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住院醫師工作時間的搜尋結果,共13筆
某大型醫院Y姓住院醫師2日在寢室內輕生,令親友悲痛萬分。《中國時報》接獲爆料,該醫師生前曾遭受不合理對待,除被醫院強留在院內工作,無法回老家服務,還超時工作無法補休,遇到上級言語羞辱後,醫院也消極應對,只叫她配合適應,用選科、延長評核機制綁架對方,呼籲院方勿再忽略惡劣的工作環境。針對友人的控訴,院方今也回應,已由專責單位處理調查釐清中。
為改善醫師勞動條件,今年9月1日起將私立醫院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適用對象,勞動部今天公告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84條之1(責任制)範圍,衛福部也已公告「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非輪班制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超過10小時為原則,每次勤務連同延長工時不得超過28小時,總工時以每4週320小時為上限。
討論多年的醫師納《勞基法》議題,終於將在今年9月由4680位任職於私立醫療院所的住院醫師率先適用。看似落實了蔡總統的「受僱醫師」納《勞基法》政見,但這些醫師僅占全體醫師的1成,且可能在新制上路的同時成為「責任制」的一份子,那麼原想避免過勞的政策宗旨能否落實呢?
討論多年的醫師納《勞基法》議題,終於將在今年9月由4680位任職於私立醫療院所的住院醫師率先適用。看似落實了蔡總統的「受僱醫師」納《勞基法》政見,但這些醫師僅占全體醫師的1成,且可能在新制上路的同時成為「責任制」的一份子,那麼原想避免過勞的政策宗旨能否落實呢?
勞動部公告今年9月1日國內私立醫院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與勞工享有同等保障,國內住院醫師希望政府輔導各醫院遵從法條、對住院醫師說明勞基法的益處,以免「挽救醫師過勞」的美意,屆時變成混亂的根源。
勞動部今(12)下午將公告醫療機構住院醫師自今年9月1日起納入勞基法適用對象,屆時各大醫院住院醫師將與一般勞工相同,適用勞基法工時及休假規定,並且適用勞退新制,每月提撥薪資6%,有資遣費。勞動部表示,因住院醫師工時特殊,台灣醫院協會已向勞動部提出住院醫師適用責任制申請。
《勞基法》排除主治醫師,引發醫界熱議。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1日)舉行記者會,抨擊蔡政府未保障受僱醫師的權益,政見跳票。衛福部對此表示,對於主治醫師是否納《勞基法》,仍有爭議,但各界所擔心的職業災害、退休制度等規範,已著手研擬草案,將以《醫療法》為基準,保障主治醫師的權益。
明年9月1日4000多名非軍職、公職住院醫師將納入勞基法!衛福部官員表示,原本規劃將主治醫師納入,由於主治醫師自主性高,且工作樣態多元,經多次會議討論,尚有不同意見,此次確定不納入,至於住院醫師工時,經與勞動部協商,將適用勞基法84條之一彈性工時,衛福部規劃以每周平均80小時為上限,但這部分,有待勞動部相關委員會開會討論確定,尚未訂案。
衛福部計畫2019年9月將醫師納入「勞基法」,改善醫師過勞、保障醫療品質,今(13)日進行跨部會的專案報告,整個議程的主軸圍繞在「勞動體制」與「國家醫療體系」如何調適?立委與官員沒有明顯依據因而陷入各擁立場的爭論。
衛福部日前發布醫師工時指引,將住院醫師每周工時從88小時降為80小時,連續工作時間也降為28小時,但相比勞工這依然是一個相當長的工時,勢必須要再下修,否則醫師健康無法保障,患者給過勞精神不佳的醫師看診,就診權益與健康也未能真正受保障。
衛福部日前發布「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將住院醫師每周工時從88小時降至80小時,但站在醫療現場,在醫療人員沒有增加人手的情況下,無論是醫生或護士,現況卻是「集體作假」,從北到南不少教學醫院為了讓評鑑數字好看,醫生只能在班表「打假卡」六點下班,事實上:「開完刀回家,已經深夜12點…」。
衛福部公告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明訂住院醫師每4週總工時上限320小時,每週工時從現行88小時降至80小時,今年8月上路。
時代力量擬具「要求勞動部將醫師納入勞基法之適用範圍」決議案,因民進黨團今天在立法院會中提出修正動議,行政部門應即評估、規劃即提出配套後分批公告實施,本案將交黨團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