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人工溼地的搜尋結果,共78

  • 彰化福寶濕地水鳥天堂變廢土天堂 日夜持續長高中

    彰化福寶濕地水鳥天堂變廢土天堂 日夜持續長高中

    濫倒廢土引起撻伐、檢討,還是一再突圍,福寶生態園區原是水鳥的天堂,遭非法傾倒大量廢土入侵 ,一夕間成廢土天堂,上周廢土已經推得和賞鳥屋差不多高,隔了一周,被傾倒得更多、更高,環保團體質疑,怎麼都沒有制止的管道,難道要一直放任下去。

  • 台東太平溪沿岸 慎防4大毒蛇出沒

    台東太平溪沿岸 慎防4大毒蛇出沒

     台東市太平溪河堤是很多民眾喜歡散步休憩的地方,但當地工作人員說,在太平溪周邊已記錄鎖鍊蛇、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等4大毒蛇,他提醒民眾不要進入草叢內,以免遭蛇吻,也呼籲勿亂丟食物殘渣,危害生態環境。

  • 屏東幫流浪犬貓 建萌軍渡假營區

    屏東幫流浪犬貓 建萌軍渡假營區

     屏縣府為解決流浪犬貓收容空間不足問題,向農委會申請逾2億打造「萌軍渡假營區」,占地3.7公頃有動物收容、鳥類練飛場、寵物美容等,預計今年底前啟用,縣長周春米9日到場視察進度,肯定團隊能力、盼如期如質完工。

  • 2/2世界溼地日 逾60隻保育類「凌波仙子」現蹤屏東

    2/2世界溼地日 逾60隻保育類「凌波仙子」現蹤屏東

    近年屏東縣政府在溼地保育上下足功夫,而每年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縣府藉機發表成果,除在麟洛人工溼地復育台灣獨有的水社柳外,占地約30公頃的萬年溼地群也出現不少生物,當中素有「凌波仙子」之稱的二級保育類水雉,經初步調查已逾60隻。

  • 台東太平溪人工溼地 喜迎冬候鳥

    台東太平溪人工溼地 喜迎冬候鳥

     冬候鳥回來了!台東市太平溪人工溼地水域建構有成,不僅成為生態教育的場域,也提供鳥類、魚類等生物的棲息地,隨著寒流來襲,雁鴨類及鷺科冬候鳥也開始現身,讓溼地不僅肩負汙水淨化功能,更成為民眾賞鳥祕境,兼具生態保育功能。

  • 台東太平溪人工溼地生態復育有成 喜迎「嬌客」

    台東太平溪人工溼地生態復育有成 喜迎「嬌客」

    台東市太平溪左岸人工溼地水域建構有成,不僅成為生態教育的場域,也提供鳥類、魚類等生物的棲息地,隨著寒流來襲,雁鴨類及鷺科冬候鳥也開始現身,讓溼地不僅具有汙水淨化功能,更成為民眾賞鳥祕境。

  • 全台鳥種占43% 鰲鼓溼地森林園區開園10年了

    全台鳥種占43% 鰲鼓溼地森林園區開園10年了

    嘉義縣鰲鼓溼地森林園區開園滿10周年,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今在溼地森林園區舉辦「2022鰲鼓溼地生活節」開幕,由處長張岱與貴賓們共同切下蛋糕慶祝,同時宣布「看見自然的律動」常設展開展,象徵鰲鼓溼地生態保育及在地人文歷史教育邁向新的里程碑。

  • 新北水環境巡守隊 揪出排汙黑心廠

    新北水環境巡守隊 揪出排汙黑心廠

     新北市府結合民眾、社區、學校、團體組成水環境巡守隊,鼓勵民眾守護自己的家園,截至目前全新北隊伍數已達27隊,隊員近千名,成功阻止多起汙染與偷排汙事件,讓違法工廠停工挨罰;今年新北更有第一隊民間企業組成的水環境巡守隊,自主守護淡水河畔,為地方貢獻心力。

  • 審議通過 林園海岸線變更及澄清湖特定區公保地解編

    審議通過 林園海岸線變更及澄清湖特定區公保地解編

    林園海岸線環境改善工程及澄清湖特定區公保地解編專案通盤檢討,經內政部都委會10月4日第1020次會議審議通過,可營造林園海岸安全及優質之環境,及解編8.6公頃公共設施保留地,促使土地有效運用,帶動周邊發展。

  • 竹縣打造 頭前溪北岸高灘地河濱公園

    竹縣打造 頭前溪北岸高灘地河濱公園

     新竹縣長楊文科積極推動竹北市「頭前溪北岸高灘地河濱公園」,環保局規畫32公頃建置遊戲場、球場等設施,其中8.2公頃完成細部設計,將使用申請書提送水利署第二河川局,待取得許可後即可申請撥用國有土地,動工打造更優質的河濱公園。

  • 結合多媒體 花蓮環教數位中心啟用

    結合多媒體 花蓮環教數位中心啟用

     花蓮縣環保局舊辦公廳舍老舊,空間不敷使用,2018年獲花東基金1億3500萬元及地方配合款5000萬元異地重建,並另闢環境教育場域成立「環境教育數位中心」,工程歷時2年多完竣,25日啟用,不過環教場域需待相關軟硬體到位,獲環保署認證才會營運,以AR或VR結合教案,可望成為縣內環教指標及領航基地。

  • 桃地景藝術節閉幕不閉展 明年移師青埔

    桃地景藝術節閉幕不閉展 明年移師青埔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為期18天,25日在大溪河濱公園舉辦閉幕式,文化局統計今年吸引120萬人次造訪,市長鄭文燦宣布大部分作品留置原地,採閉幕不閉展方式繼續展出,也預告明年地景藝術節主展區將配合世界客家博覽會設定在青埔特區,副展區則移師龍潭區,將展現桃園多元客家風貌。

  • 桃園地景藝術節閉幕不閉展 明年展區移師青埔與龍潭

    桃園地景藝術節閉幕不閉展 明年展區移師青埔與龍潭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為期18天,25日下午在大溪河濱公園舉辦閉幕式,文化局統計今年吸引120萬人次造訪,市長鄭文燦宣布大部分作品留置原地保留至年底,採閉幕不閉展方式繼續展出,也預告明年地景藝術節主展區將配合世界客家博覽會設定在青埔特區,副展區則移師龍潭區,將展現桃園多元客家風貌。

  • 桃園地景藝術節 感受城市川行脈動

    桃園地景藝術節 感受城市川行脈動

     把握最後一周機會,走進大溪感受城市地景的川行脈動!富含桃園自然與人文底蘊的「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即日起至9月25日在大溪河濱公園、中庄調整池、大嵙崁親水園區、月眉人工溼地與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等5大展區,展出國內外28位藝術家與14組在地民眾攜手創作的30件裝置藝術作品,以參與式藝術創作出河流與生活的關係,進一步展現人文歷史與環境關懷的議題。

  •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    展區鄰近水域桃消防模擬救生演練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 展區鄰近水域桃消防模擬救生演練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將在9月8日登場,五大展區串起大漢溪沿岸綠帶,鄰近水域且預估遊客眾多,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大溪及圳頂分隊,16日在大溪河濱公園舉辦水域搶救演練,期盼維護遊客看展安全。

  • 髒亂人工溼地變身最大綠地 台南南區灣裡休閒公園今啟用

    髒亂人工溼地變身最大綠地 台南南區灣裡休閒公園今啟用

    台南市南區灣裡人工溼地原本是一處蚊蟲孳生的髒亂點,歷經市府團隊耗費5年多的時間,並投入3600萬元進行改造,一波三拆後,才華麗轉身成為占地3.5公頃的灣裡休閒公園。市長黃偉哲5日主持啟用儀式時,指示移植樹木,盡快完善環境。

  • 竹縣頭前溪興隆運動廊道 年底完成

    竹縣頭前溪興隆運動廊道 年底完成

     新竹縣竹北市沿興隆路頭前溪河堤及堤外高灘地,目前已成民眾慢跑及運動休閒熱點,縣府將32公頃高灘地規畫為「興隆運動廊道」,在解決國有地撥用問題後,環保局預定8月前辦理發包,年底前完成,期營造最貼近民眾運動休閒需求的新綠帶。

  • 新竹縣頭前溪高灘地 興隆運動廊道年底完成

    新竹縣頭前溪高灘地 興隆運動廊道年底完成

    竹北市沿興隆路頭前溪河堤及堤外高灘地,目前已成民眾慢跑及運動休閒熱點,縣府將32公頃高灘地規畫為「興隆運動廊道」,在解決國有地撥用問題後,環保局預定8月前辦理發包,年底前完成,期營造最貼近民眾運動休閒需求的新綠帶。

  • 鳥松溼地步道翻新 生態廊道升級

    鳥松溼地步道翻新 生態廊道升級

     緊鄰高雄澄清湖旁的鳥松溼地,為全台首座以人工溼地為主題的教育公園。高市觀光局去年斥資約1500萬完成園內步道更新外,預計今年底再投入約1200萬陸續更新外環步道,以特殊工法設計,螺栓不再外露,而木棧道離地30至50公分,降低對昆蟲的干擾,打造適合遊憩的生態廊道。

  • 鳥松溼地外環步道升級 特殊工法打造生態廊道

    鳥松溼地外環步道升級 特殊工法打造生態廊道

    緊鄰高雄澄清湖旁的鳥松溼地,為全台首座以人工溼地為主題的教育公園。高市觀光局獲中央補助,繼去年斥資約1500萬完成園內步道更新外,預計今年底再投入約1200萬陸續更新外環步道,其中更以特殊工法,設計離地30至50公分的木棧道,降低對昆蟲及地面植生的干擾,打造適合遊憩的生態廊道。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