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人幣清算的搜尋結果,共66

  • 人民幣朝全球邁進 「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容

    人民幣朝全球邁進 「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容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最近,人民幣國際化接連傳來新消息——5月16日,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馬爾文」輪在廣東順利接卸,成為中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5月15日,中國大陸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互換通」)正式上線運行;4月26日,阿根廷政府宣佈將使用人民幣結算從中國進口商品貿易。

  • 中國與巴西達協議 貿易用本幣結算

    中國與巴西達協議 貿易用本幣結算

     人民幣國際化再邁進一步,巴西政府當地時間29日宣布與中國達成協議,雙邊貿易可用本幣結算。之前一天,中國海油與法國道達爾能源,也完成首單液化天然氣跨境人民幣結算交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表示,中巴今年初簽署在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巴西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建立,有利於中國與巴西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使用人民幣交易,促進雙邊貿易投資便利化。

  • 雜誌精選》繼黃金、美元後 加密貨幣能否成為國際清算貨幣?

    雜誌精選》繼黃金、美元後 加密貨幣能否成為國際清算貨幣?

    比特幣(Bitcoin)或其他加密貨幣,有可能成為國際清算貨幣嗎?2022年幣圈鬧出許多崩盤事件,幣價也連連大跌後,想必許多人會馬上搖手說,絕對不准!不過,在反對之前,不妨先回頭了解黃金本位與美元本位是什麼?也許你會更能體認國際清算貨幣、數位創新與加密貨幣在新時代的意義。

  • 阿根廷擁抱加密幣

    阿根廷擁抱加密幣

     新聞提要■阿根廷2022年通膨率逼近三位數,促使更多民眾使用虛擬貨幣對抗惡性通膨。

  • FTX風暴延燒 BlockFi聲請破產

     加密幣交易所FTX破產引發的連鎖效應持續延燒,加密幣放款業者BlockFi也在28日向法院聲請破產,消息曝光後加密幣反彈行情應聲中斷。

  • 國際化 人民幣全球地位穩步提升

    國際化 人民幣全球地位穩步提升

     中國銀行業協會網站27日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從貨幣收支、儲備、外匯交易等各角度衡量,人民幣全球地位穩步提升。

  • 觀念平台-崩盤的加密貨幣何去何從

     今年5月初以來加密貨幣經歷了自2018年來最大的崩盤。相對於2021年11月的高峰,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其幣值至今跌了73%,市值其次的以太幣幣值則跌了80%。最戲劇化的發展則是市值第三大的穩定貨幣 (stablecoin),TerraUSD幣,於一個星期內失去它將近400億美元的所有市值。這一次的崩盤,到底是加密貨幣金融價值的翻轉拐點,還是其長期演化歷史中的微泛波瀾,值得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 陸版ZARA 拉夏貝爾 面臨破產清算

     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時尚品牌拉夏貝爾,曾是首家「A+H」上市的服裝品牌。但近幾年因擴張過快加上戰略失誤,財務連年虧損下讓股價一路下滑,不僅市值蒸發逾人民幣(下同)百億元,近日更被債權人向法院聲請破產清算,恐面臨終止上市的命運,其大起大落讓人不勝唏噓。

  • 比特幣跌至一個月低點 周線將創半年最大跌幅

    比特幣19日(周五)跌至一個月低點,本周累計下挫約14%,寫下近半年最大周線跌幅,這歸因於交易商自此波漲勢獲利了結,此外已倒閉的加密貨幣交易商Mt Gox債權者可能清算款項,也對投資人信心造成打擊。

  • 深圳裁定首宗個人破產清算案 他月入5千人幣卻背債百萬

    深圳裁定首宗個人破產清算案 他月入5千人幣卻背債百萬

    今年3月《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實施,成為大陸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8日裁定首宗個人破產清算案件。自宣告破產之日起,當事人呼勇將進入免責考察期。考察期內需接受破產管理人和破產事務管理署的監督,每月申報個人收入支出和財產,扣除必要支出全用於償還債務。直到免責考察期滿後,可依考察期間表現,裁定是否免除未清償債務,解除限制行為。

  • 金融監理沙盒第二家落地 統振 獲准辦外籍移工匯兌

     金融監理沙盒再傳捷報,金管會15日宣布,經洽中央銀行意見後,許可統振公司經營外籍移工國外小額匯兌業務,將成為本國第一家獲准辦理外籍移工匯兌業務的公司,也成為第二家沙盒實驗落地者。

  • 追討損失 幣安用戶求助無門

    追討損失 幣安用戶求助無門

     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5月中因比特幣重挫而凍結投資人帳戶,使大批投資人帳戶餘額在短時間內歸零。全球用戶為了追討損失組成團體並找來律師,無奈幣安不受法規監管又沒有總部,令用戶投訴無門。

  • 海納百川》中國數位貨幣的實力(趙爾東)

    海納百川》中國數位貨幣的實力(趙爾東)

    據英國《經濟學人》報導,世界兩大經濟體的數位貨幣發展迅速,2020年中國移動付款達67兆美元,約為美國的400倍。

  • 曝險小 台灣投資人虛驚一場

     PIMCO新興貨幣基金驚爆將遭清算,投資人嚇傻。但金管會證期局官員26日指出,經清查台灣「境內基金」並沒有投資到PIMCO新興貨幣市場基金,且也無總代理引進PIMCO新興貨幣市場基金,至於境內基金對南非、阿根廷總曝險約新台幣209億元,比重非常小,相關基金也沒有爆發贖回潮。

  • 深圳鳴槍 首推個人破產法

    深圳鳴槍 首推個人破產法

     備受各界關注的《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本月2日已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這是大陸首部個人破產立法,意義重大。那麼,什麼是個人破產制度?為什麼要建立?誰可以申請?個人破產後是不是不用還錢?這會不會成為老賴們的逃債工具?一連串疑問盤旋在人們心中。

  • 《金融》數位貨幣戰悄悄醞釀,央行面臨歷史抉擇

    歐洲中央銀行等六家歐洲、日本、加拿大的中央銀行,將於四月中旬,首次召開會議研究CBDC(央行數位貨幣)發行之協調及影響,消息傳出,各界無不拭目以待。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今指出,基於各國對CBDC陸續的研究成果,台灣的中央銀行應有更堅實的考慮基礎。央行自行發行數位貨幣,是科技進步的必然,但對現有金融體系,自然也有無比的衝擊,這全新金融風貌的規劃、設計及因應,都是中央銀行須面對的課題。

  • 交易速度大勝比特幣! 加密貨幣教父推新平台

     《華爾街日報》報導,素有「加密貨幣教父」之稱的喬姆(David Chaum)當年較比特幣早10多年就推出加密貨幣,如今他又推出新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Elixxir,號稱交易速度大勝比特幣且更節省能源。

  • 虛擬貨幣市場殺紅眼 澳商比特兔平台加入戰場

    虛擬貨幣市場殺紅眼 澳商比特兔平台加入戰場

    虛擬貨幣在全球掀起熱潮!包括最知名的比特幣在內,全球目前共有 1,200種虛擬貨幣,連知名企業也紛紛投入,像是樂天將推出「樂天幣」,Line也宣布參與虛擬貨幣交易,光是在台灣本土就有十幾種虛擬貨幣出現,如17秘銀、咖啡幣等,顯示各方都看好區塊鏈技術的運用,預期虛擬貨幣將是未來趨勢。

  • 封測被忽視,林文伯開砲:台灣不是只有台積電

    封測被忽視,林文伯開砲:台灣不是只有台積電

     封測大廠矽品精密昨(12)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順利通過與日月光合組產業控股公司一案。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會後表示,這是他最後一次以矽品董事長身分對外發言,未來將成為專業經理人。林文伯也批評政府沒有好的產業政策,反觀大陸官方全力扶植半導體產業又給予積極補助,台灣政府對封測業並不重視,但半導體產業是整體的,「台灣不是只有台積電而已」。

  • 《半導體》矽品林文伯:H1產業景氣不明、保守看比特幣發展

    《半導體》矽品林文伯:H1產業景氣不明、保守看比特幣發展

    封測大廠矽品(2325)董事長林文伯認為,今年上半年半導體市場景氣還看不清楚,比特幣則是近期較火熱的應用。不過,他認為貨幣現在是國家主權本位,但比特幣太虛幻、看不到最終結算者,雖然矽品亦有參與,但不是營運主力,對比特幣商機保守看待。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