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住宿餐飲業的搜尋結果,共309筆
澎湃新聞14日報導,浙江省杭州市服務業受疫情影響,去年住宿餐飲業下降2.7%,為刺激消費,「杭州發布」13日公告,杭州市城管局進一步放寬審批條件,在52個智慧商圈、商業特色街、夜間經濟聚集示範區等加大對商業外擺(路邊攤)、戶外文化商業活動(戶外促銷)等支持力度。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民進黨立委范雲與勞團召開記者會,點出當前職場女性「低薪、照顧、升遷」的3大困境與8大解方;范雲主張,解決女性的就業困境,要由政府帶頭做起;婦女團體也提出呼籲,家庭照顧假應由7天延長到14天,且政府應建立有薪休假的公共財源。
商業發展研究院7日發布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與預測,顯示 2022年第四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持續第三季的回升,並預測到今(2023)年7月會持續上升。
2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NMI3日發布。經季節調整後的2月台灣製造業PMI,指數大幅回升11.0,至51.4,中斷連續七個月的緊縮(50以下)轉為擴張(50以上);2月台灣非製造業NMI指數50.2,亦有微升0.1,且已連續四個月擴張。2月台灣PMI、NMI呈現同步回升,是去年7月以來的首見。
產業景氣先行指標的採購經理人指數,1月台灣製造業PMI「連七跌」至40.4,連七個月呈現緊縮;1月台灣非製造業NMI也在內需旺季意外下滑到50.1,所幸還維持連續三個月擴張的好紀錄。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PMI團隊訂3月3日公布2月台灣PMI、NMI,因2月市場橫盤震盪、總經數據多呈現向下趨勢,兩項指數實際狀況有待該團隊詳細說明。
通膨吃薪!主計總處17日公布去(111)年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0.15%,是連續兩年負成長。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主因疫情與俄烏戰爭,推升物價漲幅近3%所致。此外,受景氣趨緩影響,12月製造業加班工時年減2.9小時,已是連續6個月呈現負成長。
後疫情時代,原本受創最深的內需服務業,近1年薪資風水輪流轉;因為根據主計總處去年1至11月統計顯示,美容美髮、洗衣等「其他服務業」薪資成長最強勁,平均每人經常性薪資為3萬4074元、成長幅度達6.42%,疫情受創最嚴重的住宿及餐飲業,薪資成長也有5.08%的水準,打趴過去給人高薪、薪資成長顯著的金融、不動產等產業,這兩大產業薪資成長幅度還不到1%。
疫後復甦+少子化=年後大缺工!人力銀行6日公布最新統計,目前國內有5.2萬家企業同時徵才,創下歷年新高,共釋出98.8萬個工作機會,也創下年後開工的同期新高。
主計總處18日公布去年12月失業率,受惠疫後商業活動回復,服務業部門就業回升,12月失業率降至3.52%,創下近22年最低。去年各縣市失業率皆降低,失業情勢穩定,展望元月,在春節效應下,失業率仍會持續回降。
主計總處今(18)日公布去年12月失業率,受疫後商業活動恢復,服務業部門就業人數回升,12月失業率降至3.52%,創下近22年最低,失業情勢穩定,展望元月失業率仍會繼續降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與交通部觀光局自去年10月13日起合作啟動「觀光暨週邊產業缺工專案協助計畫」,日前已經屆滿,勞動部因應缺工需求,將再續辦專案媒合服務3個月。勞動部指出,先前專案媒合中業者開立薪資普遍偏低,本次續辦將再要求業者優化薪資水平等勞動條件,否則薪資水準仍難以吸引求職人應徵。
主計總處今(11)日發布111年11月受僱員工調查指出,受全球景氣降溫,及疫後復甦影響,製造業及服務業部門人力僱用兩樣情,製造業月減2千人,服務業月增1萬人。
出口與內需各走各的路!3日發布2022年1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3.7,較11月微跌0.2個百分點,是連續第六個月呈現緊縮(50以下),且是創編以來最快的緊縮速度,也就是最低點,中國大陸解封對PMI暫時是「短空長多」,但估計會有一段時間的低迷。
主計總處28日公布下半年勞動市場職缺率,受景氣降溫影響,下半年「製造業職缺率」降至2.60%,創近七年同期最低,人力需求有放緩的現象。不過,受惠於疫情趨穩,住宿餐飲業、藝術及娛樂服務業、其他服務業(美容美髮業、按摩業)人力需求回升,職缺率皆升逾4%。
主計總處今(28)日公布下半年勞動市場職缺率,受景氣降溫影響,下半年「製造業職缺率」降至2.60%,創下近七年同期最低,人力需求有放緩的現象。
王品在第三季繳出EPS 3.77元佳績,集團董事長陳正輝為感謝員工,並履行「只要公司賺錢,一定會與夥伴共享獲利」承諾,12日晚上率副董事長李森斌和所有高管,以線上直播向台灣9,300名同仁宣布不論職級、績效,全體同仁都可領到「年終獎金」1個月、「特別獎金」0.5個月,共計1.5個月的獎金,預計發出總金額逾兩億元大紅包,這不僅是王品2012年上市後發出的最高金額,更大幅超越住宿餐飲業平均0.85個月的行情。
主計總處12日公布薪資統計指出,受物價高漲影響,今年前十個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0.13%,依舊是近六年同期首次負成長。此外,全球景氣降溫對我製造業的衝擊,已由生產面延伸至勞動面,10月製造業僱用人數、加班工時雙雙下滑。
受惠住宿餐飲業強勁反彈、服務業就業人數增加,商研院第3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略有回升,不過,領先綜合指數仍下滑;隨防疫措施鬆綁,卻受限於整體經濟的下行趨勢,商研院警示,內需為主的商業服務業並沒有足夠力量,獨自撐起經濟復甦的大局。
盤勢分析: 歲暮年終,金融市場漸有血色,這次漲勢到底是牛市的開始,還是熊市的反撲 ?筆者根據自創的「定錨原則」從資金與景氣兩的角度,推估如下: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公布,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跌1.5至43.9,已連續五個月呈現緊縮(指數低於50),且創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但五項組成指標中,已連八個月緊縮的新增訂單指數,11月緊縮速度未再惡化,反而是存貨指數跌幅最大,反映出製造業的庫存已較前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