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代謝問題的搜尋結果,共47筆
現代人重視養生,為了擁有健康體魄,努力減肥想要甩掉體脂肪,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常有學員抱怨「明明就吃很少,怎麼還是瘦不下來?」他坦言,正是因為吃太少,所以才會瘦不了,尤其是關鍵營養素攝取過少;另外,他也分享如何讓代謝回升,突破減重瓶頸。
長達10天的年假不免讓人大吃大喝或是零食吃不停,長假後的症候群之一就是已吃飽卻一直嘴饞,營養師高敏敏表示,這並非真的飢餓,而是「假性飢餓」,是因為長假期間常無形中吃下很多不必要的熱量,導致體重增加、血糖上升,引發身體代謝問題。她建議4種對抗假性飢餓的飲食方式,其中喝水非常有效,因為有時覺得餓是因為口渴,此時多喝水就可止餓,還可幫助代謝,也讓身體更有精神。
發胖原因除了吃太多外,新陳代謝下降,也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中醫師近日分享5種有助提升代謝的食物,例如全榖根莖類或高蛋白質食物等,不僅可以改善代謝問題,還能幫助身體加速排毒、減肥、延緩老化。
面對體重直線上升,不少人會執行減肥計畫找回健康,不過新陳代謝科醫師邱勝博在臉書粉專發文提醒,銀髮族減重要謹慎,否則瘦身不成反傷身,建議事先做好代謝內分泌系統檢查、監控電解質,且減重過程要循序漸進,才能安全有效的減重。
不少人因為抽血驗出糖尿病前期而慌了手腳,對此,營養師程涵宇指出,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在台灣18歲以上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但其實糖尿病前期是有機會被逆轉的,建議可透過3招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包括減重、運動、攝取足夠膳食纖維。
每天早上刷牙洗臉時,我都會花1分鐘,仔細看看鏡中的自己。並非因為我特別愛美,而是我們的臉會透露許多身體健康方面的訊息,透過觀察臉部,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中醫診察基本方法「望聞問切」中的「望」,就是觀察。我每天就用這一分鐘照鏡子的時間,觀察自己臉上的變化,並據此來做為調養身體的參考,我認為這是關心自己、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有健康意識,深知內臟脂肪會產生許多健康問題,因此特別注意「脂肪肝」,但「脂肪胰」也是不能輕忽的一塊,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脂肪胰是近幾年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與代謝症候群有高度相關性,民眾一旦有脂肪胰未來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身體發出臭味不只是清潔頻率不夠,有時是嚴重的健康警訊。醫師表示,身體若出現腐敗味,若非口腔疾病造成,最常是肝臟出問題,洗肝病患因肝臟功能受損身體會散發出臭雞蛋味,若再合併便秘,因毒素無法藉由排便過程排出體外,毒素循環全身,在口腔中被壞菌分解,還會產生口臭問題。
連假期間,許多人會和家人或是三五好友齊聚小酌,不過一旦喝開,隔天要面對的就是惱人的宿醉問題,對此,婦產科醫師張瑜芹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沒有方式可以真的解決宿醉,但可藉由多喝水緩解酒精造成的脫水;若真的要飲用,開喝時應留意3件事。
名人陳文茜因罹肺腺癌健康狀況不佳,其腳趾變灰腫脹,醫師表示,腳堪稱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腳掌顏色透露人的健康狀況,若分青、赤、黃、白、黑5種顏色;其中,紅色代表身體處在發炎狀況或有高血壓;紫黑色則代表有慢性腎臟病、代謝系統停滯,均警示身體出狀況。醫師提醒民眾,要藉由觀察自己的腳掌等來了解健康狀況。
正逢農曆7月,除了關心運勢問題,也要注意飲食、運動與健康狀況。塔羅牌老師艾菲爾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鬼門關(26日)前12星座的健康小叮嚀,包括白羊座應注意腸胃問題、金牛座小心變胖、天秤座要留意心血管疾病等,提供大家參考。
忘記吃藥是許多人的困擾,想起該服藥時不免猶豫該此刻吃,還是等到下次服藥時間再吃,尤其有多種慢性疾病的長者更需考量服藥間隔。藥師表示,基本上忘記準時吃藥可採「二分之一原則」,也就是以兩次服藥間隔時間的一半為基準,若未超過一半,則可補吃,若超過一半就不建議服藥、留至下次服藥即可。
肥胖會造成許多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最常見的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關節疾病、皮膚皺摺、內分泌疾病等。由於肥胖造成的健康問題多不勝數,所以歷史上,找尋有效的減重方法,就成了醫生們的重要任務,最後促成了「減重手術」(bariatric surgery)的發展,這是至今為止,最有效且長期的減重方法—可以同時減重和解決全身性的健康問題。
上班族工作一忙就整天坐在位子上,生活壓力大導致三餐不定時,或是經常外食、暴食,甚至是亂食。長期累積下來,身心靈都覺得好悶,連肚子也像裝了幾千斤的大石頭一樣沈重。一想到這裡,被工作與競爭夾擊的各位,是不是又更Blue了呢?
張小姐去年4月從80多公斤暴肥至97公斤,不僅糖尿病纏身,還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不知覺就會打瞌睡,巨大打呼聲引起旁人困擾,她到醫院做「縮胃曠腸」手術,10個月減掉40公斤,重拾國中體重,症狀大幅改善,更一舉擺脫血糖藥物。
肩腰僵硬、膝蓋無力、久坐背痛;日常行走、伸手拿高處物品、倒車入庫……都令你萬分吃力嗎?
從農曆年前尾牙一路到春節多天連假,大魚大肉加上零嘴不斷,不少人身上瞬間長出不少肥肉,每年開工後,醫療院所減肥門診都會激增2成。中醫師表示,不少民眾年後都會看中醫減肥兼調身,可把握黃金時間內剷肉外,還能一舉揪出月經失調或腸胃便秘代謝等造成肥胖的原兇。
據統計,台灣有46%以上民眾有BMI超標問題,其中不乏許多人都有代謝症候群問題,嘗試各種減肥方式,減重快復胖也快,近來就有醫師提出「個人化飲食代謝減重法」,吃想吃的也能瘦。
英國保誠人壽持續倡議「i寶—保護兒童 誠就未來」,2020年倡議主軸從影響兒童成長最基本的健康問題著手,率先同業發表兒童健康白皮書,並於社群媒體成立FB社團聚焦相關議題。16日更針對兒童代謝問題舉辦兒童健康講座,讓現場民眾對兒童成長期間,在飲食與代謝方面的認知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並與家扶基金會合作,自12月起於全臺北中南舉辦多場「食育計畫」,幫助弱勢家庭的兒童及家長們一起認識如何吃得健康、吃得營養。
英國保誠人壽持續關注兒童議題,倡議「i寶-保護兒童、誠就未來」從兒童生活、理財與安全教育到健康議題,呼籲各界共同關注兒童;英國保誠人壽表示,影響兒童成長最重要的關鍵是兒童健康,今年倡議主軸從兒童健康議題著手,率先同業發表兒童健康白皮書,以思維領導者的角色,藉由系列行動與觀念推廣,呼籲社會大眾響應,為下一代建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