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代工價的搜尋結果,共157筆
手機與電子零組件供應鏈經過兩年調整,庫存已回復健康水準,加上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新應用導入,帶動整體消費性電子回補庫存,IC設計頻獲急短單推升業績;另疫情期間晶圓代工漲價高達4成以上,但近期產能利用率回落,代工廠可能為保稼動率將啟動降價循環,IC設計成本將隨之下降,如聯發科、瑞昱、聯詠、聯陽等指標股,存貨周轉天數皆低於百日,等待需求隨時爆發。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10月19日在法說會上披露,台積電有望在2025年量產2nm工藝晶片,將在新竹寶山與高雄2座工廠同步進行。外界預估,轉向GAA全環繞柵極電晶體的2nm工藝晶片,代工晶圓將進一步上升至2.5萬美元(約合台幣77.8萬元)。
在高球產業步入今年第四季和明年第一季的傳統旺季之際,小白球代工廠明揚因屏東廠發生爆炸重大傷亡工安,25日股價與母公司明安同落難以跌停收市,另三家高球桿頭代工的復盛、大田、鉅明表現相對較強,小白球與高球桿頭兩個不同產品的代工公司,是否會有跨業轉單效應,在市場引發不同意見。
屏東廠房發生爆炸意外,高爾夫球製造商明揚重訊表示,對母公司明安營收、獲利皆有影響,台股昨開盤,明揚、明安股價皆跳空跌停鎖死,分析師表示,廠房損失雖可由保險公司分攤,但復工沒有時程表,對公司營運、形象甚至股價,恐還有波衝擊。
敦泰(3545)今(11)日舉辦法人說明會,董事長胡正大表示,整體市況保守,敦泰積極發展非手機領域,只是,第二季底觀察到大陸市場車用成長已經出現趨緩,推估有可能是特斯拉一連串的降價動作,惟長線車用在敦泰的成長性仍可期待。另外,在晶圓成本上,他指出,過去12個月整體晶圓廠來看確實有調降價格,只是以大陸晶圓廠的成熟製程較明顯,台系業者則各家狀況不同,像是台積電(2330)就沒有降價動作。
媒體報導,台積電與轉投資世界先進調降8吋代工報價,降幅最高達3成。台積電表示,不評論價格問題,但一向策略性定價,並非短期投機。
在歷經地緣政治動盪、投資策略改變、各國祭出半導體扶植政策、全球經濟景氣向下修正的經營環境下,全球晶圓代工領先族群包括—台積電、三星(Samsung)、英特爾(Intel)也展開更激烈的爭霸戰。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指出,2022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年增27.9%、再創歷史新高,但呈現「頭重腳輕」現象。展望後市,預期2023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將小幅衰退6.5%,但跌幅較整體半導體產業鏈輕,預期2024年整體產業有望重返正軌
敦泰(3545)今(24)日舉辦法人說明會,董事長胡正大表示,今年手機、車用市場預計均會成長,手機成長幅度還要觀察,車用領域則會穩增2位數;晶圓產能上,自去年第四季就已經看到晶圓廠有降價的趨勢,預計最快第一季會反映在財報上。
市場傳出南韓三星調降成熟製程代工價搶市占率,引起台股晶圓代工供應鏈警戒,族群股價一度出現拉回。摩根大通證券啟動調查後指出,就算三星動作積極,但目前供應鏈價格依然富紀律,且部分製程產能仍緊,並不會提供大幅度降價,穩定市場情緒。
市場傳出南韓三星調降成熟製程代工價搶市占率,引起台股晶圓代工供應鏈警戒,族群股價一度出現拉回。摩根大通證券快速啟動調查後指出,就算三星動作趨積極,但目前供應鏈整體價格依然富紀律,且部分製程產能仍緊,並不會提供大幅度降價,穩定市場情緒。
小編今(17)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晶圓代工大廠聯電16日召開法說會,去年第四季雖受半導體庫存去化影響導致產能利用率降低,但去年合併營收2,787.05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871.98億元,同步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純益7.09元。由於客戶積極調整庫存,聯電首季晶圓出貨預估季減17~19%,稼動率預期降至70%,但晶圓代工價格維持不變。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16日召開法說會,去年第四季雖受半導體庫存去化影響導致產能利用率降低,但去年合併營收2,787.05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871.98億元,同步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純益7.09元。由於客戶積極調整庫存,聯電首季晶圓出貨預估季減17~19%,稼動率預期降至70%,但晶圓代工價格維持不變。
半導體庫存調整循環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高盛證券調查發現,晶圓代工廠明年上半年的營運谷底可能比預期更深,與摩根大通先前提出觀點相呼應,不過,大哥台積電(2330)、二哥(2303)聯電產品定價依然穩固,明年下半年將迎來健康反彈,將目標價分別調升到600元與60.2元。
全球通膨導致消費性電子需求出現斷崖式衰退,生產鏈下游的成品存貨去化緩慢,亦導致上游晶生產鏈庫存過高壓力,其中,消費性相關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功率半導體等投片量大幅減少,8吋晶圓代工需求下半年逐季轉弱,整體產能利用率恐要明年第二季才會止跌回穩,晶圓代工廠則力守年底前價格持穩。
由於終端市場需求疲弱,晶圓代工成熟製程近期降價傳言不斷。美系外資對此進行產業調查並出具最新報告,認為力積電(6770)等部分業者為鞏固近期訂單市占率,可能會犧牲長期毛利率,但聯電(2330)等業者仍可望自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中脫穎而出。
全球半導體產業雜音頻傳,近期再傳出因為庫存去化壓力大,成熟製程價格明顯鬆動,台灣晶圓代工廠報價跳水、累計跌幅已跌近2成,衝擊相關個股包括聯電、世界、力積電今(5)日紛紛下挫,其中力積電跌勢最重,終場大跌8.94%收在30.55元,力積電股價自年初7字頭高點一路下挫,今年以來已腰斬,讓持有的股民相當崩潰,有網友則分析力積電跌勢慘重的3大關鍵。
媒體報導指稱,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2330)因應通膨及成本上漲,規畫明年1月起持續調漲晶圓代工報價,其中先進製程平均漲幅3%、成熟製程調漲約5~6%。不過,對此市場傳言,台積電維持一貫態度,表示不評論價格問題。
投資之父坦伯頓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追隨中成熟,在希望熱絡中毀滅。」這告訴我們股價與利多或利空消息的反映是不即時的,所以投資人們當看到新聞傳出某公司的任何消息時,可能需要審慎評估,才不會錯估情勢,個股有時會領先基本面半年以上反映,筆者今天就針對最近利空消息紛飛的晶圓代工來跟大家闡述自身的看法。
市場傳出,晶圓代工廠開始在成熟製程向IC設計廠主動降價攬客,但目前矽創、盛群及凌通等IC設計廠皆表示,「目前沒收到降價訊息」。且有IC設計業者透露,目前台灣晶圓代工皆無降價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