台幣每周貶幅0.5%的速度來看,最快本周就會測試30元大關。新台幣13日升值1.6分,收在29.807元,但全周累計貶值1.47角或0.49%。根據央行統計,新台幣今年以來貶幅已達7.1%。

  • 專家傳真-遠離戰事暴風眼 亞債展韌性

     俄烏戰事僵持不下,歐美陣營制裁行動持續,不僅衝擊能源供應,亦導致商品價格上揚及匯市持續波動等連環效應,全球宏觀經濟的尾端風險(Tail Risk)正在增加。亞洲地區縱然難以獨善其身,區內債市難免隨全球市場波動,但由於地理位置遠離戰事風暴中心,亞洲經濟所承受的直接影響較小,使得亞債也相對顯現較強的韌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