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亞洲川普的搜尋結果,共1,120

  • 懸缺6年 拜登任命特納出任北韓人權特使

    懸缺6年 拜登任命特納出任北韓人權特使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任命特納出任北韓特使,聚焦人權議題以向北韓施壓。此一職位已懸缺6年時間,曾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峰會的前總統川普整個任期都未遞補。

  • 陸與亞洲鄰國貿易總額4年增7成

    陸與亞洲鄰國貿易總額4年增7成

     美國極力遊說部分盟友減少對中國依賴,以便重塑全球供應鏈板塊之際,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之間的經貿聯繫卻是日益加深。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自2018年7月川普打響貿易戰第一槍後至去年11月,中國與新加坡與越南等10個東南亞鄰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累計增長71%,達到9790億美元。

  • 美日同盟非鐵板一塊

    美日同盟非鐵板一塊

     日本政府12月16日在內閣會議,通過新修改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大安全保障文件。日本《共同社》指出,新安保政策解開長年的封印,賦予日本擁有以自衛為目的而摧毀他國疆域內導彈基地的反擊能力(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日本多年奉行的「專守防衛」政策已流於形式,開始從被動防衛轉向威懾反擊。

  • 美期中選舉》外媒點名共和黨夢碎2大「戰犯」 專家:選民受夠了

    美期中選舉》外媒點名共和黨夢碎2大「戰犯」 專家:選民受夠了

    美國期中選舉選情膠著,目前共和黨尚未如先前預期拿下參、眾兩院多數席次,路透社指出共和黨冀望「紅色浪潮」淹沒民主黨的美夢破碎,其中共和黨對墮胎議題的保守態度以及川普,是選情不如預期的2大戰犯,甚至有分析師指出,選民現在真的「受夠」川普了。

  • 美前國安高層爆秘辛:川普後悔與蔡英文通話 裴洛西訪台挑錯日子

    美前國安高層爆秘辛:川普後悔與蔡英文通話 裴洛西訪台挑錯日子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2016年當選後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歷史性通話,被民進黨視為重大突破。參與促成該次通話的美國前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的副國安顧問葉望輝(Stephen J. Yates)近日受訪時表示,川普在那次通話後「並不開心」,因為影響遠超出他的想像。在談到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惹怒北京一事,葉望輝說, 裴洛西團隊可能真的不知道8月1日是解放軍建軍節,才會選在那個時候前往亞洲並訪問台灣。

  • 洛杉基快評》陳時中與佛奇

    洛杉基快評》陳時中與佛奇

    同樣是負責全國人民生命安全的指揮官,台灣的陳時中與美國的佛奇,兩人的表現,卻是截然不同。

  • IPEF 新劇名老戲碼

    IPEF 新劇名老戲碼

     2009年11月,上任不滿1年的美國總統歐巴馬風塵僕僕到亞洲訪問,期間宣布美國將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作為重返亞太的戰略手段之一,美國希望藉此自貿協定孤立中國。而當時的副總統拜登如今登上大位,在本月首次亞洲行時重演當年的戲碼,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涵蓋美、日、印、澳等13國,號稱占了全球40%的經濟體量。

  • 上任首次亞洲行 拜登訪亞 力推印太經濟架構

    上任首次亞洲行 拜登訪亞 力推印太經濟架構

     美國總統拜登美東時間19日下午啟程離開華府,展開上任後首次訪問亞洲的六天行程。拜登此次出訪亞洲,除了希望與韓日兩盟國領袖打好關係、強化區域合作外,亦向中國大陸傳達明確訊息,亦即:北京當局應記取俄國侵烏挫敗教訓,停止在亞太地區的武力恫嚇行動。

  • 拜登亞洲行 23日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

    拜登亞洲行 23日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

     在俄烏戰事持續之際,美國將重心轉向亞洲,尋求結盟抗衡中國大陸。美國總統拜登19日踏上就任以來首趟亞洲行,在為期4天的行程中,拜登將先後在首爾、東京會見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並與澳洲、印度、日本領導人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將在23日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

  • 美未出兵救烏克蘭衝擊台獨? 郭正亮曝他們真實想法

    美未出兵救烏克蘭衝擊台獨? 郭正亮曝他們真實想法

    對於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美國卻未派兵相救,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披露,「俄烏戰事」對台灣老百姓最大的衝擊,是美國怎麼處理這件事;而獨派現在都不說美國要出兵了,現在都在講台灣要如何保護自己!

  • 工商社論》中美貿易協議「軟著陸」,RCEP「軟上路」

    工商社論》中美貿易協議「軟著陸」,RCEP「軟上路」

     距離2022年元旦只剩幾個工作天,受到高度矚目的兩個重大貿易協議,即將跨過一死一生的門檻:今年12月31日到期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已經確認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兩年前川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所主導,轟轟烈烈的雙邊貿易協定最終只是一場空;另一方面,耗時八年談判、由亞太15個國家共同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在1月1日正式生效,全球經濟規模最大、涉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上路。

  • 訪團有人確診 布林肯東南亞行程喊卡將返華府

    訪團有人確診 布林肯東南亞行程喊卡將返華府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訪團有人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布林肯今天已縮短東南亞的訪問行程。

  • 抗衡中國 美助卿康達訪東南亞4國

    抗衡中國 美助卿康達訪東南亞4國

     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從11月27日起至12月4日,將訪問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等4個東南亞國家。東南亞是美國抗衡中國影響力的一個關鍵地區,先前美國總統拜登已表示要加強與該地區的接觸。

  • 診斷美國「轉向亞洲」這10年

    診斷美國「轉向亞洲」這10年

     在夏威夷出生的歐巴馬宣稱,自己是美國第一位太平洋總統。2011年10月11日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在《外交政策》發表〈美國的亞洲世紀〉專文,宣稱美國站在由中東戰局往亞洲的轉向點。直到拜登總統終於在今年自阿富汗完全撤離,美國「轉向亞洲」的戰略調整已經10年了。

  • 阿富汗潰敗傷美威信 美副總統訪亞洲重申承諾

    阿富汗潰敗傷美威信 美副總統訪亞洲重申承諾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今天展開亞洲訪問行程,在美國混亂撤出阿富汗、塔利班(Taliban)接掌阿國政權之後,賀錦麗此行將再次保證美國對亞洲承諾。

  • 台美關係新局 舊愛與新歡之間

    台美關係新局 舊愛與新歡之間

     3月的最後一天,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政府上任後還不到100天,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女士邀請了川普任內的國務卿蓬佩奧到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雙橡園作客,這場會面再次激起了蔡政府是否在美國主要兩黨之間選了邊站的熱烈討論。

  • 時論廣場》台美關係新局 舊愛與新歡之間(方恩格)

    時論廣場》台美關係新局 舊愛與新歡之間(方恩格)

    3月的最後一天,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政府上任後還不到一百天,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女士邀請了川普任內的國務卿蓬佩奧到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雙橡園作客,這場會面再次激起了蔡政府是否在美國主要兩黨之間選了邊站的熱烈討論。

  • 「新疆血棉花」其實是幻想?學者、立委揭疑點:與川普有關

    「新疆血棉花」其實是幻想?學者、立委揭疑點:與川普有關

    HM一份「停用新疆棉花」聲明爆發「血棉花」爭議,引發大陸網友強烈不滿,抵制風潮不斷延燒。中研院副研究員、新疆史學者吳啟訥表示,最早報導這則新聞的女記者根本就沒去過新疆,所謂「血棉花」基本上出自她的想像,而且她的論點,也令人感到「非常跳躍」。國民黨立委鄭麗文則認為,此事件是至今無任何證據、以訛傳訛,顯然延續美國前總統川普所帶起的亞洲歧視浪潮,就跟西方世界刻意認定新冠肺炎是「武漢肺炎」一樣。

  • BBC獨家披露 河內談判破局 川普邀金正恩坐空中一號回家

    BBC獨家披露 河內談判破局 川普邀金正恩坐空中一號回家

    BBC獨家披露,在越南舉行的美朝談判破局後,美國前總統川普曾經邀請北韓領袖金正恩乘坐「空軍一號」回平壤,但遭到金正恩拒絕。

  • 掌握成長主流 滙豐私銀看好亞洲股債

     全球隨著疫情深處超寬鬆貨幣政策、美元偏軟、大陸強勢復甦,加上正向的周期性因素的推拉作用,滙豐私人銀行認為,整體情勢有利於2021年亞洲股票及債券的投資報酬展望,尤其,經濟擴張的範疇擴大,自然會使股票市場表現領先的部位擴大,因此就產業面來看,該行對於2021年上半年,建議美股與亞股的科技、工業、原材料、非必需消費品和通訊服務,持偏高比重配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