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併購中壽的搜尋結果,共142筆
統一識別度,開發金控子公司中國人壽董事會20日通過更名案,將更名為「凱基人壽」,與所屬金控旗下的凱基證券、凱基銀行同名,較能被投資人、消費者識別。此案仍待開發金董事會及金管會等同意,才能進行後續更名程序。
統一識別度,開發金控子公司中國人壽董事會20日將討論更名,將由現行中國人壽更名為「凱基人壽」,與同金控的凱基證券、凱基銀行同名,較能被投資人識別。據了解,開發金董事會先前已討論通過此案,中壽董事會確定後,即會進行之後的更名程序。
某網媒公司在2018年影射南山人壽公司前董事長在併購案中擔任中間人,因而無償取得該公司股票30萬張,法院認定與事實不符且未經合理查證,判網媒須賠償杜男非財產上損害1元本息確定,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判決網媒另須刊登杜男的勝訴啟事。可上訴。
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被查出在中國信託併購台灣人壽時,操縱龍邦公司進行內線交易,台北地院一審判朱12年4月、沒收1.57億元,高院認為他利用安多利、松崗、福座等6家公司炒股,日前裁定6公司參與沒收程序,總計至少1.5億的資產可能被沒收,朱國榮對此也沒有回應。
市場傳出中信金有意併購南山人壽,甚至「建議價格極具羞辱性」,引發市場關注。中信金控26日指出,針對市場個案傳聞一概「不予評論」,南山人壽則強調並無此事,財務狀況良好,已向報導媒體提出抗議。金管會也表示,沒有接到相關訊息。
中華信評14日授予台新人壽財務實力及發行信評為「twAA-」,評等展望為「穩定」。 台新人壽為台新金控第二大子公司,資產規模次於最大子公司台新銀行,為台新金控併購保德信人壽後,第一次取得台灣市場信評。
金融圈人士透露,已有一家大型金控正在評估入股或併購三商美邦人壽,三商美邦人壽6月底因資本適足率(RBC)低於200%,淨值比亦只有2%,已啟動第二輪10億股的現增,及在20億股的私募範圍內,引進策略性投資人,約可占股30%多,目前應正在洽特定對象。
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外資來台投資、併購意願。安永統計,今年前4月外資來台併購案件,已經達到4件,儘管有逐漸回溫的現象,但是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表示,有些投資企業已將台灣列為「橘區」,就是風險較高的區域,這也是台灣需要因應的議題。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24日指出,從臺灣近期併購案看出兩大重點,其一,金融產業近年交易熱絡,透過投資併購擴大營業規模,整合成銀行、保險、證券完備之金融集團,提升全面性的金融服務,例如開發金合併中壽,強化壽險並提高金控規模;此外,星展銀行併購花旗消金業務,加速在臺事業規模。其二,觀察電信產業重組,繼之前臺灣大哥大與臺灣之星合併契約簽署,遠傳電信也決議吸收合併亞太電信,電信市場重回三強鼎立。
根據《2022國際投資併購白皮書》 統計,2021年國內企業投資併購交易金額約107.76億美元,是2020年全年32.46億美元的3倍多,開創台灣併購紀錄中的新頁,而併購方、產業別也都出現新的局面,包括:在台灣市場發生的整併交易,首度大幅超越外資來台整併,和海外併購;金融業整併金額也首度超越科技媒體與通訊產業(TMT)的併購量,後者長年以來都是台灣併購市場的主角。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公司總經理何淑芬指出,2022 年前四個月台灣的疫情穩定,成長動能延續,併購交易件數及總金額分別較 2021年同期上升53%及398%。
大股東過度涉入日常經營,開發金控吃三張罰單。金管會2日一口氣公布對開發金、開發金子公司中國人壽與凱基證開罰,共2,840萬元,六位高階經理人被以管理不當的疏失開罰,開發金董事長張家祝與凱基證總經理方維昌被停職六個月。至於開發金總經理龐德明與中壽總經理黃淑芬月薪各被減30%,凱基證董事長許道義月薪被減20%、中壽董事長譚碩倫月薪減10%,都是為期三個月。
國際指標性財經媒體《The Asset》(財資)雜誌主辦「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wards 2022」昨日舉行頒獎典禮,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去年成功完成大彰化離岸風電計畫東南風場之融資專案,勇奪「全球年度最佳再生能源併購專案融資」及「臺灣年度最佳再生能源併購專案融資」兩項殊榮,以風電綠能專案融資再度榮獲國際級肯定。
中華開發金控子公司中華開發資本1日舉行董事會,推舉辜仲瑩續任董事長、Lionel de Saint-Exupery任副董事長,另從8月1日起,總經理一職由執行副總經理南怡君代理。
全球金融業併購金額和件數,2021年分別增加40%與21%,台灣去年亦有富邦金控併日盛金、星展銀併花旗台灣消金業務等,創史上新高件數。勤業眾信發布《2022銀行及資本市場產業報告》,研判2022年銀行併購活動將持續熱絡,並會在顧及競爭力前提下,聚焦營運規模和科技實力。
開發金控總經理龐德明16日在法人說明會指出,看好今年國內企業的獲利表現,認為可謹慎樂觀看待台股。開發金旗下中國人壽目前有高達近900億元的現金部位,未來將把握今年升息下景氣復甦的進場機會。
永豐金控17日舉辦2021年第三季法說會,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表示,永豐金控今年前十月獲利已創歷史新高,未來三年發展主軸會在「永續」,另外,對於有助擴大金控版圖的「銀行、壽險、證券、金融科技」併購標的,都積極在尋找中,只要有好的機會,不要漏掉永豐金。
開發金控可望於今年底完成中國人壽併購案!開發金控擬納入中國人壽成為100%子公司,雙方也已經在10月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股份轉換契約,並經主管機關准予照辦在案。開發金控16日公告董事會決議訂定增資基準日暨股份轉換基準日為110年12月30日,若無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即可望在今年完成該項併購案。
開發金(2883)擬以股份轉換方式取得中壽(2823)剩餘流通在外股權、完成100%收購計畫,今(16)日獲金管會核准。金管會表示,對金融機構基於發展需要而進行的併購,將秉持尊重市場機制的基本原則,並注意整併程序公平、公開及透明,期許金融機構透過整併提升競爭力。
三引擎成形後,台新金加速海外擴張步伐,旗下台新銀行除6月底開業的泰國曼谷辦事處,馬來西亞納閩分行及吉隆坡行銷服務處也於本月26日開業,董事會同時通過上海分行申設案,將著手進行升格申請作業,屆時亞洲主要城市的布局將更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