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佔領行動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巴勒斯坦駐聯合國代表曼蘇爾(Riyad H. Mansour)說,現在很清楚的是,以色列不能一邊推行吞併政策和否認「我們人民的自決權」,一邊繼續推廣它沒有做錯的說法。
俄羅斯總統普丁對4個非法吞併的烏克蘭地區(頓內次克、盧干斯克、札波羅熱、刻松)實施戒嚴令,此舉可能是要撤離平民以準備大戰。他在俄羅斯安全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承認,軍事行動遭遇困難。
有「普丁大腦」之稱的俄羅斯哲學家杜金(Alexander Dugin)的女兒杜吉娜(Darya Dugina),8月在汽車炸彈攻擊中喪命,美國媒體昨(5)日引述匿名美國官員指出,美國情報圈相信,烏克蘭政府內部有人下令進行這起暗殺行動。此外,華府也對於無法掌握烏克蘭在俄羅斯的秘密破壞計畫感到「挫折」,坦言烏克蘭對美國並不透明。
美國知名國際政治學者約瑟夫.奈伊 (Joseph Nye) 最近在一場論壇上表示,烏克蘭戰爭長期化會降低中國攻打台灣的可能性,如果普丁不能在陸地邊界上用大規模軍隊佔領基輔,那麼北京對台北發動兩棲行動的想法,看起來有點不太靠譜。如果中共將穩定做為執政的主要目標,那麼遠征台灣失敗顯然會擾亂這個目標。準此而論,烏克蘭戰爭造成的影響會讓台灣人可以睡得輕鬆些。
美國奧勒岡州民民佔領事件可望落幕,經過警民暴力衝突之後,共有8人被捕,另有一名帶頭人物在與警方的槍戰中死亡。聯邦執法幹員已經將被佔領超過3個星期的該聯邦物業封鎖。
美國奧勒岡州的民兵佔領行動持續,當地警方呼籲示威者放下武器離開,至今未獲正面回應。行動領導人之一的萊恩‧邦迪(Ryan Bundy)原本表態稱,如果當地居民當面要求他們離開,他們就會走,不過他今天又改口說,沒有跡象顯示佔領行動會結束。
美國奧勒岡州發生的民兵團體佔領聯邦物業事件已經持續兩天了,占領者堅持不肯離去,並稱要長期抗議直到得到滿意結果為止。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經介入事件的處理,希望和平解決爭議。面對聯邦的介入,佔領行動核心主角的Hammond家族,今天呼籲奧巴馬總統,寬厚處理此一事件。
香港占中運動持續超過兩星期,反佔領人士和警方移除部份行車路的障礙物,讓交通局部回復運作。一批香港電車總工會成員14日到銅鑼灣佔領區外抗議,批評佔領行動令電車司機的生計受到影響,要求佔領人士撤離。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9日晚會見傳媒時表示,因應學生代表近日的言論,特別是9日下午學聯和有關團體公佈新一輪的學界、廣場和議會的不合作運動,政府認為對話的基礎已被動搖,10日不可能有一個有建設性的會面。
台北市長郝龍斌今日下午赴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但民進黨籍議員發動杯葛,輪番砲轟佔領行政院警方強制驅離行動。市議員童仲彥出示「暴警」頭盔與警棍怒控警察打人,藍綠議員一湧而上勸阻,現場一度混亂。市議員張茂楠隨後還激動衝向備詢台前,回到座位後突感身體不適,被送出議場休息。
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團體,不滿意馬總統的回應,下午表示,將不分地點、不分時間,進一步展開抗爭,學生代表林飛帆表示,佔領議場的行動也不會停止。
天主教香港教區前主教陳日君樞機表示,他支持香港民眾佔領中環行動爭取普選,他說雖然對有真普選感到悲觀,北京對此也沒有誠意,但他認為不能甚麼都不試就投降,或許會有奇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