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伊拉克摩蘇爾的搜尋結果,共303

  • 駐伊拉克美軍以哈戰爭後不斷遇襲 傳單日遇3場攻擊

    駐伊拉克美軍以哈戰爭後不斷遇襲 傳單日遇3場攻擊

    一名美國軍官與維安消息人士說,伊拉克境內今天發生3起鎖定美軍的攻擊,但無人傷亡。這是以哈戰爭開始之後,美國資產遭遇最廣泛攻擊的一天。

  • 憂血戰在即 美派城鎮戰專家指導

     為了消滅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以色列對迦薩走廊發動地面戰勢在必行,但據美媒報導,美國質疑以方缺乏「可實現的」軍事目標,尤其進入迦薩將展開城鎮戰,屆時會是一場血戰。五角大廈已派遣陸戰隊三星中將葛林(James Glynn)赴以,分享美軍在伊拉克摩蘇爾剷除「伊斯蘭國」(IS)戰士的經驗教訓。

  • 以「地面戰」消滅哈瑪斯將是血戰!美提1劇本 派專家赴以

    以「地面戰」消滅哈瑪斯將是血戰!美提1劇本 派專家赴以

    以色列即將進軍加薩走廊展開地面戰,目標是消滅哈瑪斯,不過美國質疑以色列缺乏「可實現的」軍事目標,也尚未看到「能實現的」計畫來消滅哈瑪斯,尤其進入加薩將展開城鎮戰,屆時將是一場血戰,釀成大量傷亡,美方認為效法美軍在伊拉克的摩蘇爾戰役會是較好的策略。與此同時,華府也已派遣陸戰隊中將等軍事專家赴以,協助作戰計畫。

  • 寫滿楔形文字 義大利把2800年歷史石碑歸還伊拉克

    寫滿楔形文字 義大利把2800年歷史石碑歸還伊拉克

    義大利把一塊具2800年歷史的石碑歸還給伊拉克。據阿聯《海灣報》(Al Khaleej)和《BBC》報導,石碑上的文字是用楔形文字寫成,屬於巴比倫字母,上面刻有頌揚亞述(Assyrian)國王沙爾馬那塞爾三世(Shalmaneser III)的內容。這位國王曾統治現在位於伊拉克北部的尼姆魯德地區(Nimrod),統治時間為公元前858年至823年。

  • 教宗對雙伊示好的前奏曲

    教宗對雙伊示好的前奏曲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3月5日飛抵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3月6日,他到了什葉派聖城納也夫,與伊拉克什葉派宗教領袖希斯塔尼會談。兩位白髮蒼蒼的宗教領袖談到和平,談到戰爭與疫情的苦難。誠摯的對話,為天主教與伊斯蘭什葉派建立了溝通的橋梁,也為跨宗教的關係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 ISIS多有錢?財力雄厚超乎想像

    ISIS多有錢?財力雄厚超乎想像

    說起「中東」,你會想到什麼?是一望無際的荒漠,還是富裕的石油輸出國?是絢麗多彩的文明搖籃,還是戰亂不休的兵家必爭之地?或者是讓人聞風喪膽的伊斯蘭國(IS)?中東問題專家徐廷珉在《從歷史中擺脫「伊斯蘭=恐怖攻擊」的思維》本書中,透過精闢的解析,帶你重新發現被大眾錯過與忽視的中東問題,揭開伊斯蘭世界的神祕面紗!

  • 狠婿勒斃岳父母潛逃伊拉克  刑事局跨海救1歲子返台

    狠婿勒斃岳父母潛逃伊拉克 刑事局跨海救1歲子返台

    31歲伊拉克籍男子Jumaah,今年4月底來台爭奪1歲小孩監護權,與岳父母發生口角爭執後,竟將70歲的岳父母勒斃,隨機帶著幼子搭機潛逃到日本,再輾轉逃回巴格達。檢警透過國際刑警組織對其發布紅色通報後,與伊拉克庫德自治區國際刑警合作,7月17日在艾比爾市將Jumaah逮捕,但幼子被其家屬帶回摩蘇爾安置照顧,刑事局國際科27日帶著蕭姓母親前往伊國協商,31日傍晚將擁有我國籍的幼童成功帶回台灣。

  • 【士林雙屍案】飽受戰火摧殘 造就弒親冷血性格 

    【士林雙屍案】飽受戰火摧殘 造就弒親冷血性格 

    伊拉克男子阿里涉嫌殺害台籍岳父母後,擄走小孩回到母國,引發社會震驚。警方認為,阿里的恐怖性格,可能與他的成長背景有關。2015年,阿里曾以「在美伊拉克人」身分,接受美國佛蒙特當地媒體訪問,他表示自己成長於伊拉克的摩蘇爾,15歲那年,美軍為了推翻海珊政權,出兵轟炸家鄉,每天映入眼簾的都是屍橫遍野的慘狀,「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看到屍首的震撼,但到了後來,根本就麻痺了。」

  • 50人船擠近250人! 伊拉克渡輪翻覆近百死

    50人船擠近250人! 伊拉克渡輪翻覆近百死

    伊拉克摩蘇爾在21日,發生一起重大船難悲劇,一艘只能載50人的船,竟然超載到將近250人,嚴重超載導致翻船,目前已知至少有93人死亡,而且大多是不會游泳的婦女以及兒童。船隻翻覆後,落水民眾載浮載沉的畫面曝光。

  • 伊拉克摩蘇爾渡輪翻覆沉沒 至少40死

    伊拉克城市摩蘇爾,今天稍早發生一艘行駛底格里斯河的渡輪沉沒悲劇,恐怕有至少40人罹難,另外目前已救出12名生還者,搜救工作仍在與時間賽跑中。

  • 裘莉5訪伊拉克 籲重建摩蘇爾

    裘莉5訪伊拉克 籲重建摩蘇爾

     聯合國難民署(UNHCR)特使、著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16日造訪曾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占領、去年7月獲伊拉克部隊收復的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她呼籲國際社會關注當地的戰後重建。

  • 射殺384名IS 已故伊拉克傳奇狙擊手成聖人

    據美國之音(VOA)報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肆虐中東多年,讓伊拉克、敘利亞等多國百姓苦不堪言,為保護自己的家人與家園,不少人投筆從戎起身抵抗。其中一名名為薩爾西(Ali Jayad al-Salhi)傳奇狙擊手,更因戰功彪炳、在身後成為伊拉克當地的聖人之一。出身白俄羅斯狙擊手學校的他,跟隨什葉派民兵「人民動員軍」(Popular Mobilization Forces,PMU)圍剿伊斯蘭國多年,憑著手中一把狙擊槍擊斃了至少384名叛軍份子,立下重大戰功。但很可惜的,薩爾西也不幸在去年9月一場戰役中陣亡,成為伊拉克什葉派(Shiite)地區重要的聖人之一。

  • 庫德族助抗IS有功 美國鳥盡弓藏

    庫德族助抗IS有功 美國鳥盡弓藏

    由敘利亞庫德族部隊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SDF)17日攻陷「伊斯蘭國」(IS)「首都」拉卡;另一方面,伊拉克庫德族則撤離2014年在反抗IS戰役中占領的石油重鎮基爾庫克。香港《明報》19日分析說,隨著IS失勢,美國反恐戰重要盟友庫德族擔心正面臨鳥盡弓藏的命運。IS敗走後留下的權力真空勢必令各方勢力垂涎,為中東局勢添變數。

  • 16歲德國籍IS小新娘 恐將被判死刑

    16歲德國籍IS小新娘 恐將被判死刑

    伊拉克部隊7月13日收復遭伊斯蘭國(IS)占領的摩蘇爾,抓到一名年僅16歲的德國小新娘琳達(Linda Wenzel)。雖然她表示後悔追隨IS,希望快點回德國與家人團聚,但伊國總理阿巴迪今天警告,「青少年必須為其行為負責,尤其若他們的行為是犯罪,是殺害無辜人民。」這意味,琳達極可能被判死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