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伊朗制裁的搜尋結果,共1,339筆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6日宣佈,對與伊朗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位於伊朗、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的7名個人和6家實體組成的網路進行制裁。這7個人中有5名中國人和包括伊朗駐北京的武官在內的2名伊朗人。
紐約時報調查報導,多艘俄羅斯油輪近幾個月以精密技術干擾定位訊號,暗地向中國輸送原油,疑似違反西方國家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油品價格上限制裁俄羅斯的規定。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遭伊朗「見證者」無人機鎖定並徹夜攻擊後,一名烏國政府高層官員警告伊朗將會招致「後果」。
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昨天訪問印尼,在西方持續制裁伊朗下,印尼與伊朗兩國在貿易和醫療等,共達成10項合作協議。印尼媒體分析,這凸顯出雙方面對地緣政治變化,皆採取務實態度。
自去年年中,伊朗食品通膨已達50%以上,是全球通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加國際制裁使經濟困境雪上加霜。內憂外患下,伊朗人在社群平台Telegram出售自己的器官,包括眼角膜、內臟,甚至是一顆睪丸也有人賣,大多都自稱因為財務困難、欠債,不得已而為之。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16日宣佈了一系列刑事案件,這些案件追蹤敏感技術的非法流動,其中包括蘋果(Apple)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軟件代碼和用於導彈的材料。這些技術訊息被發現流向了中國大陸、俄羅斯、和伊朗等外國對手。
看到7大工業國集團(G7)對全球經濟發出「不確定性加劇」的警告,及準備發表抵制中國大陸的「經濟脅迫」,讓人有「作賊的喊抓賊」之感。
美國中東外交再遭重創!5月9日沙烏地阿拉伯與敘利亞宣布恢復外交關係,重開大使館及領事館。這個宣布等於是打了美國一記左勾拳。兩個月前伊朗與沙烏地在中國的撮合之下宣布恢復外交關係,這是對美國的一記右勾拳。
美國海軍表示,伊朗部隊今天清晨在荷莫茲海峽扣押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油輪,這是不到一週內第2起類似事件。
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訪問敘利亞,並於本週三(3)抵達了大馬士革,將預計將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將與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會晤,德黑蘭將其形容為在區域事務上的「戰略勝利」的象徵,總統的副手表示,這也代表了美國在該地區政策的失敗,這也是伊朗總統13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
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16日警告,美國對於俄羅斯等國實施的經濟制裁,恐怕對於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帶來風險,因為這些遭制裁國家正積極尋求替代美元的貨幣。她並指出,若美國債務違約,將令經濟衰退及引發債務評級下調,削弱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其他國家政府將對美國的償付能力失去信心。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16日警告,美國對於俄羅斯等國實施的經濟制裁,恐怕對於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帶來風險,因為這些遭制裁國家正積極尋求替代美元的貨幣。
美國在二戰之後一直是全球最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大國,這使得美元成為了國際間無可挑戰的主要儲備貨幣與交易貨幣。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6日見證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簽署聯合聲明、恢復外交關係後,分別與沙伊外長個別會見,秦剛表示期待伊朗早日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沙烏地已是該組織的對話夥伴),改善與鄰國關係。也支持沙烏地盡早加入金磚組織,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大陸外交部網站7日消息,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6日在北京會見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期待伊方早日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支持伊朗改善與鄰國關係。
根據美國掌握的最新情資,俄羅斯再度打算和北韓進行糧食和武器交換。北韓正面臨金正恩執政11年以來最嚴重的糧食問題;而俄羅斯面對國際制裁也在積極尋找出路。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今天告訴國會,若伊朗選擇要製造核彈,僅需幾個月時間就能做出。
石破天驚。3月10日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發表三國共同聲明:「北京對談」促成了沙伊兩國恢復邦交。
伊朗外交部長艾密拉多拉安今天告訴國營電視台,伊朗和美國已經達成交換囚犯協議,不過華府否認德黑蘭方面這項「不正確的」說法。
美日荷分進合擊圍堵中俄伊朗高科技串聯。美國美東時間9日公布經濟制裁中國5家企業及1個人,疑向伊朗提供製造被用來攻擊油輪並出口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無人機零組件。日本則將半導體、蓄電池等9領域核心行業增列為外國投資時須篩選清單。荷蘭則是在宣布禁止晶片輸中後,對中方不滿荷方一事,表示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