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類胚胎的搜尋結果,共45筆
以色列科學家團隊近期在毋須借助精子、卵子或子宮的情況下,成功利用幹細胞培育出一種與早期人類胚胎非常相似的實體模型。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自然」(Nature)。
中國科學家成功在豬的胚胎中,培育出含有人類細胞的腎臟,創下全球首例,有朝一日可能有助解決器官捐贈短缺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喬傑在一個醫藥科技論壇上提出預測稱,現階段中國育齡女性生育力堪憂,近5年內下滑約40%,預計今年的出生人口約700萬至800萬。陸媒引述歷史上人口數據指出,8年抗戰時期只有最艱苦的1939年新生人口不到800萬,其餘年份都在800萬至1000萬之間,而當年的人口基數只有4億,現在則是14億。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喬杰今日表示,中國出生人口近5年內下滑約40%,預計2023年約為700萬至800多萬。他提到育齡女性生育力堪憂,需從醫學上尋找方式解決。
《中國科學報》報導,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劉真、孫強與北京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周帆等近日合作,首次報告從猴子胚胎幹細胞中創造出胚胎樣結構。研究人員將這些胚胎樣結構移植到母猴的子宮中,並確定這些結構能夠植入並引起類似於懷孕的激素(Hormone,荷爾蒙)反應。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
大陸《中國科學報》13日報導,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劉真、孫強與北京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周帆等近日合作,首次報告從猴子胚胎幹細胞中創造出胚胎樣結構。研究人員將這些胚胎樣結構移植到母猴的子宮中,並確定這些結構能夠植入並引起類似於懷孕的激素反應。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細胞-幹細胞》。
大陸觀察者網引述香港《大公報》22日報導,曾因「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被判入獄三年的大陸南方科技大學前副教授賀建奎,申請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高才通」)獲准,社會有聲音質疑申請「高才通」時毋須申報刑事定罪紀錄,存在漏洞。22日香港特區入境處處長已依法宣告賀建奎簽證/進入許可無效,並會進行刑事調查,以作跟進。此外,特區政府即時調整申請流程,22日起,申請人必須在電子申請表申報是否有刑事定罪紀錄,審批中的申請亦要補交相關資料。
《科學》(Science)整理了2022年最受歡迎的研究,其中包含了會玩玩具的大黃蜂,檢驗我們對現實的認知的量子戲法。還有保護你不受其它人工智能影響的人工智能。這些可能不是今年最大的科學成就,但卻是人們最喜歡的研究主題,快來看看大家都在關心什麼。
近期兩項有關胚胎發育的重大研究成果,無疑是繼2017年以來,再次締造以幹細胞合成胚胎的另一個新里程碑;此一突破拓展了科學家探討早期懷孕過程、不孕症、器官產製與移植等研究的視野,甚至可望減少相關研究的動物使用量。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仍存在瓶頸與未來科學家或相關單位可以進一步思索的空間。目前研究胚胎發育與相關疾病的困難點之一,是無法直接在子宮或活體中進行細部的觀察,因此建立一完善的胚體外培養系統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不孕症其實是文明病!」禾馨生殖醫學中心陳菁徽醫師指出,現在平均結婚的年紀遠比十幾、二十年前晚了七、八歲左右,隨著年紀越大,自然受孕也就越困難。根據統計,約有 15% 的夫妻會面臨不孕症,也就是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遭遇不孕的問題。
【胃部發現一個未生長完整的胚胎】
今年4月15日,由美國加州的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與中國昆明的靈長類轉譯醫學研究所合作的團隊,在知名的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第一例鑲嵌了人類細胞的猴子胚胎,並在體外培養19天,證實一種有擴增潛能的人類幹細胞有能力直接嵌入食蟹猴胚體與其胚外組織。此在發育生物學與胚胎學的研究上建立了嶄新的里程碑,但也再次引起社會大眾對科學倫理的憂心與省思。
這會是人工生殖技術的突破嗎?以色列的科學家將小鼠胚胎放置到人工環境裡發育,成功使它生長了12天左右,這已經是小鼠懷胎時間的一半。從生殖技術來看,似乎顯示人工子宮是可能的;從基因生物技術來看,或許是研究胚胎幹細胞的捷徑。當然包括道德、倫理與宗教,甚至法律的爭議必然隨後出現。
現代夫妻不少人有不孕的困擾,而向醫院求助做試管嬰兒或人工受孕,才能如願喜獲麟兒。大陸江蘇省1名女子小琴(化名)與丈夫到醫院做試管嬰兒培育4個胚胎,不料在過程中丈夫不幸意外身亡;小琴為了延續下一代到醫院繼續做胚胎移植手術,沒想到被醫院以手術雙方都必須簽字為由拒絕,讓她無奈向法院提告。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案30日在大陸深圳法院公開宣判,被告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等3名被告人以非法行醫罪判處3年、2年、1.5年徒刑,並處罰金最高300萬元人民幣(合台幣約1310萬元)至最低50萬元人民幣(合台幣218萬元)。法院稱上述3人為多對夫婦實施胚胎基因編輯與輔助生殖,並以假資料讓不知情醫生為孕婦殖入,先後生下3名基因編輯嬰兒。
美國及法國科學家合組的研究團隊首度在子宮胚胎四肢上發現了類似爬蟲類的肌肉,這些肌肉在嬰兒出生前就會全部消失,科學家說,這是人類從爬蟲類演化成哺乳類的最新例證。
做人好難?台北一名45歲女強人結婚超過6年都無法自然懷孕,兩年前求助台中茂盛醫院,經過一年半年打了上百次排卵針,分8次取得30顆卵子,最後透過第4代「新四代AI人工智慧試管技術」培養出3個胚胎植入,終於在今年4月成功產下龍鳳胎,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指出,該院結合胚胎篩檢、胚胎縮時攝影以及專利的演算方式挑選出最好的胚胎進行植入,可提高懷孕率到8成以上。
從猿人逐漸演化為可站立,人類歷經極長時間演化,在這漫長過程中,人類為求生存,身體器官也逐漸出現轉變,而有所謂的「進化後多餘的部件」。這些幾乎失去作用的器官,除了大家熟悉的闌尾、智齒,其實還有你所不知的神奇變化。
大陸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26日宣布,其領導的團隊成功讓「世界首例能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順利誕生,引發國際醫界風暴!陽明大學教授指出,基因編輯現在實驗室都已經在做,但沒有用胚胎做,就是有巨大倫理爭議;不過他也不否認胚胎基因編輯對遺傳疾病有極重要的正面意義。
歷經十多年的考古研究,中國科學家在新疆發現了一塊上面有215枚翼龍蛋的化石標本,《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說,這發現的數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創了世界新紀錄,而部分蛋化石內還有保存最完整的立體狀胚胎,與以往發現的平面胚胎化石不同,也是世上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