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伺服器處理器的搜尋結果,共179筆
由於DRAM供需失衡,使得記憶體廠進行減產,並調整產品結構,擴大DRAM在伺服器應用的占比;INTEL新平台也可望加速DDR5的滲透率。INTEL新平台及伺服器帶動需求下,記憶體可望於今年下半年達到供需平衡,並於2024年回到漲價循環,台廠可望受惠。法人點名台廠記憶體三雄華邦電(2344)、旺宏(2337)、南亞科(2408),以及記憶體模組廠創見(2451)、威剛(3260)、十銓(4967),對於記憶體產業抱持正向看法。
為因應5G、AI等應用所帶來的龐大資料量,使得伺服器晶片的效能、耗電功率不斷上升,散熱產業的最新秘密武器「液冷技術」將成市場新寵兒。
台股今年首季表現亮眼,上市指數與上櫃指數分別上漲12%與18%,位居全球前段班,僅次於費半27%、那斯達克15%、義大利14%、希臘13%、法國13%等股市,這些表現亮眼的市場主要反映兩大主軸,其一為Nvidia所引領的AI熱潮帶動全球科技巨擘紛紛大漲,台股則從矽智財開始大漲並延伸至下游伺服器代工大廠,連帶擴及散熱、網通板、光通訊、資訊安全軟體等族群跟進補漲。
處理器龍頭大廠英特爾(Intel)召開法說會,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個人電腦市場愈來愈穩定,庫存調整如預期進行,顯示市場可能正在觸底,然而雲端及企業支出狀態仍然疲軟,伺服器及網路市場尚未落底。基辛格預期,下半年復甦指日可待,今年個人電腦出貨量預估2.7億台,未來可回升到每年3億台水準。
市場傳出矽智財(IP)架構大廠安謀(Arm)將打造自有晶片,展示技術實力,甚至未來可能威脅到高通(Qualcomm)或聯發科(2454)等市占率。不過,IC設計業者認為,不論從PC/伺服器、智慧手機、車用等市場來看,既有廠商都已經卡位超過十年,難以取代現有地位,因此Arm就算自製晶片,出海口恐怕將相當狹窄。
Intel營運成績不佳,公司決定出售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事業部(Data Center Solutions Group)予神達投控,7月換手經營,總交易金額未對外透露。神達表示,此次業務移轉不會大幅提高資本支出,並可接手Intel既有客戶,旗下伺服器品牌泰安,亦建構完整的銷售管道、售後服務/保固的經驗,預期此次業務轉移對營運是正向助力。
受傳統淡季影響,尤其市場仍在去化庫存階段,南電(8046)首季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法人表示,終端需求疲弱,預期IC載板不論ABF或BT都將呈現疲弱,但也看好上半年有望落底,下半年南電營運隨需求復甦而回溫可期。
處理器龍頭大廠英特爾(Intel)美西時間29日於投資人網路會議中揭露Xeon伺服器處理器技術藍圖,代號為Emerald Rapids的第五代Xeon處理器將在今年第四季交貨,首款搭載效率核心(E-Core)的Sierra Forest處理器會在明年上半年推出,展現自競爭對手超微(AMD)手中奪回市占率的強大企圖心。
英特爾揭曉未來產品藍圖,激勵股價29日大漲7.61%,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以31.52美元作收,新唐(4919)、鈺創(5351)等台廠概念股30日攜手歡慶,漲勢強於大盤。
2023智慧城市展今(28)日揭幕,電子代工大廠和碩(4938)將展示最新的5G核心技術與應用及3款新世代伺服器。展示主題為結合5G通訊技術、邊緣運算、AI、衛星通訊等關鍵技術,提供涵蓋數位韌性及智慧製造2大領域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日前在線上會議中重申,英特爾3奈米處理器將會如期在2024年上市銷售,打破近期有關3奈米延後不實傳言。基辛格強調,英特爾的3奈米Intel 3製程進度符合預期,而包括Granite Rapids、Sierra Forest、Arrow Lake等處理器中的繪圖晶片塊(GPU Tile),將會採用台積電3奈米生產。
根據外電報導,網路大廠Google打造Arm架構資料中心處理器已有進展,預期2024年下半年交由台積電代工,2025年開始導入伺服器使用。Google希望強化與對手亞馬遜AWS雲端平台的競爭,同時透過自行開發Arm架構處理器,降低資料中心營運成本。
AI科技浪潮因ChatGPT點燃,且車聯網、物聯網、元宇宙等新興應用日增,加上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智慧城市、智慧電網/充電樁與儲能系統等基礎建設,成為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建置新推手,亦引爆高速傳輸及巨量資料運算儲存龐大商機,儘管新一代伺服器處理器及GPU運算能力大幅提升,熱耗卻不減反增,加上全球積極落實ESG節能減碳,如何解決雲端伺服器/資料中心熱耗成為當務之急。
處理器龍頭大廠英特爾11日正式推出研發代號為Sapphire Rapids的第4代Intel Xeon可擴充伺服器處理器,同時發表代號為Sapphire Rapids HBM的Intel Xeon處理器Max系列、代號為Ponte Vecchio的資料中心繪圖處理器Max系列。英特爾表示,新晶片將顯著提升客戶資料中心的效能、效率、安全性,並為人工智慧(AI)、雲端、網路和邊緣、及全球最強大的超級電腦提供各項新功能。
2023年市場面臨景氣衰退疑慮,市場多空看法分歧,尤其電子業去庫存進度也引發擔憂,惟中長線仍有部分成長趨勢無虞的電子族群,可望成為資金關注焦點,光寶科(2301)、智邦(2345)2023年營運持續看旺,股價5日穩定上攻。
進入年底財報空窗期後,作夢行情啟動,「有夢最美」的題材股成為盤面焦點,在AMD與英特爾的兩大伺服器平台將陸續推出新處理器後,新唐(4919)、鈺創(5351)等供應鏈股接掌多頭大旗,在大盤量縮震盪過程逆流而上。
包括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AWS等雲端服務大廠將擴大明年資本支出以提升算力,推動開放運算計畫(OCP)新一代Yosemite v3架構伺服器出貨暢旺,隨著伺服器內建橋接晶片規格由德州儀器微控制器(MCU)升級為Mini BMC,信驊(5274)Mini BMC已成功打進雲端服務大廠供應鏈並自11月開始貢獻營收,並將為明年成長增添新動能。
隸屬神達集團,神雲科技旗下伺服器通路領導品牌TYAN(泰安),於美國達拉斯哈奇森會議中心所舉辦的2022年超級電腦展會(Supercomputing 2022)展示專為下一代資料中心伺服器所追求的運算性能及能源使用效率打造,基於AMD EPYC 9004系列處理器架構設計的最新款HPC、雲端及儲存伺服器平台。
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廠信驊公告第三季稅後純益5.9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EPS 15.83元,創下季度獲利歷史新高,公司宣布為了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將自預計自11月8日起自集中市場買回60張庫藏股。
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廠信驊(5274)董事長林鴻明2日出席英商安謀(Arm)舉辦的Arm Tech Symposia科技論壇時表示,第四季隨著Mini BMC(BIC)正式放量出貨,季度營收可望優於第三季,並達到原先展望目標,明年隨著英特爾及超微的新伺服器平台問世,加上信驊新一代BMC晶片單價可提升20%,整體營運展望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