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伊朗難民的搜尋結果,共56筆
過去幾個月來,北歐持續發生焚古蘭經抗爭,有一些是中東難民的思想解放運動,有一些是白人抗議中東難民過多。現在一位頗有地位的穆斯林企業家,採用「送巧克力」的方式沖淡抗議的氣氛,他表示,此舉也有助於中東難民融入北歐社會。
阿薩德總統出席的星期五(19)阿盟會議代表著重要的象徵意義,《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分析,敘利亞重返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反映出中東地區國家對阿薩德政府的看法發生了重要轉變,而這與西方的觀點不一致。分析師認為,這是阿薩德政府的一個重大勝利。
塔利班接管阿富汗掀起難民潮,希臘有了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的前車之鑑,已在與土耳其的邊境建造一堵40公里的圍牆,防止難民湧入。
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有大量阿富汗民眾逃離家園,成為困擾中亞與歐洲的難民,加劇全球國際難民問題,聯合國因此呼籲希望阿富周邊國家接收這多達350萬的難民。北京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日前在社群網站微博發文建議,中國正走向老齡化,需要年輕的人口,應考慮接收阿富汗難民。不過文章隨即遭到網民炮轟,楊帆雖將文章撤下,網上依舊熱烈議論阿富汗難民問題。
阿富汗局勢動盪,為防歐洲再次出現2015年的難民潮,法國總統馬克洪29日表示,法國、英國30日將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提案,建議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成立由聯合國管理的安全區,協助及保護希望離開阿富汗的人。
聯合國難民署27日發布報告指出,阿富汗局勢惡化,可能造成超過100萬人出逃,呼籲所有鄰國維持邊境開放,讓他們尋求庇護。歐盟內政事務專員約翰松女士針對阿富汗局勢表示,希望歐盟國家接收約3萬名難民。
阿富汗長年衝突、政局極不穩定,早有220萬難民暫避鄰國、350萬人流離國內,近期武裝組織塔利班(Taliban)時隔20年重掌大權後,又多了成千上萬人倉皇逃離家園。
希臘已經在與土耳其的邊界上建立40公里長的隔離牆,並建立了新的監視系統,以防止在塔利班(Taliban)接掌阿富汗之後,可能有大量難民試圖湧進歐盟。
前伊朗跆拳女將「海嘯」阿里薩德(Kimia Alizadeh)在東奧25日取得重要一勝,也是她人生難忘的一勝。阿里薩德去年1月出奔,宣布自己不再是伊朗國民,她表示「我是伊朗數百萬受壓迫婦女中的一員。」她此次在女子57公斤級對上伊朗女將Nahid Kiyani Chandeh,成功以18-9搶下勝利。
阿富汗政府軍與塔里班衝突持續,為各鄰國帶來安全隱患。與阿國接壤的巴基斯坦警告,境內恐怖活動、以及針對執法人員的攻擊事件有升高趨勢,直指恐與阿國混亂局勢脫不了關係。而在鄰國憂慮之際,阿富汗駐巴國大使的千金,16日在首都伊斯蘭馬巴德遭綁架,並被毆打和粗暴虐待。
白俄羅斯獨裁總統盧卡申科2日在慶祝脫離蘇聯獨立30周年的活動上宣布,已完全封鎖南邊與烏克蘭的邊境,因為據稱情報顯示,大量武器正從烏克蘭走私入境。此舉恐繼續加深白俄與西方國家陣營的裂痕。
10月23日在美國的調停下,以色列與蘇丹簽了和平協議,決定雙方關係正常化。這是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以色列建交後,川普中東外交攻下的第三城。過去許多依賴中東石油的美國盟友擔心,頁岩油的開採技術突破後,世界能源地圖重畫,美國對中東的依賴日減,會不會因此逐漸撤出中東,丟下美國盟友獨自面對複雜的中東情勢? 現在看來應該不會,因為川普對中東的外交似乎興趣正濃。
川普該怎麼打與北京和德黑蘭的兩場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建議川普,應該和大陸達成轉型性協議而和伊朗達成交易性協議.
出國時一定要隨時注意自己的重要物品,否則弄丟護照可就麻煩大了!1988年,一名男子就是因為遺失了自己的難民護照,從此被困在法國機場整整18年,直到2006年時生病必須住院,才結束了這漫長的「露宿機場」,而後他也將這神奇的經歷寫成自傳,促成了電影《航站情緣》(The Terminal)的誕生與拍攝。
自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發動制裁後,美伊兩國的敵意螺旋持續攀升,直至今年5月中東局勢益發緊張詭譎。
敍利亞內戰踏入尾聲、美國與俄羅斯向地中海增兵之際,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29日揚言,以軍將繼續採取行動,阻止伊朗在敍利亞部署軍隊的野心。與此同時,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到訪土耳其,與總統埃爾多安會談,討論敍利亞局勢。
澳洲《雪梨晨鋒報》日前報導稱,台澳去年9月祕密簽署諒解備忘錄,澳洲政府可把安置在諾魯共和國,且有緊急醫療需要的難民,送到台灣接受治療。外交部昨強調,難民來台交通及在台醫療費用,皆由澳洲政府支付,台灣已提供10餘名重(急)症病患完善有效的醫療照護。
澳洲《雪梨晨鋒報》日前報導稱,台澳去年9月秘密簽署諒解備忘錄,讓澳洲政府可把安置在諾魯共和國,且有緊急醫療需要的難民,送到台灣接受治療。事實上,英媒《衛報》上月曾曝光一名伊朗籍母子在台就醫完成後,遭澳邊境部隊強制出境,外交部當時還為此澄清,並且外交部長吳釗燮早已在立法院證實有此備忘錄。
英國《衛報》報導稱,一對伊朗籍母子難民在我國台安醫院接受治療時,被澳洲邊境部隊來台強押出境事,外交部今表示,經本部向相關各方查證瞭解,當事人於離境前已完成在台完整療程,相關媒體指稱情節並非事實,有違媒體應善盡查證之專業與社會責任,外交部特此嚴正澄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