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交流項目的搜尋結果,共37

  • 中美國際教育協會聯合聲明 鼓勵中美高教機構恢復交往

    中美國際教育協會聯合聲明 鼓勵中美高教機構恢復交往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官微14日表示,9月18日至20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與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在疫情後共同舉辦中美高等教育合作對話會。雙方機構根據對話會達成共識,做出多點共同聲明,包含認為人文交流在中美雙邊關係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教育交流,鼓勵中美兩國的高等教育機構恢復交往,並不斷發展深化合作。

  • 兩岸關係冷 陸學者來台觀選卻步

    兩岸關係冷 陸學者來台觀選卻步

     距離明年總統大選不到3個月,過往選舉前的此刻,大陸常會有觀選團來台,不過此次卻是靜悄悄。其中關鍵,除了我方持續未放寬兩岸專業交流中的學術訪問,當前政治氛圍詭譎,也讓大陸學者對於來台觀選躊躇不前。

  • 疫後兩岸民間3交流 數量銳減

    疫後兩岸民間3交流 數量銳減

     隨著兩岸解封邊境,民間交流也逐步擺脫疫情陰霾。本報針對各項民間互動數據進行大體檢,發現來台進行專業交流、商務交流和陸籍研修生數量較疫情前銳減,而陸方是否開綠燈、兩岸緊張氛圍加劇,都成為影響來台交流的可能變數。

  • 受核汙水排海影響 中國推遲軍方代表團9月訪日交流計劃

    受核汙水排海影響 中國推遲軍方代表團9月訪日交流計劃

    日本將核汙水排放入海,讓中日關係陷入緊張。日媒披露,中國已推遲軍方代表團9月原定的訪日交流計劃,且預計今年內再訪日「較為困難」。

  • 相隔近4年 中日軍方恢復實體交流

     中日防長日前才在新加坡舉行會談,近日雙方軍事交流就傳出新進展。時隔近4年,日本自衛隊重啟面對面交流項目,代表團17日在北京與共軍相關智庫「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就安全議題交換意見。日媒指出,此訪旨在建立雙方互信,減少可能的軍事衝突,以構建長期穩定的日中關係。

  • 桃園與日本友好城市共展疫後外交新模式

    桃園與日本友好城市共展疫後外交新模式

    桃園市政府秘書處10日舉辦台日城市交流經驗座談會,以「疫情後城市外交的多元化與作法」為主題,邀請日本宮崎縣、香川縣、銚子市、千葉縣、成田市等締盟城市的國際事務負責人分享交流經驗,期盼藉由城市間的互動,共同發展出更完善的疫後新城市外交模式,鞏固桃園與日本締盟城市的情誼。

  • 花蓮、廣西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連線舉行 傅崐萁出席

    花蓮、廣西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連線舉行 傅崐萁出席

    2022年桂台「共用新機遇」暨桂台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以線上方式,分別在廣西南寧市和花蓮縣同步舉行。桂台民眾共約200多人參與。在花蓮縣長任內力促花蓮與廣西合作的立法委員傅崐萁出席活動時表示,多年來,廣西各地與花蓮一直不間斷開展交流交往,成為兩岸交流重要典範,希望兩岸人民共同齊心協力,持續推動各領域交流,讓兩岸能共同幸福繁榮。

  • 2022誰來做老大》台北市長 陳時中稱雙城論壇浪費 蔣批眼光狹隘

    2022誰來做老大》台北市長 陳時中稱雙城論壇浪費 蔣批眼光狹隘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上周落幕,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批評雙城論壇1.5小時花95萬沒成果是浪費。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昨炮轟陳時中眼光狹隘,質疑陳防疫政策不利而導致的浪費是「億來億去」;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回嗆,成果都在網路上,要陳時中上網看。

  • 北京盼美國妥善管控分歧 停止詆毀中共 重啟互利合作!王毅提建議 推動中美重回正軌

    北京盼美國妥善管控分歧 停止詆毀中共 重啟互利合作!王毅提建議 推動中美重回正軌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2日就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提出4點建議:要相互尊重,不干涉彼此內政;要加強對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要相向而行,重啟兩國互利合作;要掃除障礙,恢復中美各領域交流。此外,王毅還敦促美方做到3個「放棄」。

  • 陸若逼台媒撤點 誰來為台灣發聲

    陸若逼台媒撤點 誰來為台灣發聲

     兩岸關係欠佳,蔡政府打心底不歡迎陸媒駐台,但不明說,卻在暗地裡給陸媒穿小鞋。說穿了,就是要趕走陸媒。

  • 誰在炒作兩岸謠言

    誰在炒作兩岸謠言

     最近的F-16失聯事件引發兩岸關注,大陸網路上傳播飛官駕機投奔大陸的謠言,這原本只是大陸民間涉台謠言的常見形式,《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在微博上確認並無此事,不料依然引起蔡政府的藉機炒作。蔡英文在臉書上將之上升到大陸資訊戰的高度,網軍側翼自然又是一番煞有其事。

  •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誰在炒作兩岸謠言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誰在炒作兩岸謠言

    最近的F-16失聯事件引發兩岸關注,大陸網路上傳播飛官駕機投奔大陸的謠言,這原本只是大陸民間涉台謠言的常見形式,《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在微博上確認並無此事,不料依然引起蔡政府的藉機炒作。蔡英文在臉書上將之上升到大陸資訊戰的高度,網軍側翼自然又是一番煞有其事。

  • 捷克大陣仗來台招商 台捷投資論壇 31日登場

    捷克大陣仗來台招商 台捷投資論壇 31日登場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30日將率90人代表團抵台訪問,是有史來最高層級的訪問團。據悉,經濟部31日將邀請近60位國內企業人士,舉行台捷投資論壇及招商媒合會,雙方將聚焦在5+2產業,包括人工智慧(AI)、資通訊、航太、循環經濟、生醫等項目進行產業投資或合作交流。另明(110)年台商前進捷克投資,可享受優惠稅率,例如股利股息大降為10%。

  • 外媒:陸美「脫鈎」將帶來巨大經濟代價

    外媒:陸美「脫鈎」將帶來巨大經濟代價

    儘管包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內的一些美國政客拚命煽動反華情緒,但美國民眾支持這種政治操作嗎?《環球時報》引述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華盛頓確認已暫停與大陸和香港的富布賴特項目,這是美國於1946年建立的政府間層次最高的國際交流項目,而大陸是首個參與該項目的國家。

  • 美終止陸港學者交流計畫

    美終止陸港學者交流計畫

     美國總統川普7中旬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對香港的優惠待遇,包括與大陸和香港學生及學者的「傅爾布萊特交流計畫」(Fulbright exchange program)。 該計畫成員日前發起反對項目中止請願,至今獲超過1700人簽名支持。該計畫前負責人直言,中美文化交流項目中,如此總統級別行政干預「史無前例」。

  • 新北採購防疫物資 送往德美

    新北採購防疫物資 送往德美

     國際疫情嚴峻,新北市推動國際防疫交流,除了打造英文版防疫手冊、主辦防疫線上論壇外,日前邀集哥倫比亞大學台灣校友會,共同採購隔離衣、面罩、布口罩等物資,送往美國辛辛那提市、德國史坦堡縣,以及疫情嚴重的美國紐約市,盼利用自身防疫經驗,與國際攜手度過難關。

  • 海峽盃籃賽 兩岸軋球樂

    海峽盃籃賽 兩岸軋球樂

     為期5天的2019第3屆海峽盃籃球賽在5日圓滿落幕了,今年吸引了兩岸超過30支球隊參賽,點燃了暑假第一波籃球熱潮,主辦單位中華兩岸促進會主席李述藺表示,希望這項賽事一年比一年盛大,未來成為兩岸籃球交流的最佳橋梁。

  • 中日回暖 將重啟青年幹部交流

    中日回暖 將重啟青年幹部交流

     今年正值中日友好條約40周年,日本不斷釋出改善兩國關係訊號。共同社昨披露,中日14日就重啟日本中央省廳年輕官員與中國共產黨後備幹部間交流項目展開協調,力爭在今年內實現。這個交流項目始於2000年,當時兩國幾乎每年都互派數十人規模的交流團,然而在日本2012年9月宣布釣魚台國有化後中斷。如果協調成功,這將是中斷5年多來的重啟。

  • 中斷5年 中日擬重啟幹部交流

    中斷5年 中日擬重啟幹部交流

     2018年正值中日友好條約40周年,日本不斷釋出改善兩國關係的訊號。日本共同社15日披露,中日兩國14日就重啟日本中央省廳年輕官員與中國共產黨後備幹部間交流項目展開協調,力爭在今年內實現。這個交流項目始於2000年,當時兩國幾乎每年都互派數十人規模的交流團,然而在日本2012年9月宣布釣魚台國有化後中斷。如果兩國協調成功,這將是中斷5年多來的重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