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人工核種的搜尋結果,共17

  • 食安資訊揭露做半套 民眾豈能安心

    食安資訊揭露做半套 民眾豈能安心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事故,引起世人震驚。該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於環境之中,即使12年後的今天,還是有許多民眾對核食有疑慮,不少國家至今仍嚴格禁止和限制日本特定地區或品項的產品輸入。

  • 時論廣場》食安資訊揭露做半套 民眾豈能安心(翁曉玲)

    時論廣場》食安資訊揭露做半套 民眾豈能安心(翁曉玲)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發生強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故障失控,釀成嚴重核災事故,引起世人震驚。該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於環境之中,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和農漁牧業生產安全。即使在事故發生12年後的今天,還是有許多民眾對核食有疑慮,不少國家至今仍嚴格禁止和限制日本特定地區或特定品項的產品輸入。

  • 不反核了? 綠委籲原能會掌握鄰國第4代核電技術

    不反核了? 綠委籲原能會掌握鄰國第4代核電技術

    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SMR)因為產出的核廢料較少,近期國際上以SMR取代傳統核電廠的討論越來越多,根據美國核管會評估,該技術最快2030年可進入商轉。而原本立場反核的民進黨,其黨籍立委陳秀寶竟指,原能會應關心並掌握鄰國在SMR以及核融合的研究走向,並在核安上有審慎的規劃。

  • 核食進口預告僅10天 主婦聯盟:不利民眾瞭解

    核食進口預告僅10天 主婦聯盟:不利民眾瞭解

    自從福島核災發生後,我國一度全面禁止福島等5縣市所有食品進口,行政院今天宣布,將開放福島等5縣市核食進口,但預告僅10天,對此,主婦聯盟認為,法規命令原則應該要預告60天,才能讓民眾充份表達意見、瞭解及溝通,之前萊豬預告7天、此次福島5縣市食品又僅預告10天,「不利民眾瞭解」。

  • 福島核災9年 居民體內仍檢出輻射

    福島核災9年 居民體內仍檢出輻射

     福島核災迄今已近11年,日本市民監督輻射中心(竹林舍)副理事長青木一政昨天受邀出席「福島核災現況說明」記者會,他表示,2017年至2020年針對福島縣南相馬市原町區65名居民尿液檢測,發現尿液輻射值達每公升0.15貝克,而檢驗西日本民眾均無檢出,可見就算福島事故發生8至9年後,民眾的體內仍檢出銫137,確實對民眾有影響。

  • 福島核災多年 日本公民團體仍檢出尿液殘留人工核種

    福島核災多年 日本公民團體仍檢出尿液殘留人工核種

    福島核災至今已經發生後已近11年,竹林舍副理事長青木一政今天在「福島核災現況說明」記者會表示,針對南相馬市原町區65名居民尿液檢測,發現尿液輻射值達0.15貝克/L,相較沒有受到影響的西日本民眾均無檢出,可見事故就算發生8至9年後體內仍有銫137。

  • 廣東台山核電廠燃料棒破損事件 專家:循環封閉迴路放射性物質不會外釋

    廣東台山核電廠燃料棒破損事件 專家:循環封閉迴路放射性物質不會外釋

    廣東台山核電廠日前驚傳燃料棒破損導致放射性氣體外洩,原能會表示,近半個月持續加強台灣地區環境、空氣與飲用水輻射監測,國內輻射值一切正常;專家表示,本次事件是因為一號機爐心中燃料棒的護套破損,造成鈾燃料分裂產物進入一次側冷卻水迴路中,但循環封閉迴路的放射性物質並不會跑到外部環境,因此不會有核污染的情況。

  • 核能恐懼沒必要 日本刮除核災表土更傷害環境

    核能恐懼沒必要 日本刮除核災表土更傷害環境

    11月18日,國際知名環保專家麥克.謝倫伯格(Michael Shellenberger)與倫敦帝國學院病理學教授潔芮.湯瑪斯(Gerry Thomas)應中華民國核能學會邀請,發表核能重要性與輻射正確知識的相關演講。謝倫伯格說,他曾經也是反核主張者,但是真正理解核能原理與過去幾十年的減碳貢獻後,他認為核能拯救了極多的人命;那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至於福島核災,他認為對環境影響有限,甚至批評日本政府刮除表土的做法是勞民傷財,失去肥沃表土更傷害生態環境,完全沒有必要。

  • 法國進口冷凍野生藍莓 驚見人工核種銫137超標

    法國進口冷凍野生藍莓 驚見人工核種銫137超標

    驚見輻射藍莓!衛福部食藥署在邊檢查發現,一批自法國進口的冷凍野生藍梅,竟有人工核種銫137,檢出量達219.4 Bq/kg,超標1.1倍,依規定必須退運或銷毀。銫137為人工核種,是核子反應後產生的物質,在自然環境中的半衰退長達30年,人體長期曝露其中,易致癌。

  • 健康低鈉鹽輻射超標 食藥署:全世界都沒有訂鉀40標準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鉀-40「沒有超標的問題」,不只台灣,包含歐盟、美國以及全世界,目前僅針對人工核種如碘、銫等因核電廠爆炸,對食品造成的輻射量訂出標準,天然存在於地殼的鉀-40不可能用人工方法去除,因此這次台鹽的三款低鈉鹽,沒有超標的疑慮存在。

  • 核二廠周遭恐遭汙染 原能會8日實地調查

    核二廠周遭恐有人工核種,原能會將查。反核團體今日指出,從2015年開始針對核二廠周遭進行採樣檢測超過20次,每次檢測結果的人工核種數據都異常,恐與排放廢水有關。原能會回應,預定於8日進行實地採樣來確認狀況。

  • 核2廠周遭測出人工核種?原能會將檢測

    環團今天指出在核二廠周遭自行進行檢測,結果多次測出人工核種,要求官方單位正視及再檢測;原能會表示,預定 8日進行第二次實地採樣,再送國內4個實驗室檢測。

  • 義核廢海拋台海域?原能會:無法排除可能

    上周傳出義大利核廢料恐海拋台灣海域,原能會今(17)日宣布調查結果,初步認定此可能是義大利軍情局誤植當年台電公司運送北韓的訊息,但未能排除其可能,後續將推動2年調查計畫繼續偵查。公民團體則痛批原能會失格,輻射防護業務不如交給環保署。

  • 義核廢拋台海?原能會:無法判斷真假

    對於日前義大利國會於106年2月8日解密義大利軍情局資料中,疑有義大利貿易商非法協助北韓政府處理20萬桶放射性核廢料,傾倒於台灣海域一事,原能會已於今(17)日完成「外傳核廢料傾倒台灣海域案初步查證報告」。原能會表示,初步查證結果,外傳「核廢料傾倒台灣海域」,應屬未經確認之情事,就目前的事證,仍無法判斷相關真假,有必要作更進一步及深入的查證,並推動執行台灣海域擴大輻射監測研究計畫,以確保台灣海域環境品質及國人健康安全。

  • 管制日本核災區食品  歐美作法大不同

    管制日本核災區食品 歐美作法大不同

    日本核災區食品解禁與否仍存在許多爭議,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今天舉辦國際專家交流會,歐、美專家今分享對於核災食品因應作為。

  • 羅東各界連署 拒核食入侵

    羅東各界連署 拒核食入侵

     羅東鎮公所昨天與鎮民代表會、各里里長、家長團體共同發表「拒絕日核災食品入侵」聯合聲明,羅東鎮長林姿妙以中本報頭版《日本實測 千葉縣土壤 驗出核汙銫-137》新聞,直指輻射汙染土地農作物不能吃,若中央執意開放,羅東鎮將加強宣導店家拒用核災食品。

  • 日本實測輻射 環團:千葉有人工核種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今天前進日本實測日本輻射狀況,首站來到日本千葉縣。方儉在直播當中說,3次稻田測試都有測出人工核種銫-137。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