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亞洲高收益債市的搜尋結果,共456筆
伴隨美國升息前景及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對於具有穩健獲利需求之機構法人(如保險業、退休基金等)或是理財規劃之自然人而言,為有效分散資本市場之風險,債券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 ETF)逐漸受到投資者青睞,發展初期受惠保險業之資金投入,近期個別投資人參與意願明顯增加,截至2023年2月,台灣債券ETF受益人數超過25萬人,呈現先機構法人、後自然人也持有的發展趨勢。
全球景氣不確定性升高,加上金融環境緊縮,市場也臆測聯準會升息動作將告一段落,同時,甚至還可能會採取寬鬆政策。這也表示,亞洲各個央行勿過於執著一昧地調升利率,尤其通膨正當下降的時候。
美國商務部公布,占美國經濟活動三分之二以上的消費者支出,於去年12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通膨降溫使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升息將降至1碼,預計將是去年3月來升息幅度最小,新興市場可望受惠,亞洲非投資級債後市可期。
大陸結束動態清零政策,在寬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帶動下,經濟可望迎曙光,市場情緒轉佳,亞洲高收益債券可望受惠。
高通膨及Fed強化鷹派下,今年來各類資產皆面臨大幅修正的命運,許多資產已嚴重超跌,投資價值浮現,其中新興市場債券價格折價比例攀升至94%,新興市場高收益企業債收益率目前約達10.6%,接近2020年新冠危機、2011年歐債危機高點;而新興市場1~3年債企業債收益率亦達8.8%,接近2020年新冠危機高點,深具物美價廉優勢,甜蜜買點來到。
近年來大陸多家間房地產業者資金鏈斷裂兼又爆發債務危機,加劇外界對內房行業還債能力憂慮,引發信評公司連續調降其風險評級。信用評級機構穆迪表示,該行在過去9個月對高收益債券的大陸房地產開發商發布91次降級,已是前所未有的創紀錄速度。鑑於大陸房企經營環境愈加惡劣,今年內預料有更多房企債務違約。
亞洲非投資等級債殖利率與信用利差仍居相對高位、亞洲經濟成長及企業基本面好轉,當前各地疫情仍可控且疫苗陸續施打,預計將持續吸引資金回流,亞洲各國高收益債市中,印尼、印度、菲律賓表現相對抗跌。
部分債券基金如亞洲債、亞洲非投資等級債等近月出現大彈升,但法人認為,固定收益投資仍具挑戰性,在選擇標的上宜特別謹慎或多樣化布局。債券基金近一、二年表現始終不如股票基金,而且當升息啟動之際,對於長天期債券相對不利,使得債券基金淨值出現明顯修正,不過,近月部分債券基金出現二位數的彈升。
中國債近二年表現同陸股一樣浮沉,法人表示,即使中長期中國官方端出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仍大,但由於中國債等資產目前走勢仍相對偏弱,需待真正見到官方宣布實質政策,市場才會比較明顯買單。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大,總經情勢與債市投資備感焦慮,根據一項亞洲固定收益調查結果發現,經濟基本面對固定收益投資影響深遠,更左右機構投資人決策,並顯示看好亞洲長期經濟成長強勁,且亞洲政府債、企業債提供較成熟市場更具吸引力的收益率,仍受到資金青睞,布局亞債基金後市可期。
退休理財的必須性與及早性是大勢所趨,許多退休基金因應而生,其中私校退撫儲金績效在2021年表現出色備受矚目,2021年平台上提供的保守型2.22%、穩健型8.52%、積極型10.76%,三種投資組合整體表現符合退休理財策略所應追求「長期績效穩健持續向上」的準則。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大,總經情勢與債市投資備感焦慮,根據投信業者「亞洲固定收益調查」發現,經濟基本面對固定收益投資影響深遠,更左右機構投資人決策的重要因素,看好亞洲長期經濟成長強勁,且亞洲政府債、企業債提供較成熟市場更具吸引力的收益率,仍受到資金青睞。
升息不利債券表現,但歷史經驗顯示聯準會升息後,債券資產多數呈現上漲。國泰投顧統計1999年以來,過去美國聯準會三次升息經驗,發現升息前三個月多數債券呈現下跌走勢,惟升息後半年、一年全數呈現上漲走勢,其中又以新興市場債、可轉債、高收益債、亞洲投資級債表現較佳。
回顧2021年主要債券市場表現,以高收益債券類別表現最佳,其中又以美元高收益債券以5.36%報酬率拿下年度績效冠軍。投信法人表示,看好2022年美國為主的美元高收債市場基本面樂觀,有機會再交出耀眼成績單,債息與資本利得雙重收益來源可期。
回顧2021年主要債券市場表現誰勝出?結果以高收益債券類別表現最佳,其中又以美元高收益債券以5.36%報酬率,拿下年度績效冠軍。
今年大陸房市傳出恒大債務危機,蔓延整個亞洲債市,因陸債占亞高收益債投資比重逾50%,得衝擊亞高收債表現,市場恐慌下短時間內出現超跌,但隨大陸房產積極去槓桿,改善長期基本面,亞高收債長線依舊有表現機會,亞高收債基金績效可期,但波動度較大特性仍需留意。
今年大陸房地產市場出現挑戰,傳出部分公司恐面臨債務危機,負面情緒甚至蔓延整個亞洲債券市場,進而衝擊亞洲高收益債表現,市場恐慌使得相關債券短時間內超跌,但隨大陸房地產業積極去槓桿,將改善長期基本面,亞洲高收益債長線依舊有表現機會。
今年9月以來,受到大陸房地產債務危機影響,拖累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走弱,觀察到債券利差跟殖利率大幅攀升,來到歷史高檔位置。投信法人表示,亞洲高收益債券評價面來到近年低檔,看好長期投資時間點浮現,建議看好亞洲固定收益投資機會的投資人利用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逢低分批布局。
瀚亞投資(新加坡)最新發布《亞洲固定收益投資意向調查》報告指出,將近七成的機構投資者,預計在未來12個月增持亞洲固定收益資產,並且青睞亞洲主權債及投資等級債。
新興高收債前波受到大陸加強房地產監管及地產商恒大財務危機的衝擊,指數呈現回檔。不過,大陸房地產債券利差擴大並未造成新興市場系統性風險,儘管亞高收房地產利差自低點擴大超過300個基本點,但整體新興市場高收益企業債利差僅擴大16個基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