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企業實習方案的搜尋結果,共20

  • 聖約翰科大校友企業臺雅集團 推樂齡系學生入學即就業培育人才

    聖約翰科大校友企業臺雅集團 推樂齡系學生入學即就業培育人才

    為量身打造符合企業需求的學生,聖約翰科技大學積極連結校友企業,針對高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提出全額獎助學金規劃,讓學生學習更無後顧之憂。不同於其他學校的獎學金制度常需以工代賑,聖約翰科大「入學即就業」方案透過與企業對接、逐年考核、專業課程培訓及企業實習等配套措施,讓在學學生有更多時間參與企業培訓、政府計畫或學校社團,充實更富足的大學生涯。

  • 聯詠徵才 鎖定成大電機、資工碩博生

    聯詠徵才 鎖定成大電機、資工碩博生

     半導體IC設計大廠聯詠科應用精準行銷徵才,日前攜手成功大學產學創新總中心舉辦「解密IC設計產業-與學長姐職場經驗交流分享茶會」,吸引近百名成大電機、資工碩博系所學生與會。

  • 搶救失業 43%求職者憂拉低底薪

    搶救失業 43%求職者憂拉低底薪

     畢業旺季將至,政府將投入66億元、推動6措施協助青年步入職場;不過,政府的好意,卻讓青年憂心,新措施可能拉低求職者底薪。根據1111人力銀行昨公布的「搶救青年失業」調查顯示,46%求職者認為「應嚴格規範配套機制來保障底薪」,也有近43%受訪者擔心,新措施反而「薪水被拉低」。

  • 政府祭每月1.2萬補助救失業  8年級生期待薪資32767

    政府祭每月1.2萬補助救失業 8年級生期待薪資3276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4月失業率攀升到百分之4.03,創近7年同月新高,其中20至24歲失業率高達11.60%。由於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中,政府將推出每月1.2萬補助方案搶救失業,民間人力銀行也嚮應跟進,力阻即將到來的失業洪流。

  • 產業斷鏈,勞工斷炊

    產業斷鏈,勞工斷炊

     新冠肺炎(COVID-19)為全球帶來巨大的健康威脅與經濟衝擊,義大利、馬來西亞相繼宣布「鎖國」,企圖圍堵疫病於境外;美國股市1周內啟動3次熔斷機制,仍止不住恐慌性賣壓。台灣則「無薪假」(減班休息)人數暴增,此時紓困勞工絕對事不宜遲,否則失業率遽增外,恐將加深社會悲觀情勢,造成振興乏力現象。

  • 林昭禎》產業斷鏈,勞工斷炊

    林昭禎》產業斷鏈,勞工斷炊

    新冠肺炎(COVID-19)為全球帶來巨大的健康威脅與經濟衝擊,義大利、馬來西亞相繼宣布「鎖國」,企圖圍堵疫病於境外;美國股市1周內啟動3次熔斷機制,仍止不住恐慌性賣壓。台灣則「無薪假」(減班休息)人數暴增,此時紓困勞工絕對事不宜遲,否則失業率遽增外,恐將加深社會悲觀情勢,造成振興乏力現象。

  • 中彰投分署 五大計畫助就業

     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長林淑媛2日表示,為聚焦產業發展及人才需求,該分署2020年將朝向以「職業訓練量能提升」、「徵才活動突破創新」、「深入校園資源連結」、「攜手社政主動出擊」,及「協助銀髮人才」,作為推動為主軸,以期幫助求職者找到適性工作,企業也找到好人才。

  • 防疫也要拚就業!中彰投分署推出「五鼠運才助就業」

    防疫也要拚就業!中彰投分署推出「五鼠運才助就業」

    各行各業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2日推出「五鼠運才助就業」五大重點措施,有助於求職者找到適性工作,企業找到好人才。

  • 防疫不忘精進 中彰投分署揭示五大重點服務措施

    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長林淑媛表示,為聚焦產業發展及人才需求,該分署2020年將朝向以「職業訓練量能提升」、「徵才活動突破創新」、「深入校園資源連結」、「攜手社政主動出擊」,及「協助銀髮人才」,作為推動為主軸,以期幫助求職者找到適性工作,企業也找到好人才。

  • 淡大攜手東元 開創多元跨域產學

    淡大攜手東元 開創多元跨域產學

    畢業潮的湧現,讓校園內的莘莘學子掀起畢業即失業的隱憂,學術與產學的落差也再度成為焦點。淡江大學與東元集團經過長時間的規劃佈局、溝通協調,雙方於105年6月14日(星期二)上午在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簽訂產學合作協議書。在淡江大學校長張家宜與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的見證下,象徵「多元跨域產學」合作模式正式開啟,期許以雙向的長期合作,快速縮小學用差距,培養國際化技術與管理人才畢業即就業,及擴大產學研發合作範疇,讓淡江大學的莘莘學子們更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裝備自己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東元集團也同時整合各事業部,吸納適合人才。

  • 淡江、東元簽產學合作 提供摩斯3品牌實習

    淡江、東元簽產學合作 提供摩斯3品牌實習

    為建構「學用並進」學習環境,提升學生未來就職力,淡江大學與東元集團於今天上午在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的東元總部簽訂產學合作協議書。首波先與東元集團旗下餐飲3品牌,包含摩斯漢堡、樂雅樂、美樂食提供雙方實習合作。

  • 東元攜手淡江 產學合作多元跨域

    東元集團今天與淡江大學上午簽訂產學合作協議書,象徵「多元跨域產學」合作模式正式開啟。

  • 教部推31K企業實習方案 勞團喊卡:必會重蹈22K覆轍

     教育部近日研擬推出俗稱「31K」方案的「補助企業提供實習及聘用方案」。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說,「衷心希望31K方案可以喊卡」,強調一個不夠嚴密周延的政策,光打算從薪資補助角度,難以解決青年就業與加薪問題,如果方案不中止「勢必會重蹈22K的覆轍」。

  • 縮短產學落差 大學生企業實習 教部再推起薪31K

    縮短產學落差 大學生企業實習 教部再推起薪31K

     為提升大專生接軌企業實習、就業,教育部研擬「補助企業提供實習及聘用方案」,鎖定工程、電算機、設計3領域學生,與企業協商提供實習、聘用2階段補助,且就業補助門檻要求起薪至少3萬1520元,故被稱為「31K」方案。

  • 觀念平台-青年的期待是產業升級 並非起薪

     隨著2016總統選戰日益升溫,為能吸引及爭取青年選票,如何解決國內青年就業不易,以及擺脫薪資偏低議題,已成為朝野政黨辯論攻防的主軸之一。姑且不論執政黨最近依據數據分析說明,青年起薪並非「22K」、而是「25K」,或是在野黨不斷指陳痛批,青年起薪已經多年停滯、淪為貧窮階級,均都無法扭轉「台灣=低薪」現象。

  • 爭論低薪 不如談經濟創新

     在受到矚目的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中,如何解決青年低薪就業議題,是各黨交鋒的主軸之一。青年低薪就業現象,早已持續多年,不論執政黨依據數據分析說明青年起薪並非22K,而是25K,或是在野黨不斷痛批政策朝向財團傾斜,造成青年起薪停滯,都無法扭轉「台灣等於低薪」的事實。

  • 觀點-22K的誤導

    觀點-22K的誤導

     「22K政策」糾纏了執政的國民黨政府5年,眾多社會新鮮人與勞工朋友也是「聽見一次、抱怨一次」,到底22K這個令人望而生恨的政策哪裡來?

  • 旺報觀點-對企業丟小餌 一舉兩得

     大陸為扶植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出台補貼勞工社保方案,而幾年之前,台灣政府為拉抬社會新鮮人就業率,提供企業實習方案,對企業補助每位就職新鮮人實領2萬2元新台幣的月薪,若包含勞健保等費用就是2萬6千元,但卻被不良企業拿來當做「免洗勞工」的工具,同時壓低了當時新鮮人的起薪。

  • 陸挺中小企 雇新鮮人補貼社保

    陸挺中小企 雇新鮮人補貼社保

     大陸財政部29日發布《於促進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由工信部、發改委等9部委共同提出8大措施,力挺中小企業!其中,小微企業聘用該年度社會新鮮人,簽訂1年以上合約並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可獲得政府1年社保補貼,執行到2014年底。此前台灣也曾推行政府補貼企業起用新鮮人。

  • 社論-一場「沒有裡子、又失面子」的改革

     經濟部長施顏祥提出的油電雙漲方案吵了一個月,引起龐大民怨;財政部長劉憶如提出證所稅復徵案,讓股市市值蒸發1兆6,300億元;去年費盡力氣開徵、被視為馬英九總統社會正義指標的豪宅稅,結果只課徵到了2億多元;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突然提出「加薪法制化」的構想,要用政府的力量來解決勞工薪資又低又不成長的困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