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低迷的黃藍燈的搜尋結果,共171筆
台股蓄勢挑戰萬七,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昨日示警,表示景氣最壞時間雖然已經過了,但還在收縮盤整階段,台灣出口一直不理想,這種經濟表現撐不起台股,找不到再往上的理由,再上也只是逃命波,預期台股高點已到,投資人應見好就收。
天氣逐漸變熱後,氣象局常發布高溫警示燈號,同時連帶用電量也以燈號顯示,但水情燈號又以另外的標準影響供水。各式燈號充斥在生活當中,但標準卻是各部會、各單位自行訂定,隨各種標準持續增加,反而讓民眾看得「霧煞煞」,失去了參考性。
製造業景氣受制於全球需求動能,去年下半年來持續疲軟,台灣經濟研究院3日公布的3月台經院製造業景氣概況,在整體景氣信號值偏低到衰退態勢中,運輸大類項下的汽車及其零件行業,3月景氣即使沒有2月份的熱絡,3月產業景氣燈號仍出現代表持平的綠燈,領先各類別產業展現谷底翻身的動能。
永豐金(2890)今(28)日召開法說會,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預期,央行2023年不會再升息,台灣景氣將呈現「通膨漸漸落、景氣步步高」態勢。目前台股位處相對高點,預期仍會持續動盪一陣子,但低點應不會低於14900點,高點則上看16500~17000點。
台灣經濟研究院3日公布112年1月台經院製造業景氣預判,受到歐美日製造業PMI表現持續疲軟,國際經濟前景處於低迷狀態,國內製造業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看壞比例偏高,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月減少0.15分至9.64分,創2020年2月以來新低。燈號續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為111年11月以來的第3顆藍燈。
台經院公布去年12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9.48分、創2020年2月以來新低,較11月9.72分減少0.24分,燈號連續二個月亮維持衰退的藍燈。
台經院昨日發布去年12月的製造業景氣概況,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月減0.24分,降至9.48分,為2020年2月以來新低,連續2個月亮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其中電子零組件業更從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轉為藍燈。
(台經院2022年12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二月維持衰退藍燈。圖/台經院提供) 台經院公布2022年12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2022年11月的9.72分,減少0.24分,至12月的9.48分,燈號連續二個月維持衰退的藍燈表現,信號值為2020年2月以來新低。台經院分析,受到高通膨、政策緊縮與金融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景氣轉趨疲弱,終端需求依舊不振,產業鏈去化庫存調整持續,使得我國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等經濟數據續呈負成長,衝擊需求面及售價面指標表現。國內股市受到美國聯準會升息及日本央行調升公債殖利率等影響,走勢出現震盪下滑,然大陸12月大幅鬆綁防疫管制,有助於其經濟緩步復甦,製造業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看好比重增加,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以2022年12月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觀察,有3個項目分數增加、2項減少,經試算模型加權後,信號值減少0.24分。其中,經營環境面增加0.15分最多,成本面及原物料投入面分數微幅增加0.05分及0.03分,需求面及售價面分數則分別減少0.24分及0.23分,燈號座落於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從2022年12月不同產業燈號的消長觀察,呈現景氣衰退的藍燈比重由2022年11月的59.04%,上升至12月的73.63%,低迷的黃藍燈由39.80%減少至24.05%,持平的綠燈由1.16%增加至2.32%,而12月無代表揚升的黃紅燈與繁榮的紅燈。就細部產業來看,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雖然積體電路因車用、高效能運算等晶片接單仍殷,然消費性電子產品景氣疲軟,加上客戶庫存調整,外銷訂單出現連續2個月雙位數衰退,出口及生產指數亦呈負成長,影響需求面及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12月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轉為衰退的藍燈。在機械設備業方面,雖然先進製程半導體設備在大廠擴廠下續呈增產,但整體來看,全球景氣疲弱及大陸經濟放緩,導致廠商設備投資意願轉為保守觀望,衝擊需求、經營環境及原物料投入等指標表現,12月產業景氣燈號出現連續第2個月維持代表低迷的黃藍燈。整體來看,俄烏戰爭持續,全球通膨壓力尚未緩和,主要經濟體的緊縮政策已制約終端消費需求,打擊各國經濟成長,大陸12月初的防疫大解封,雖然解除所有管制措施,但確診人數遽增,反而造成缺工、減產問題產生,衝擊經濟活動,12月的年終節慶消費出現旺季不旺情形,各國製造業景氣表現相對疲軟也波及我國製造業表現,因此,台經院製造業景氣信號值12月降至9.48分,出現2022年連續第2個代表衰退的藍燈,也是2020年2月以來新低。展望未來,台經院分析,目前主要的國際預測機構對2023年全球經濟表現大多預測減速,甚至歐美國家會因抑制通膨而出現經濟衰退的情形,另一方面,大陸自12月初陸續解除防疫封控,雖有助於其經濟反彈,然初期確診人數遽增,疫情惡化的陣痛期是否能快速通過達到全民免疫?尤其產銷活動回復期要面對俄烏戰爭膠著,能源等價格居高的輸入型通膨壓力、中美科技戰升溫風險潛存等問題,2023年大陸經濟能如預測機構認為表現優於2022年?從整體來看,在比較基期偏高之下,加上全球貿易成長速度放緩,對以外銷為導向的製造業來說,所承受的壓力將比以往高出許多,因此,這些變因將牽動台灣製造業表現,仍須觀察其變化。
國發會昨公布2022年12月景氣燈號,連續亮出第二顆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維持12分;由於領先、同時指標續呈下跌,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坦言,經濟仍處在下行風險中,藍燈代表景氣低迷,經濟疲弱,預估下半年出口改善後,才有觸底反轉機會,仍須密切關注後續景氣變化。
美國1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4.7%,較10月的5%放緩。12月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未來1年通膨預期下滑至4.4%,創一年半新低。預期2023年通膨下滑仍是大趨勢。值此2022歲末年終之際,國泰投信觀察,根據Bloomberg統計調查,各分析師普遍認為明年經濟增長將呈現「Nike型」先下後上的走勢,上半年第一季到第二季間,有出現短暫衰退的可能,這意味全球市場不排除有可能因經濟陷入衰退而陷入震盪,故資產配置上,短期、中期建議「債優於股」為宜,尤其隨明年通膨有感下滑,上半年有可能停止升息,一旦如此,債券底部就已確立,甚至有機會迎來債市榮景。
台經院昨公布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信號值微增0.17分、為10.97分,仍連續亮出第8顆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警示,通膨、升息打擊全球終端市場,我國出口、接單皆下滑,再加上近日大陸動態清零,封控影響我國以大陸為生產基地的製造業,在多項不利條件下,邱達生預估,年底前製造業景氣信號值恐跌破10.5分,景氣燈號變燈呈「衰退」的藍燈。
台灣經濟研究院11月30日公布10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及燈號,景氣燈號持續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是今年來的第八顆,但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較9月增加0.17分至10.97分,為今年5月以來首度回升,製造業景氣出現探底盤旋的跡象。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公布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由於連續3個月下滑,指數降至60點,創金融海嘯(2009年10月)以來新低,6項分項指標全面下滑;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警示,「消費信心還沒落底」,而中經院公布的PMI指數7月以後呈現緊縮、新增訂單顯著下滑,9月出口表現開始衰退,當企業營收受到衝擊,受僱員工就遭殃,不僅人事凍結、無薪假增加,甚至引發「裁員」風暴。
台灣綜合研究院22日公布10月電力景氣指數EPI,10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17%,製造業、服務業用電量也連續第二個月同步衰減,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呈現下行低迷的黃藍燈,為8月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亮出黃藍燈。
台灣綜合研究院22日公布10月份EPI電力景氣指數,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呈現下行低迷的黃藍燈,為8月以來連續第3個月的黃藍燈。
台經院發布9月製造業景氣信號,由8月的11.15分減少0.62分至9月的10.53分,創逾二年新低,燈號已連七個月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且愈來愈貼近代表衰退的藍燈10.5分,前次亮藍燈為2020年7月。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4.1%,較8月預測值,減少0.61個百分點,對此,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認為,第3季經濟成長率概估下修幅度小,也許第4季會下修一點,但我國內需表現不錯,全年經濟成長會比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的3.3%高。
受通膨、升息以及俄烏戰爭膠著影響,台經院今公布9月製造業景氣燈號,製造業景氣信號值8月的11.15分,減少0.62分至10.53分,燈號連續亮出第7顆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由於分數逼近10.5分,顯示景氣瀕臨「衰退」邊緣的定義。
經濟緊縮、半導體砍單,第3季「旺季不旺」!台綜院昨公布9月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69%,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由持平的綠燈轉向低迷的「黃藍燈」。
產業動能放緩,用電大戶製造業的用電成長再度衰退,21日公布的9月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由上月持平的綠燈,轉向低迷的黃藍燈,為今年來第一次出現的黃藍燈。從1月起連續三個月高掛景氣過熱的紅燈,到5月轉向持平綠燈連續四個月,9月再下一階至黃藍燈,顯示產業景氣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