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低生育率的搜尋結果,共73筆
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是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有1.05億人。但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今天以中國的一胎化政策為例,呼籲採取措施來減緩國內生育率。
南韓少子化問題嚴峻,生育率低迷到連外國學者都驚呼不敢相信!南韓電視台一部紀錄片的預告中,一名美國女教授聽到南韓生育率為0.78的事實後,竟雙手緊抓著頭髮,一臉無法置信地說,「韓國真的完蛋了,哇!」
韓國就歷史文化而言相當排外,不願接收更多外來移民。但當地民眾生育率超低,加上社會老齡化又過快,逼得首爾政府也不得不開始引進外勞,來解決社會問題。
為解決日益嚴峻的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決定今年下半年示範性引進100餘名菲律賓等國的外籍保姆,幫韓國人帶小孩。
為滿足育兒需求,副總統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曾力推「準公共化幼園」,把私立幼兒園納入補助範圍內,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今天再次批評,準公共化幼兒園其實是假公共,欺騙人民也犠牲教保人員及幼兒權益,準公幼真面目為營利登記的私幼,偽稱「準公共」,無法改變營利本質,應廢除準公幼,將預算用於改善公幼服務間及人力編制,普設免抽籤的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伯玉17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1949年,日本在戰後嬰兒潮中創下了269萬新出生人口的紀錄,2022年的這一數字已經跌破80萬,還不足1949年的1/3。這不僅是自1899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第一次,而且比預測的提前了11年。日本有學者認為,未來十年是日本提升人口生育率的最後機會。日本能抓住「最後機會」緩解人口減少趨勢嗎?
第三屆中國人口與發展論壇11日在北京舉行。調查顯示,當前大陸正經歷人口與家庭的雙重變遷,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趨勢明顯。其中女性終身無孩率快速上升,從2015年的6.1%上升到2020年接近10%,且做為目前生育主要年齡段的「90後」與「00後」,統計2021年的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僅為1.54個和1.48個。
低生育率、人口低增長或負增長以及人口老齡化,不僅是中國大陸也是全球在21世紀將要面對的嚴峻挑戰。根據各國的經驗,除了祭出各種優惠措施鼓勵生育外,吸納移民、提高老年人和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加快產業升級和技術發展,都是各國嘗試努力的方向。
大陸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驚見總人口出現近61年首次負成長。統計到2022年底為14億1175萬人,較上年底減少85萬人。大陸官媒指出,出生人口下降的三大因素,分別是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婚育觀念改變、年輕人生育顧慮加大。專家強調,人口負增長確實是標誌性事件,但「與預料的差不多」,不必過於憂慮。
大陸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2年末全大陸人口為14億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陸媒指出,這是1950年以來,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千萬,且人口出生率連續3年跌破1%。大陸官媒指出,出生人口下降存在三大因素,分別是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婚育觀念改變、年輕人生育顧慮加大。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17日)舉行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通報,2022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為14億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出生人口為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
大陸官方預定於17日公佈2022年中國人口狀況,按照人口和經濟學界的專家的預測,由於長期低生育率,中國2022年可能就會進入人口負成長的時代。
居住正義、低生育率是台灣正面臨的大問題,尋求連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新北市為了減輕年輕朋友的負擔,到年底預計可以完成120家公托,佔全台收托量的一半,且還會持續擴大量能,成為所有爸媽的後盾。
2022九合一縣市長選舉正式起跑,不少候選人鎖定國內由來已久的少子女化問題、陸續祭出生育獎勵、生育津貼、托兒補助等,加碼再加碼,眾多選項讓人看得眼花撩亂。針對台灣少子女化問題嚴重,已有專家提出警告:台灣生育率目前已是全球最低、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如果整體育兒環境依舊不求改善,少子女化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看來已不是區區提出政見口號,可以解決的國安大問題!
為挽救低生育率,政府2018年起推動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但總生育率較10年前,從1.40人下降至0.98人,不升反降。審計部報告指出,政府投入高額預算應對少子女對策,未把未婚年齡延後、高工時、高房價等問題納入對策,方向錯誤,導致年輕人都快養不活自己,根本不敢結婚,更不敢生小孩。
2022年底九合一大選倒數4個月,台南市長選戰升溫,不僅藍綠陣營由國民黨謝龍介挑戰尋求連任的黃偉哲,4年前以無黨籍參選台南市長的前台聯立委許忠信,14日也將宣布捲土重來;至於「虧雞福來爹」伍彩集團創辦人林義豐雖未鬆口,但本月16日將舉辦電音趴,亦被外界解讀為參選起手式。
2021年大陸結婚新人對數與人口自然增加率雙雙降低,僅763.6萬對新人登記結婚,跌破800萬大關,人口自然增長率千分之0.34,只增加48萬人。預估今年達到峰值,明年將開始減少,除非找出有效對策,否則大陸將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將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2021年大陸結婚新人對數與人口自然增加率雙雙降低,僅763.6萬對新人登記結婚,跌破800萬大關,人口自然增長率千分之0.34,只增加48萬人。預估今年達到峰值,明年將開始減少,除非找出有效對策,否則大陸將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將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20日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例行記者會,針對中國出生人口降低,是不是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提問時指出,歐洲最早經歷生育率從高水準降到低水準,但和預期不同,生育率降到低水準後並沒有穩定在千分之2.1的更替水準,而是繼續下降,當生育率降到千分之1.5,甚至更低時,歐洲學者也提出來「低生育率陷阱」這樣一個概念。對於中國來講,能不能借鑒其他國家經驗,要先看他們怎麼做。可以發現,推進性別平等、平衡工作家庭衝突以及促進家庭發展的這些政策,對於生育水準的提升都有所助益。
今天(1月17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發佈最新的人口數據,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中國人口年自然增長率逼近零增長時代。澎湃新聞引述大陸人口專家分析,這比原本的預期提前了5年左右,並總結出中國出生人口快速下降的原因為四大效應疊加,包括: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效應、育齡婦女規模下降效應、生育主體代際更替效應、新冠疫情下的延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