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件作品參展的搜尋結果,共181

  • 彰化建縣300年 300藝術家接力展出

    彰化建縣300年 300藝術家接力展出

     彰化縣政府籌畫「彰化美術‧藝邑三百—彰化建縣300年藝術特展」,邀彰化縣300位優秀藝術家每人提供1件創作於縣立美術館展出,依參展作品媒材分為東方美學與西方美學,9日舉行第1檔東方美學與媒材開幕宣傳活動,邀各界於即日至11月19日來欣賞跨時代的藝術饗宴。

  • 2023「台東光祭-回知本」展現如夢似幻的魔性魅力

    2023「台東光祭-回知本」展現如夢似幻的魔性魅力

    秋遊台東,日夜都精彩!今年秋天臺東這座沒有邊界的大美術館,夜晚與白天同樣美麗。太陽升起,可觀賞「南迴藝術季」、「臺東藝穗節」、「臺東聲音藝術節」,入夜之後,除了遍佈台東的14個最佳星空點位「台東最美星空」,最佳視覺饗宴就是「台東光祭.回知本」藝術聲光展演,漫步微涼的夜之森林,看遠山、樹木、草原,在光影渲染下,呈現如夢似幻的魔性魅力。

  • 藝起愛公益聯展 助腦麻兒築家園

    藝起愛公益聯展 助腦麻兒築家園

     為幫助腦麻患者,台藝大高雄市校友會昨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藝術家聯展開幕式,共有台藝大116位藝術家參展,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展出155件作品。高雄校友會理事長楊淑嘉說,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更多民眾與企業家幫助腦麻孩子在屏東興建一處可供居住的家園。

  • 「藝起愛」慈善公益聯展 幫助腦麻孩子建家園

    「藝起愛」慈善公益聯展 幫助腦麻孩子建家園

    為幫助腦麻患者,台藝大高雄市校友會今(16)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藝術家聯展開幕式,共有台藝大116位藝術家參展,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展出155件作品。高雄校友會理事長楊淑嘉說,希望藉此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民眾與企業家幫助腦麻孩子在屏東興建一處家園,供腦麻兒居住。

  • 台灣數位藝術作品產量豐 近50件登林茲電子藝術節

    台灣數位藝術作品產量豐 近50件登林茲電子藝術節

    行之有年、全球最大型的數位藝術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今年以「誰擁有真相?」(Who Owns the Truth?)為主題,台灣除了有兩件作品《Inter net》及《迴映》獲得「林茲電子藝術獎」新動畫藝術類榮譽獎,同時還有近50件作品參展,是目前台灣作品參展最多件的一屆。

  • 藉創作與社會對話「我是藝術家」展康復成果讚

    藉創作與社會對話「我是藝術家」展康復成果讚

    「我是藝術家」展覽活動從即日起至8月14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三樓藝廊展出,本次由衛福部5家部立醫院共同舉辦,邀請許多出色的個人創作者,其中亦有專業藝術家以及遠從香港參展的自閉症創作者,共有將近200件作品展出。

  • 台灣12文創品牌將赴日參展 蔣萬安讚每件作品都很驚艷

    台灣12文創品牌將赴日參展 蔣萬安讚每件作品都很驚艷

    台北市文化局攜手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松山文創園區,在新冠肺炎疫情3年後帶領12家台灣文創品牌赴日本參加國際展會。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上任後持續推動文創產業發展,以文創為基底、政策為主軸、設計為媒介、科技作為工具,達成環境永續目標,更稱讚每件作品都令人驚艷,他非常喜歡,尤其自己是大近視,常常不小心壓壞眼鏡,漁網製成眼鏡戴起來很酷。

  • 南市科展黃偉哲頒獎 17件進軍全國望明年獎留臺南

    南市科展黃偉哲頒獎 17件進軍全國望明年獎留臺南

    臺南市教育局今(1)日在金城國中舉辦第63屆公私立國民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在這次市級的科展中,國中、小共有226件參展作品,共97件獲獎,其中17件第一名作品將代表臺南市前進7月在基隆市舉辦的全國科展。市長黃偉哲除親臨現場頒獎外,也表揚長期指導學生科展的優良教師,更勉勵學子們在全國科展能再創佳績,為市爭光。

  • 大新營國中小美術藝才班展 聯合「藝起賞」5月26日登場

    大新營國中小美術藝才班展 聯合「藝起賞」5月26日登場

    大新營區美術藝才班成果展首次與臺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藝起賞」合作擴大展覽,5月26日於新營文化中心大廳開幕,臺南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揚智代表黃偉哲市長出席,讚揚新營區對於藝術教育深耕紮實,期許在藝術教育推動上,南市能成為全國典範。開幕活動中,由南新國中特聘製偶大師黃憲章老師指導學生製作人偶和佈景,搭配包琇月老師說故事-《快樂王子》,演出別出心裁的偶劇。

  • 南臺科大視傳系展 秀創意

    南臺科大視傳系展 秀創意

     南臺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於4月26日在該校人文藝術大樓,舉辦第十九屆系展,副校長張瑞星率校內主管邀請台灣包裝協會副理事長暨千葉設計公司總監劉虹枝、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陳昭岑、Besovida總經理陳裕祥、mikabon時尚飲品行銷總監陳俊宏、企劃總監郭辰嘉及國立台南高商廣告設計科主任孫聖和與會,現場賢達齊聚。

  • 台灣石雕藝術視野交流展 「敲擊的迴響」 打破視覺觀展體驗

    台灣石雕藝術視野交流展 「敲擊的迴響」 打破視覺觀展體驗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為石雕藝術發展基地之一,近年觀察各地石雕藝術家於城市景觀中創新,及青年世代的創作發展,發現各有特色,便在今年特別企劃石雕藝術視野交流展,邀請10縣市、27位創作者共同展出,並以「敲擊的迴響」為策展主題,融入石雕創作過程的聲響,打破過去以「視覺」為主的觀展體驗,展覽自本月23日至4月2日止。

  • 大甲高中科展代表台灣參加國際科學博覽會 3位學生獲保送及推薦

    大甲高中科展代表台灣參加國際科學博覽會 3位學生獲保送及推薦

    國際科學博覽會被譽為科學展覽界的奧運盛事,2023年將在墨西哥舉行。大甲高中3位學生楊仲宇、彭子瑜、黎昱君,獲得台灣國際科展工程類銀獎,並獲國際科展出國代表正選ESI Award Prizes隊伍,代表台灣參加於2023年10月在墨西哥舉辦的MILSET Expo-Sciences International(ESI)(國際科學博覽會),3位學生並獲大學保送及推薦資格。

  • 當代藝術家展台中登場 344位藝術家受矚目

    當代藝術家展台中登場 344位藝術家受矚目

    第24屆台中市當代藝術家邀請展,於14日在大墩文化中心開幕,共344位藝術家參與展出,涵蓋11大類創作媒材,呈現台中多元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市長盧秀燕當場頒發藝術家感謝狀,肯定參展藝術家對台中市藝文發展的貢獻,展期至8月31日止。

  • 拓開國際文化外交先鋒 史博館修護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作品

    拓開國際文化外交先鋒 史博館修護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作品

    國立歷史博物館積極執行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以搶救臺灣藝術史相關珍貴文化資產。本館陸續啟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藝術家與相關作品的檔案彙編、研究出版、典藏補遺、文物修護、影像紀錄攝製等計畫,其中一項修護案是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進行合作,史博館梁永斐館長特地於8/10南下,親自確認修護進度,展現對本案的高度重視。

  • 離校43年 政戰學校師生聯展再聚

    離校43年 政戰學校師生聯展再聚

     政戰學校藝術系25期師生在離開校園43年後,以「曉園薪傳彊仕時」師生聯展再聚,7日在中市樹瓦藝術開展。當年學子至今在西畫、水墨及雕塑等領域創作長達40多年,各有專擅,並邀良師雕塑家林木川及水墨畫家鄭正慶參展,遺憾的是鄭正慶在開幕前病逝,開幕儀式上與會人士特地默哀追思。

  • 高雄總獎金158萬元 青春設計節明頒獎

    高雄總獎金158萬元 青春設計節明頒獎

     第13年舉辦的青春設計節即起至15日在高雄駁二登場,展出逾千件作品,除增設獨立展區、國際展區,呼應跨域設計新趨勢,今年創意設計競賽還多了「音樂設計類」,來自民間贊助的總獎金達158萬元,將於15日線上頒獎。

  • 台日新銳當代藝術展 4/8登場

    台日新銳當代藝術展 4/8登場

     「台北A4×松屋銀座CROSSING 藝術講座」透過與東京銀座松屋百貨的展覽現場直播連線,將舉辦一場潮流藝術交流講座。邀請近50家畫廊參展,力推亞洲當代新銳藝術家,貴賓預展將於4月8日假台北市中山堂4樓藝文沙龍登場,4月9日至10日為公開展期。

  • 許哲瑜重現新聞 讓影像喚起記憶

    許哲瑜重現新聞 讓影像喚起記憶

     在台灣各美術獎無往不利的當代藝術家許哲瑜,長期以影像創作反應記憶與媒介之間的關係。今年他利用在台時間,推出《許哲瑜個展—畫那顆頭,及其軀體的記事》個展,6件作品完整呈現近3年參展及最新的錄像創作。

  • KIDE高雄國際發明展 育達成果豐

    KIDE高雄國際發明展 育達成果豐

     育達科技大學與君毅中學及建台中學師生組成苗栗校際聯盟研發明團隊,參加12月02日至04日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ICCK)舉辦的「2021高雄KIDE國際發明暨設計展」,參展15件作品均獲評審讚賞,力摘7金6銀2銅佳績,大放異彩,成為國際發明展中耀眼新星。對苗栗校際聯盟共同推動產學鏈結、學用合一的實作教育,展現顯著成效。

  • 台中藝術博覽會2日開幕 逾2500件作品參展

    台中藝術博覽會2日開幕 逾2500件作品參展

    台中藝術博覽會(台中藝博)2日在台中日月千禧酒店開幕,3至5日開放民眾參觀。今年展出質量更勝以往,今年共邀集5個國家、69家台灣畫廊、5家海外畫廊及3間特展、超過400位藝術家、逾2500件作品參展,展現藝術家在全球疫情影響下,依舊蓬勃的創作能量。尤其,今年台中藝博首次推動中部館際聯盟,包括國立台灣美術館等10家機構共同參與,共同呈現中台灣豐沛的藝術能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