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京滬的搜尋結果,共301筆
澎湃新聞21日報導,繼「認房不認貸」政策後,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日發布《關於優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優化住房限購和增值稅免稅年限。多區放開限購,非戶籍居民購房社保「5年改2年」,廣州成為年內第一個放寬購房條件的一線城市。業界密切觀察京滬深會跟進嗎?
為拉抬房市,近期大陸政府頻推利多政策,其中,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執行後,已約30城市跟進落實,政策開始醞釀成效。數據顯示,新政上路後,大陸購屋意願提升15個百分點,一線城市成效明顯,北京新房成交增16.9%,上海二手房成交週期縮短。
大陸「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日前先後宣布「認房不認貸」政策,使得當地的房地產銷售局面一夜突變。其中,北京在1日晚間宣布全面執行購買首間房貸款「認房不認貸」後,多家房地產商深夜火速宣布取消全部優惠,甚至調漲售價。
大陸「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近日先後推出「認房不認貸」政策,使得各地的房地產銷售畫風一夜突變。其中,北京1日晚間公布,全面執行購買首間房貸款「認房不認貸」後,多家地產商當日深夜火速宣布取消全部優惠、上調售價。
馬英九回陸祭祖時國台辦主任宋濤陪搭高鐵,前台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說,別被馬英九騙了,「大陸高鐵沒靠背」,如同「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的翻版,這不只是笑話,簡直是無知,大陸高鐵里程數全球第1,衛星發射全球第1,台灣名嘴沒見賢思齊就罷了,還以井窺天徒留笑柄。
大陸今年對台工作重心放在重啟民間交流,除了許多台灣基層民眾赴陸參訪外,近期學術交流也頻繁動起來,涵蓋大陸北中南。文化大學社科院與廈大台研院4月在廈門舉行一場兩岸關係論壇;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6日在上海舉行兩岸關係研討會;政大東亞所與人民大學國際事務學院7月則擬在北京舉辦研討會。
美國財經頻道CNBC引據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中國事務高級顧問易明(Elizabeth Economy)和商務部負責中國和蒙古事務的副助理部長泰特洛克(Scott Tatlock),將於本周訪問北京、上海,為雷蒙多今年可能的訪中行程鋪路。兩人將評估雷蒙多若訪中會晤中國對等官員,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 Waters)此前一周訪問了香港、上海、北京等地,與學術界、商界人士密集會面交流。他同時也是美國務院「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又名「中國組」,China House)負責人。香港《南華早報》日前引述學者分析稱,此行是中美雙方「工作層級溝通」的一部分,或將為美國務卿布林肯訪陸鋪路。
具有官方身份的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台旅會)駐北京和駐上海辦事處,兩地辦事處新任主管李嘉斌、林洋廣已分別到任7個月、1年2個月,但官網卻遲未更新,仍掛著上一任的舊名單。多位大陸組團社負責人納悶,官網上寫的洪東濤和蘇宇宏早就已經返台,大陸業者到底要和誰聯絡?同時也質疑台旅會及其上級單位交通部觀光局,想要爭取陸客赴台只是喊喊口號而已,實際上對大陸市場根本不上心。
據不完全統計,大陸已有超過20個省市近期公布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所得數據,其中以上海、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所得雙雙接近8萬元(人民幣,下同)處於遙遙領先。統計上海去年人均可支配所得達7萬9610元、居全大陸首位,北京則位居第二的7萬7415元。對比台灣統計2021年透過每戶平均可支配所得換算每人37.7萬元新台幣(約8萬4500元人民幣)來看,仍略高於京滬。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20個省市近期先後公佈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其中以上海、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8萬元(人民幣,下同),遙遙領先。統計上海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萬9610元、居全大陸之首;北京則位居第二的7萬7415元。
2022年大陸經濟受到新冠疫情重擊,2023年伊始,大陸多部委11日端出多項政策,希望拉抬內外貿易、振興消費。包括將北京、上海等九地列入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名單,強調要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鼓勵新能源車企做強做大,以及推動6G、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科技產業發展。
近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編著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2》公佈2021年31省份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從數據顯示2021年的城鎮就業平均薪資保持增長態勢,統計全大陸城鎮的非私營單位的平均薪資首次突破10萬元(人民幣,下同)大關,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平均工資更都超過19萬元,
自從中國大陸大幅鬆綁抗疫規定後,不論是在北京或是上海的號子裡都是門可羅雀,確診者大增也讓原本就不太熱絡的交易更加清淡。同時,股票監管單位也取消每周一次的上市審核作業。
大陸國家統計局近日出版《中國統計年鑑2022》,31省市的城鎮平均工資一覽無遺。北京和上海非私營單位員工的平均年薪超過19萬元(人民幣,下同,約83萬台幣),遙遙領先其他省。平均工資最高3個行業為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這些高收入行業也最集中於京滬兩地。
大陸31省平均薪資數據出爐,北京和上海非私營單位平均年薪待遇超過人民幣(下同)19萬元,較其他省份遙遙領先。數據顯示,就業人員平均薪資保持逐年增長趨勢,去年大陸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平均薪資更首度突破10萬大關至10.68萬元。
大陸推進智慧網聯汽車測試,上海市嘉定區2日宣布,智慧網聯汽車測試道路正在嘉定實現除特殊區域外的全域開放,2022年年底還將率先開展高快速路的開放測試,包括G1503上海繞城高速、G2京滬高速路段。
新冠疫情衝擊大陸鐵路公司的經營業績,就連「最賺錢高鐵」的京滬高鐵2022年上半年也虧損人民幣(下同)10.28億元。其中,第二季是2020年1月以來首次的季度虧損。上半年京滬高鐵本線列車運送旅客年減66.7%,跨線列車營運里程年減41.5%。京滬高鐵表示,上半年多個沿線城市,尤其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出現多輪聚集性疫情,影響商務、旅遊、探親等主要客流出行需求,嚴重衝擊公司經營業績。
大陸嚴格的防疫措施嚴重衝擊各產業,就連國營事業也無法倖免。今年上半年,8家上市航空公司每天平均虧損近3.8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804億元,連有「中國最賺錢高鐵」之稱的京滬高鐵,上半年淨利也虧損10.28億元。但這並未動搖大陸中央「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成都昨繼續封城3天,天津中小學延後到校上課日期。
疫情封控措施對中國大陸經濟的影響正在向多個產業逐漸擴大,大陸國營事業也無法倖免。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日前披露上半年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271元(人民幣,下同),營運虧損80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額擴大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