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伊朗伊斯蘭革命的搜尋結果,共92筆
官方伊朗通訊社(IRNA)報導,國會今天決議試行「支持希賈布(Hijab,頭巾)文化與貞潔」法案3年,以對藐視伊斯蘭衣著規定的女性加重處罰,最高可處10年徒刑。
金磚國家(BRICS)即將接納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6個新成員,美國今天淡然面對,表示美方將繼續與世界各地夥伴攜手合作。
伊朗日前公開展示了射程達1400公里、時速可達13至15馬赫國產「法塔赫」(Fattah)新型高超音速飛彈。對此,國安會前副祕書長楊永明預言,「法塔赫」飛彈的出現,可能會改變中東地區的戰略平衡。
擔心重燃多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動盪,伊朗統治者改採新的、不那麼顯眼的策略,來懲罰不遵守配戴伊斯蘭頭巾規定的女性。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猶太人避難到巴勒斯坦的人數增加。戰後在英國推動下,1947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區和阿拉伯人區劃分為兩個獨立的國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獨立,並得到了英國、美國和蘇聯等國家的承認,但是阿拉伯國家覺得領土被割捨,堅決反對,雙方對立。
伊朗最後一位國王的兒子,或說「末代王子」禮薩•巴勒維 (Reza Pahlavi)訪問以色列,並且會見了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等高級政要,他似乎有意參與伊朗政局,這也引起了各種討論。
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應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明起訪問中國。他今天在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撰文稱,伊朗和中國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框架下長期合作,老朋友是未來合作的最好夥伴。
伊朗改革派報紙「東方報」(Shargh)今天報導,伊朗73歲異議新聞記者薩米米(Keyvan Samimi)已獲釋。薩米米因被控密謀不利國家安全於2020年12月被捕。
伊朗庫德族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之死引發的示威持續延燒,數月來德黑蘭當局態度不見軟化,目前已知拘留逾1萬8千人、至少488名抗議者遭安全部隊打死。伊朗媒體17日報導,當局以「發布虛假扭曲內容並煽動混亂」為由,逮捕38歲影后塔蘭妮阿莉多絲蒂(Taraneh Alidoosti)。
伊朗「米珊報」(Mizan)報導,伊朗今天公開對一名被判殺害兩名安全部隊成員有罪的男子執行絞刑,這是這個伊斯蘭共和國不到一週內第2場與反政府抗議有關的處決。
伊朗週四表示,剛剛處決了一名曾經參與反頭巾運動抗爭者。不過定罪的理由是公然襲警,此人拿砍刀殺傷了一名安全部隊成員。這是德黑蘭首次把反頭巾抗爭參與者給判死刑,許多人擔心是秋後算帳。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妹妹今天在兒子發布的信件中抨擊哈米尼「專制」,也表態支持因庫德族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
「時代雜誌」今天宣布,伊朗女性獲選為「年度英雄」。在22歲庫德族女子艾米尼因違反服裝規定被捕並喪命後,伊朗各地爆發女性主導的抗議風潮,掀起爭取自由的「頭巾革命」。
伊朗原子能機構表示,伊朗已開始在西南部胡齊斯坦省(Khuzestan)建造一座新的核能發電廠,預計需7年時間。
聯合國表示伊朗當局鎮壓反政府抗議民眾已造成300多人喪生,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今天卻稱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是權利和自由的保障者,為執政體系辯護。
伊朗「反頭巾抗議」已持續3個月,持續有伊朗的知名人物出面支持與聲援,現在伊朗宗教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Ayatollah Ali Khamenei) 的侄女莫拉哈尼(Farideh Moradkhani)也支持人們持續抗爭,繼續向政府施壓,不再與德黑蘭政府合作。
伊朗今天舉行紀念1979年攻占美國大使館43週年的集會,但呼籲政府下台的示威仍遍地開花,自當年占領事件後掌權的政府至今平息不了庫德族女子艾米尼之死掀起的抗議浪潮。
22歲庫德族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被伊朗道德警察毆打致死,引爆伊朗革命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至今已超過40天,雖然伊朗政府派出安全部隊鎮壓,但是抗議規模仍然愈來愈大,依然沒有消退的跡象。
伊朗庫德族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遭「道德警察」羈押後喪命,隨之而來的抗議潮邁入第5周。首都德黑蘭北部據報關押數百名抗議人士的伊文監獄(Evin Prison)15日晚間爆發大火和衝突,司法部門16日證實,這起事件導致4名囚犯死亡、61人受傷。美國總統拜登受訪時聲援抗議者,稱伊朗人民走上街頭的勇氣讓他很驚訝,並呼籲德黑蘭當局「停止對公民的暴行」。
艾米尼之死使伊朗累積已久的民怨炸鍋,引發連日抗議。示威死亡人數攀升後,政府封鎖若干社群媒體遏止串連,更派安全部隊鎮壓。海外伊朗人紛紛發聲籲關注,竭力於推特轉發「為伊朗人發聲」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