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佔出口的搜尋結果,共120

  • 能源價高漲 韓貿易逆差472億美元創新高

    能源價高漲 韓貿易逆差472億美元創新高

     時隔14年,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南韓首次出現貿易逆差。據韓聯社1日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2022年12月及全年進出口動向》報告,2022年南韓貿易逆差為47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國際能源價格高漲,及去年對中國出口下降了4.4%。

  • 《金融》美林證:台央行還有2次升息 關注2件事

    央行公布的10月M1b與M2續呈「死亡交叉」格局,而投資人信心指標之一的證券劃撥存款10月大減1174億元,更創下2010年3月以來、歐債危機後的最大減量。而美系外資美林證券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央行至少還會有2次升息,今年12月的理監事會和明年3月理監事會都將再宣布各升息半碼。而外資也點出,明年2月央行總裁楊金龍任期屆滿,未來是會續任?還是會有新的人事異動,這都將牽動未來央行的雙率政策。此外,美林證也點出,明年台灣出口恐有下行風險,留意晶片出口限制,GDP下修到2%。

  • 中澳關係緊張下 陸今年進口澳洲小麥佔總量63%創新高

    中澳關係緊張下 陸今年進口澳洲小麥佔總量63%創新高

    儘管近年大陸和澳洲的關係惡化,但從澳洲進口的小麥今年卻創新高。根據彭博近日報導,測算今年前10個月澳洲所出口小麥,佔大陸小麥總進口量的63%,遠高於2021年全年28%與2020年的15%。

  • 黑海穀物出口協議延長恐有變數

     黑海穀物出口協議將於11月19日到期,俄羅斯與聯合國官員預計未來幾天展開協商,以決定是否延長協議日期或增加開放港口。但是莫斯科當局針對此事設下條件,能否順利延長協議仍有變數。

  • 新北YouBike將破2億人次 抽獎送好禮

    新北YouBike將破2億人次 抽獎送好禮

     疫情紓緩,新北市YouBike騎乘人次逐漸恢復以往水準,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表示,新北市估計下周前,騎乘人次突破2億人次,市府也準備許多好禮,邀請民眾一起騎自行車愛地球,他也宣示,新北市公共自行車將在2025年前全面升級成2.0,提供民眾更好騎乘體驗。

  • 對陸半導體出口依賴 韓國報告:風險激增

    對陸半導體出口依賴 韓國報告:風險激增

    韓國昨(21)日發布的一個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韓國半導體產品對中國的出口依賴暴增近13倍,從2000年佔總體對中出口的3.2%,暴增到去年的39.7%。報告說,首爾當局需要採取行動解決相關風險。

  • 陸7月出口年增18% 再超預期

    陸7月出口年增18% 再超預期

     受惠於機電產品出口增加,大陸7月外貿交出亮眼成績單。大陸海關總署7日公布,以美元計價的7月出口總值3,329.6億美元,年增達18%,不僅高於市場預期,更創下今年以來單月新高。惟7月進口年增僅2.3%,專家分析內需仍不樂觀,恐影響下半年經濟復甦動能。

  • 上海進出口佔全中國比例 從年初28.4%降至16.3%

    上海進出口佔全中國比例 從年初28.4%降至16.3%

    據上觀新聞報導,受此輪上海疫情影響,4月份,上海口岸進出口總值在全國的佔比從年初的28.4%降至16.3%。但4月下旬以來,上海口岸外貿逐漸企穩。上海海關關長高融昆透露,5月迄今,上海海關已審核通過0.9萬份出口原產地簽證申請,貨值超過7億美元,環比4月同期分別增長了36%和57%,可見企業出口復甦跡象明顯。

  • 戰事效應 14國限制糧食出口

    戰事效應 14國限制糧食出口

     俄烏戰事延燒導致穀物價格狂飆,促使印度政府宣布禁止小麥出口,但印度並非唯一採取出口限制的國家。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統計,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全球至少14國限制糧食出口,而這恐怕加劇糧食通膨危機。

  • 《國際經濟》食安拉警報 除印度外 這些國家也禁出口

    受到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今年來穀物價格不斷飆升,促使印度在上周末宣布禁止小麥出口,但在此之前已有許多國家禁止糧食外流,這些舉措料將加劇通膨和糧食供應安全的擔憂。

  • 俄烏戰爭衝擊肥料穀類出口 全球糧荒隱現

    俄烏戰爭衝擊肥料穀類出口 全球糧荒隱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衍生的國際制裁,除衝擊全球能源市場,世界小麥、玉米、大麥出口大戶的俄烏受戰事之累難以供應,各國所仰賴的俄國肥料出口也受阻,糧食危機隱然成形。

  • 散裝船商:運價、物價漲定了

     烏俄危機瀕臨開戰邊緣,恐牽連全球天然氣、穀物、煤炭海運鏈貿易,上週散裝船運價先嚇到應聲大漲,若情勢惡化,造成烏克蘭與俄羅斯港口封鎖或受阻,或西方國家為了制裁俄羅斯,可能限制農作物出口,散裝航商直言,運價與物價將漲定了!

  • 觀念平台-「雁行理論」失色 無形資產營運取而代之

     在中國大陸崛起之前,「雁行理論」所描述產業從已開發國家轉移到開發中國家的過程,大致成功解釋了美日、台韓星港四小龍到東南亞依序的產業結構接棒發展模式;台灣的確接棒了很多來自日本的產業。不過,這依循產業生命週期、跨國勞動分工及引導產業升級的「理論」,早已因全球化失色。但是,領頭的情勢依舊,領導業者掌握了全球化特性,以研發創新累積出無形資產為基礎的投資營運模式,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

  • 我對陸去年出口佔42.3%創十年新高 陸委會回應了

    我對陸去年出口佔42.3%創十年新高 陸委會回應了

    財政部7日公布2021年全年進出口統計,2021年我國對大陸占總出口比重42.3%,達到10年新高。不過,總統蔡英文曾說,「不能像過去一樣,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但比照去年數據,大陸佔我國出口比重卻「不減反增」。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今(13日)回應,是因大陸科技發展,依賴台灣進口零組件,並強調,台灣的政策是發展多元的對外經貿關係,積極爭取參與雙邊經濟合作及區域經濟的整合,包括CPTPP、台美自由貿易協定(BTA)。

  • 印尼稱境內煤炭供應仍吃緊 全球市場惴惴不安

    印尼政府明天將檢視煤炭出口禁令,今天警告國內煤炭供應依然吃緊。印尼的示警令全球市場感到不安,因驅動亞洲各大經濟體的電力供應絕大部分靠燃煤發電。

  • 韓國軍品攻城掠地 躍居世界第9大武器出口國

    韓國軍品攻城掠地 躍居世界第9大武器出口國

    根據韓國國防技術規劃與發展研究所 (KRIT) 發表的《2021 年全球國防市場年鑑》,韓國的國防武器出口創下新紀錄,世界國防出口總額的比例躍升至 2.7%,成為世界第9大武器出口國。

  • 印度惹怒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商 AZ產量直接砍半

    印度惹怒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商 AZ產量直接砍半

     《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8日報導,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商「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宣布,由於印度政府未給予新訂單,又於先前被禁止出口疫苗時遭對手搶佔市場,導致其獲授權生產的AZ疫苗「供過於求」,將於下週起將產量減半。

  • 中國多面向嚴懲立陶宛 專家憂心遭其雷射技術「卡脖子」

    中國多面向嚴懲立陶宛 專家憂心遭其雷射技術「卡脖子」

    近幾年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科技禁運,中國因此在幾項科技產業上出現「卡脖子」難題。而最近歐洲國家立陶宛與台灣關係熱絡,遭到中國大陸外交降級並進行包括貿易封鎖在內的一系列懲罰措施,但是現在大陸有些媒體也擔心,如果立陶宛禁止出口其全球頂尖的雷射技術,大陸可能也會再多出一項被西方科技「卡脖子」的問題。

  • 蔡英文發文慶台灣出口創新高 慘遭藥師2句話打臉

    蔡英文發文慶台灣出口創新高 慘遭藥師2句話打臉

    總統蔡英文9日指出,台灣出口額截至今年10月,已連續16個月正成長,並以401.4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更以3642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也預估達6.01%,創下11年來新高。對此,藥師林士峰反酸,在這3642億美元中,對大陸出口順超1394億美元,佔全體38.27%;大陸反萊豬進口,故萊豬公投不影響對陸貿易結果。

  • 亞股經濟復甦 可望補漲

    亞股經濟復甦 可望補漲

     亞股前波受到大陸能耗雙控的限電政策衝擊回檔整理,法人表示,在疫苗覆蓋率明顯提升,經濟漸恢復正常,亞股具補漲潛力,大跌或下跌都是尋找績優個股的時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