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行地下道的搜尋結果,共86筆
新北市板橋陽明地下道拆除工程已於5月17日完工,正式功成身退,在拆除四處地下道出入口後,讓文化路一段與陽明街路口豁然開朗,同時透過平面道路及行穿線的調整改善無障礙通行環境,提升了整體都市景觀。
新竹市西大路地下道為市區往返竹科的重要道路,新竹市政府12日表示,為簡化動線、減少衝突,改善交通瓶頸,自5月16日起平日下午尖峰時間17點至19點,試辦西大路地下道汽車禁止左右轉林森路,請用路人多加注意。
翻新啟用2年多的新竹市竹蓮地下道,過去因明亮又整潔而頗受用路人好評,但近日有民眾發現街友又重回地下道,而且還煮火鍋,有網友甚至表示經過時被街友噓,受到不小驚嚇;市府則表示,每周有固定3次關懷訪視與庇護安置,民眾有問題可撥打1999專線。
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陽明街口的陽明地下道,依照「新北市人行陸橋、地下道存廢標準程序」,由新北市交通局、警察局、板橋區公所、養工處及地方民意代表共同會勘取得共識後,預計4月17日起進場進行封閉工程。
新北市近年推動市區道路人本環境,並從多面向著手實施,其中也以「減法工程」逐步廢除閒置人行地下道。新北市養工處橋隧科長黃柏升表示,全市共有32座人行地下道,扣除「剛性需求」(有必要)的11座外,其餘將全數封閉,至今已封閉10座,部分並轉型為滯洪池使用,今年預計再封閉2座,年底執行率將突破5成。
新北市21日舉辦「2023市區道路人本環境推動」研討會,邀請各縣市相關單位及產官學界交流道路人本環境改善成果,副市長朱惕之表示,市府團隊4年來已完成55所學校通學環境改善,今年預計達到80所,另外也持續改善人行道通行環境,讓新北的城市環境愈來愈好。
新北市長期推動道路人本環境的改善,成果獲得中央肯定,因此市府也在今(21)日舉辦「2023市區道路人本環境推動」研討會,與其他各縣市及產官學界交流,副市長朱惕之表示,市府團隊至今已完成55所學校通學環境改善,今年預計達到80所,另外持續針對人行道通行環境持續作改善,讓新北的城市環境越來越好。
基隆市區仁二路、愛三路口的人行地下道春節期間嚴重漏水,由於是基隆市區熱鬧地段,不少民眾見狀皆大罵。基隆市政府工務處30日初步認定是因路面排水溝破損,汙水往下流到管道間再滲至地下道,正積極排水及修復。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也到場了解,謝指示未來應邀請企業認養,將仁愛地下道打造成公共藝廊等展覽空間。
基隆市區仁二路、愛三路口的人行地下道在春節期間發生嚴重漏水,由於這裡是基隆市區最熱鬧的地段,也有不少民眾利用這個人行地下道,讓不少民眾見狀大罵市府。基隆市政府工務處30日上午緊急進行維修,初步認定是排水溝堵塞,正積極進行排水及修復工作。基隆市長謝國樑與基隆市議長童子瑋都到場了解,了解相關進度。
新北市養工處17日完成三重明志陸橋拆除工程,這是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4年來拆除的第36座陸橋。因交通政策從以往的「以車為主」轉變成「以人為主」,部分人行陸橋使用率低,新北市工務局提倡「減法工程」,逐步拆除陸橋並持續打造更友善的通行環境。
因時制宜,新北4年拆除36座人行陸橋,強調「以人為主」的交通政策。新北市政府養工處昨(17)日順利完成三重明志路橋拆除工程,這是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以來所拆除的第36座,透過工務局提倡的「減法工程」,逐步拆除使用率低的人行陸橋,並持續打造更友善的通行環境。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進入尾聲階段,市府考量開元陸橋封閉拆除後,交通將中斷長達2年,對市區交通影響甚鉅,經與交通部多次研商後,為降低對交通的衝擊,原訂開元陸橋12月15日施工拆除作業將暫緩。巿府指出,將待2023年5月完成東豐路平交道施工擴增為雙向6車道,以及前鋒路從開元路至東豐路段調整為雙向4混合車道後,再進行開元陸橋拆除施工作業。
嘉義一名女騎士日前準備騎上當地牛稠溪橋時,疑似從右側超越前車,竟直接誤騎上機車道旁的「人行道」,接著下秒整台機車化身「越野車」掉回機車道往前騎,驚悚過程全被拍下,網友說「妹子騎車的套路真高段」、「其實這是專為越野車設計的跳台」、「瑪莉歐賽車真人OL版」。
台灣交通亂象遭到許多人詬病,臉書粉專《我是台灣行人 I’m a pedestrian in Taiwan》轉發一張照片,只見人行道路面大大寫著「禁行機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乍看這幾個字寫在人行道上很荒謬,但實則揭露許多人不甩交通法律規定,想違規就違規的亂象,因此不少人搖頭直呼,台灣的行人真的很悲哀。
建構新北市人本友善環境、打造宜居城,是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以來極力推動的政筞。新北市政府於今天(8日)舉辦「2022新北市友善人行環境」論壇,邀請產官學界共同切磋交流。市長侯友宜致詞時強調,建構優質的人行環境,不但是努力目標也是責任,希望透過論壇共同腦力激盪,讓新北市建立人本交通,邁向新的里程碑。
新竹市政府投入8200萬元,啟動西大路地下道44年來首度大規模整建工程,第1階段採半封閉施工已將完成,第2階段自16日起至8月29日採全線封閉道路施工45天,市府也提醒汽、機車、行人改走替代道路。
新竹市西大路地下道為市區連接園區的重要道路,4月啟動改善工程,目前整體進度達22.29%,預計7月啟動鋼梁安裝作業,整體工程可望提前完工。
新竹市政府計畫於慈雲路打造「地下連通道」,取代原本設計的「空橋」,方便行人往來道路東西兩側,未料引發地方居民反彈,甚至各黨派都罕見的一致支持要空橋、反地下道,市府24日表示將會捨棄地下道構想,回歸空橋設計,初估經費2億,讓空橋敗部復活。
今年第一波梅雨鋒面來襲,台南市府14日上午啟動三級開設嚴防水患。其中,位於北區的開元人行地下道,因抽水機控制面板被破壞無法自動抽水,一度積水10公分,經工務局封鎖現場緊急搶修後,昨天下午已恢復開放通行。
台中市鐵路高架化2016年通車後,建設局自2019年陸續辦理市區5處地下道填平工程,唯獨忠明南路地下道尚未填平;台中市議員邱素貞13日呼籲市府重視民意,盡快進行填平計畫。建設局表示,忠明南路燙平計畫已列入中央前瞻計畫,目前正在辦理先期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