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人工智慧產業的搜尋結果,共89

  • 無人機專利大陸奪冠 台僅第9有得追

    無人機專利大陸奪冠 台僅第9有得追

     俄烏戰爭讓無人機正式站穩國際舞台,相關技術研發如火如荼。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完成首份「全球無人機專利布局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穩居無人機霸主地位,占總申請量54%,比「老二」美國多出1.8倍;台灣僅29件,排全球第9名,還有很大布局空間。

  • 2021年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1.345兆元

    2021年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1.345兆元

    澎湃新聞報導,上海23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市政府近期印發的《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指出2021年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3057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1.345兆元)

  • 騰訊、阿里巴巴裁員潮!陸科技巨頭殞落 背後還有1大危機

    騰訊、阿里巴巴裁員潮!陸科技巨頭殞落 背後還有1大危機

    過去十年來,大陸科技巨頭騰訊、阿里巴巴是經濟成長的重要推手,但近年受到當局收緊監管政策,經濟成長趨緩導致業務成長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已經裁員上萬人,然而這群「科技新貴」卻陷入走投無路的狀況,能轉進新興產業電動車、生技及人工智慧領域的人並不多,年輕人失業率上升,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也出現隱憂。

  • 108新課綱個人申請放榜 延平中學成績亮眼 56人上台大

    108新課綱個人申請放榜 延平中學成績亮眼 56人上台大

    111學年度個人申請今日放榜,108課綱首屆強調素養與跨域,北市私立名校延平中學表現亮眼,共有18位學生錄取醫、牙學系;56位學生錄取台灣大學,包含電機系7人、資工系3人、法律系2人、財金系5人、藥學系2人等在各領域有著優異表現。

  • 海納百川》台灣發展電動車產業的軟肋(徐作聖)

    海納百川》台灣發展電動車產業的軟肋(徐作聖)

    在新的一年裡,除了社會均富、能源用電及節能減碳等社會話題外,產業發展等經濟問題仍然是各方關注的重點。在諸多黑天鵝科技產業中,「系統產品」仍是重中之重,包括元宇宙、智慧電動車/趨動IC/電池、區塊鏈及相關應用、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等。

  • AI指數加速趕底 分批加碼布局

     全球通膨警鐘大作,ROBO全球人工智慧指數也加速趕底,來到季線負二倍標準差附近。投信法人表示,短線修正幅度已大,按過去經驗,人工智慧產業未來三個月到一年上漲機率高,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策略,分批加碼布局。

  • 上海推動六大重點產業 首重半導體自主可控

    上海推動六大重點產業 首重半導體自主可控

    根據上海市近日印發的《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十四五(2021-2025年)」期間,上海將全力推動落實積體電路(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上海方案」,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興數位產業等六大重點產業。目標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以上,增加值超過1兆元(人民幣,下同)。

  • 中美爭主導權 人工智慧得利

    中美爭主導權 人工智慧得利

     大陸、美國爭奪世界主導地位,先後宣布,將投入大量資源發展AI人工智慧,激勵ROBO全球人工智慧指數近一個月來大漲逾一成。投信法人表示,在強國政府的支持下,具高度創新成長潛力的AI人工智慧產業,未來營收、獲利都有望繳出亮麗成績,帶動股價表現。

  • 《基金》美中強權爭霸 AI基金有國家資源當靠山

    美、中兩國爭奪世界主導地位,先後宣布,將投入大量資源發展AI人工智慧,激勵ROBO全球人工智慧指數近一個月來大漲逾1成。法人表示,在強國政府的支持下,具高度創新成長潛力的AI人工智慧產業,未來營收、獲利都有望繳出亮麗成績,帶動股價表現。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以及國泰AI+Robo(00737),第一金工業30(00728),元大全球AI(00762),台新全球AI(00851)近一個月也都呈現反彈。

  • AI概念股股價波動大 兩策略布局人工智慧ETF

    AI概念股股價波動大 兩策略布局人工智慧ETF

    AI無疑是現今科技的當紅炸子雞,更是重要的趨勢潮流,也因此,各國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全力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尤其是中國大陸及美國兩大霸權,更是積極爭奪世界主導地位。法人認為,中美科技戰如火如荼展開,順勢引爆AI投資熱潮,不過,今年AI相關公司股價波動度加大,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搭配逢回加碼的策略,布局人工智慧產業ETF。

  • 專家傳真-從工廠管理到產業管理的人工智慧

    專家傳真-從工廠管理到產業管理的人工智慧

     前言:近幾年,人工智慧科技逐漸被商品化與產品化的廣泛應用,隨之而來人工智慧運用在產業管理的現況,也逐漸成為熱門的話題。幾天前,有位現任河南金聯發旅遊用品公司的台商好友劉哲宗董事長提及,該公司所屬工廠為了追求節約成本以及降低生產不良率,積極在人工智慧的領域努力追趕;許多傳統產業,尤其是軟質的產品如鞋業、成衣業、箱包袋等,都試圖將人工智慧投入生產製造。但他認為,產業管理因牽涉的層面甚廣,在十年內是很難有全面性的突破導入人工智慧。

  • 全球智慧化的時代 賴清德:台灣具備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化的條件

    全球智慧化的時代 賴清德:台灣具備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化的條件

    副總統賴清德今出席「台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啟動大會」時表示,在全球智慧化的時代,台灣具備了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化的條件,有國際一流的人才、ICT產業在國際上更占有一席之地,只要有信心,團結以赴,台灣人工智慧的發展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 旅館融資暨輔導峰會 聚焦轉型

    旅館融資暨輔導峰會 聚焦轉型

     面對看不到盡頭的疫情,如何在兩年內快速轉型,朝其他產業發展?台北市旅館商業公會攜手北市府產業發展局,上周五舉辦一場旅館融資暨輔導高峰會,針對旅館人工智慧轉型、無障礙通用設計、活化客房住房率、招商行銷等各種類型的轉型進行深度的探討。旅館公會也邀請台北富邦銀行輔導人員現場辦理旅館業信用保證貸款,活動圓滿成功。

  • 《經濟》蘇貞昌:打造台灣成為亞洲3大科技中心

    《經濟》蘇貞昌:打造台灣成為亞洲3大科技中心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4)日在行政院會表示,經濟部研擬「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期盼打造台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高科技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等3大科技中心,完整產業供應鏈,盼為台灣長遠經濟發展打下厚實基礎,創造更多商機和就業機會。

  • 鴻海半導體高端封測 落腳青島

     雖然疫情仍在延燒,但鴻海證實15日已與青島西海岸新區透過網路視頻的形式,展開「雲簽約」,未來鴻海將在青島開展半導體高端封測業務,鴻海為表對此項投資的重視,簽約當日除由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親簽外,也率領多位高階主管共同見證簽約的過程。

  • 2022年大陸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逼近300億美元

    2022年大陸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逼近300億美元

    由中國電子學會組織、中國數位經濟百人會與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編製,日前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白皮書(2019年)——主要應用場景研判》指出,預計到2022年,大陸的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逼近300億美元。

  • 孔祥重:AI廣泛發展應用 台灣幅員很剛好

    孔祥重:AI廣泛發展應用 台灣幅員很剛好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長孔祥重指出,人工智慧對應時代的需求與應用,台灣有很好的機會,地理幅員不大的台灣,相互聯繫快速,可以把好的人才與資源集聚一起,「這是台灣強項,我們要善加利用!」

  • 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論壇 13日研討

    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論壇 13日研討

     「2019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論壇」2019年12月13日元智大學彥公廳舉辦(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135號)。本次論壇在遠東集團指導下,由元智大學、天元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美商TIBCO Software Inc贊助,工商時報、三創菁英學院、元智大學工程學院、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元智大學管理學院等參與協辦,元智大學智慧生產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與台灣新經濟發展協會共同承辦。

  • 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論壇 13日元智大學登場

    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論壇 13日元智大學登場

     「2019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論壇」2019年12月13日元智大學彥公廳舉辦(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135號)。本次論壇在遠東集團指導下,由元智大學、天元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美商TIBCO Software Inc贊助,工商時報、三創菁英學院、元智大學工程學院、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元智大學管理學院等參與協辦,元智大學智慧生產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與台灣新經濟發展協會共同承辦。本次論壇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https://reurl.cc/ObQ89g。

  • 擁抱人工智慧 中山如何發力?

    擁抱人工智慧 中山如何發力?

     近日,《中山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行動計畫(2019-2021年)》出台,提出實施6大任務,推動人工智慧在經濟社會領域的深度應用,培育中山市發展新動能。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