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亞洲股票的搜尋結果,共222筆
晨星(Morningstar)喊多大陸市場,該機構最新報告指出,大陸較預期中更早開放,包括消費、博弈、網科等行業有相當潛力,看好阿里巴巴、百勝中國、澳博等標的表現。
儘管微軟、英特爾等企業財報表現疲弱,但因實體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市場淡化經濟衰退疑慮,農曆春節期間主要股市收高,不過,法人對風險性資產依然持謹慎看法。
金兔年開春,美股、台股上漲迎來好彩頭;不過,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認為,今年全球景氣緩降,經濟成長率呈「軟著陸」,甚至出現微幅衰退的機率,建議投資人觀察經濟數據表現,過渡期間投資組合應「債優於股」,以相對穩健的投資級公司債為核心,逢低布局成熟市場股票與亞洲股票,待經濟前景較明確後,再逐步提高風險性資產。
2023年上半場,五大財管行一致預估會是「雲層極厚」的陰天,不確定接下來是大雨、還是撥雲見日。因此,1月拿到年終獎金或紅包時,建議投資人「保守理財」,可停泊在美元優利定存,或搶進短年期高利債券、短年期投資等級債券等商品,先「鎖利」再伺機投資股票,抓住下一波獲利機會。
影響陸股的變數雖不少,仍卻被法人列入明年主要「黑馬」標的之一。法人近期持續將關注陸股走勢,主要是因股價跌深,加上疫情解封後,預期陸企獲利有機會再加把勁,因此,將陸股列入明年黑馬標的之一。
SP500公布財報的公司中,約46%企業獲利優於預期、38%符合預期,法人表示,由於明年變數多,高品質選股策略為投資美股最高指導原則。
周四美股收盤全面重挫,三大指數均創下數周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並同步創下11月9日來收盤新低。市場憂心聯準會以激進升息對抗通膨可能導致經濟衰退的擔憂升高。美國那斯達克指數重挫逾3%,費城半導體指數暴跌逾4%,由於台股和上述2指數的關聯性高達0.93~0.97%,今早台股再重逾200點,跌幅為1.66%,但電子股的跌幅則是超過2%,權值股台積電(2330)和聯發科(2454)都跌逾2個百分點。
儘管A股次級市場低迷,但IPO依然火爆。外媒統計,2022年以來A股已有391家公司上市交易已完成定價,雖然比2021年逾500家數量減少,但累計集資額高達92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勢將領跑美國與香港等主要資本市場。
儘管A股次級市場低迷,但IPO依然火爆。外媒統計,2022年以來A股已有391家公司上市交易或已完成定價,雖然比2021年逾500家數量還少,但累計集資額高達92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勢將領跑美國與香港等主要資本市場。
美國Q3財報公布進尾聲,在近九成的Samp;P500公布財報的公司中,約46%企業獲利優於預期、38%符合預期,法人表示,由於明年變數多,高品質選股策略為投資美股最高指導原則。
台股受惠巴菲特旗下波克夏買進台積電ADR成為第五大股東,台積電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等利多激勵,帶動11月加權股價指數上漲14.90%,台積電股價上漲26%,除台積電外,國內半導體類股亦表現強勁,帶旺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證券代號00904)在11月大漲23.53%,躍升11月台股原型ETF單月績效第一名。
股神巴菲特豪擲千億元首次買進台積電ADR股票,亦是繼比亞迪及蘋果之後,第三度大幅度加碼科技股之舉。法人指出,股神看好台積電有產業重要性、獲利成長性及團隊陣容堅強三大理由,並符合「價值型投資」選股哲學,預料台積電2022年股利配發也將「投桃報李」,拉高現金股利配發率,讓現金殖利率更貼近美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的水準。
在選擇大學或選購汽車時,大部分人皆參考相關數據,以助作出更好抉擇。然而當各評級給予的評分不一或甚至相反時,大眾應如何消化這些評級的參考價值?
美國激進升息與美元表現強勢,使得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情況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頗為類似。但分析師認為由於新興亞洲經濟體變得更加成熟、匯率機制也更具彈性,因此那段歷史不太可能重演。
美國激進升息與美元表現強勢,使得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情況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頗為類似。但分析師認為由於新興亞洲經濟變得更加成熟、匯率制度也更具彈性,因此那段歷史不太可能重演。
現在世界經濟或許正面臨著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相似的情況,即美國大幅升息和美元走強,但分析師普遍認為那段歷史不太可能重演,不過部分亞洲經濟體的貨幣確實特別脆弱,容易勾起那段慘痛的回憶。
上周主要新興亞股中,僅台灣與菲律賓遭外資賣超,金額分別近1.04億美元以及0.14億美元,其他股市則獲外資買超,當中又以印度與南韓的買超金額明顯較高,分別近12.71億美元以及7.33億美元。
「政策寬鬆」與「疫後復甦」的雙重利多因素成為激勵下半年日股多頭的主旋律。自3月底以來,日本多數經濟數據優於市場預期,經濟在第一季觸底之後就持續彈升,表現優於主要經濟體、更遠優於美國的表現。
英國6月中旬展開30年來規模最大的鐵路罷工,倫敦地鐵系統因另一場罷工,亦大多數時間處於關閉狀態。此外,教師、醫護人員、都在醞釀罷工,要求改善待遇。食品和燃料價格急升,推動英國5月通膨率飆至9%的40年新高。事實上,不少歐洲國家,包括比利時、法國和西班牙,都面臨類似的問題。薪資調整上行壓力,將使歐洲通膨問題進一步惡化。
亞股受大陸經濟情勢牽動,在大陸一連串財政相關政策穩經濟、穩增長,預期大陸下半年經濟可望進一步回溫,也將帶動亞股後市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