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民幣黃金的搜尋結果,共282筆
今年下半年以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在消費一片火熱的形勢下,黃金珠寶公司再次燃起上市熱情,近期接連向陸港交易所遞表。
在避險情緒帶動國際金價飆漲下,大陸的購金潮全面延燒。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顯示,2023年前三季,大陸黃金消費量835.07公噸,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7.32%。除民眾大買黃金,官方也續增黃金儲備,今年前三季累計增持黃金達181.02公噸。
大陸深圳影石科技為了獎勵工程師替公司開發出最多的程式代碼,決定送他「黃金空白鍵」當作禮物,刻有該名工程師的名字,以及公司LOGO圖騰,重量為38公克,價值達2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4萬)有趣的是,該工程師去年才剛收到黃金C鍵,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
9月中旬大陸黃金期貨、現貨創下歷史新高後,下旬隨即快速回調。現貨黃金於9月最後一周出現三年多來單周最大跌幅,暴跌5.2%,且有7檔黃金ETF單周跌幅達6%左右,導致該類基金年內回報率跌至10%以內。
澎湃新聞13日報導,大陸央視12日爆料「陝西榆林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無任何審批手續營業十餘年」。陝西榆林市聯合調查組當晚即發布情況通報,指當年涉事市委書記李金柱、市長胡志強,均已落馬,但為何營業至今,正調查中。
大陸廣東省惠州市一名男子因與女友分手,10日便將交往期間買下的黃金項鍊賣給金飾店,走出店外後竟把到手的人民幣1萬5000多元(約新台幣6.6萬元)扔向空中,讓一旁路人全都看傻。
陸齊魯網報導,山東黃金集團在山東省探明,大陸國內資源量規模最大的巨型單體金礦床——西嶺金礦,在2017年詳查備案382.58噸金金屬量的基礎上,新增金屬量209.606噸,累計探獲金屬量592.186噸,伴生銀590噸,預估潛在經濟價值超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8800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大陸上海黃金現貨價格比倫敦現貨價格,每盎司高出超過40美元,出現五個月來最大的溢價差距,當地貿易商與進口商表示,大陸政府當局限制黃金進口,造成供給缺口擴大,進而導致價格上漲。
彭博社資料顯示,14日上海黃金現貨價要比倫敦每盎司的高出至少40美元,雙邊溢價創五個多月以來最大。雖然中國大陸對黃金需求尚未真正強勁,但從6月下旬開始,溢價有逐漸拉大趨勢。貿易商與進口商研判,傳出中央政府擬限制黃金進口,應該是上海黃金現貨價格愈走愈高的主因之一。
大陸齊魯網報導,山東黃金集團10日在濟南召開西嶺金礦勘探成果新聞發布會。經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今年8月2日備案,山東黃金集團在山東省探明大陸國內資源量規模最大的巨型單體金礦床——西嶺金礦,在2017年詳查備案382.58噸金金屬量的基礎上,新增金金屬量209.606噸,累計探獲金金屬量592.186噸,伴生銀590噸,預估潛在經濟價值超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8800億元)。
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發動全面性的金融制裁,引發去美元化浪潮,不少國家開始降低使用美元的比重,轉向使用人民幣,大陸專家表示,地緣政治變化讓人民幣獲得發揮更大影響力的機會,去美元化不是短期波動,而是長期趨勢。然而,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人民要追上美元,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房市仍未見明顯起色,為提振房市,杭州有新房項目推出「買房送黃金」,例如以人民幣250萬元(約新台幣1079萬元)購買100平方公尺(約30坪)的房,贈送價值25萬黃金,房價變相打82折。
中國民眾和中央銀行正在聯手推高國際金價,今年首季大陸民眾對黃金商品的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長16%,中國的央行人民銀行也連續6個月增加黃金持有量。雖然前者是對人民幣資產擔憂而進行避險操作,後者則是中國企圖遠離美元,目的即便不盡相同,卻都推動國際金價邁向最高點。
市場雜訊不少,美國聯準會(Fed)鷹鴿立場分歧,美國6月升息是否告終不明確,牽動下半年全球匯率走勢,去年以來民眾大買美元定存,今年可否延續勢頭?國銀認為,升息循環近尾聲,此時除3成到5成保留美元資產,也可分散布局其他幣別,包括歐系貨幣及黃金有望走強,日圓、人民幣也有表現空間。
總資產15億元人民幣的大陸吉林文投集團負責人張子毅涉嫌吸金,2019年他帶著大批黃金、名貴字畫偷渡來台灣,躲藏在五星級飯店,他被逮後遭遞解出境,至於收了1917萬台幣,協助他來台的鍾振煒遭起訴,台北地方法院鍾男判刑1年8月。緩刑5年,向公庫支付20萬元。
中美博弈加劇地緣政治的對抗,歐洲央行(ECB)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日前表示,這將導致全球經濟「碎片化」(fragmentation),進而提高通膨與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尤其中俄聯手建構金融交易系統背景下,美元和歐元的主導地位也將面臨威脅。
近期去美元化議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但有著「SPAC之王」之稱的知名風險投資家、億萬富翁Chamath Palihapitiya認為,美元主導地位的不確定性增加,有很大程度是被誤導的,整件事無足輕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他貨幣不太可能取代美元。
俄烏戰爭迄今未歇,俄羅斯加強與大陸合作,近來動作頻頻,市場關注長期以來的美元主導地位是否生變。對此,中央銀行發布報告示警,主要國家凍結俄羅斯外匯存底,禁止俄部分銀行使用SWIFT系統,形同將美元「武器化」,未來國際貿易可能朝非美元等其他通貨計價發展,美元全球通貨主導地位恐受威脅。
大陸業內專家20日在上海舉辦「2023年鉑金市場新媒體培訓班」上表示,今年春節到元宵節期間大陸黃金消費呈現快速回暖勢頭,同時2023年的鉑金需求也將大幅增長。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中國市場研究負責人張文斌說,尤其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大陸首飾消費將增長,預計2023年鉑金需求增幅將達15%,而全球今年全球首飾的鉑金需求也將增長2%的60噸。
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制裁的背景下,擴大使用人民幣交易成為俄羅斯的重要出路。莫斯科交易所數據顯示,2023年2月人民幣交易量達1.48兆盧布(約合196億美元),這是人民幣首度超越美元,成為當月該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