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侗族的搜尋結果,共20筆
百家宴是侗族集體待客的最高禮儀。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批准《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百家宴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決定,於10月1日起實施,這是廣西第一部飲食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單行條例,明確百家宴食品安全要求,並提出了「不得強行向遊客敬酒」要求。
三江是柳州所轄縣城,因地處三條江水匯流而得名,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38萬人口中侗族數量超過一半,侗族風情瀰漫,鼓樓、風雨橋與侗族大歌更被譽為「侗族三寶」。造訪柳州,肯定得走一趟三江侗族自治縣,雖然繞行山路的車程有些顛簸,但若沒體驗侗族百家宴、蘆笙樂曲與大歌風情,豈能算是曾來柳州旅遊?
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我以往老認為是種刻板說法,但此行在廣西柳州的三江縣,欣賞完侗族音樂劇《坐妹》後,它細密描繪侗族的婚嫁風俗,年輕男女自相識、求愛、戀慕、嫁娶的過程中,更加體會到當地人打趣的「不會唱歌就單身一輩子」,確是傳神形容。
無數紙鈔上有她的肖像,但她本人是窮光蛋。第四套人民幣1元紙鈔上的貴州侗族姑娘石奶引,是當地名人,但家境貧窮,被列為重點扶貧對象。紙鈔上畫的是她16歲的模樣,現在已是58歲的奶奶。
翻開觸感平順卻帶有纖維的紙質,映入眼簾的是波光粼粼的綠色水波,水面上的倒映猶如油墨般的暈染,原來是湖面四周的蔥蔥綠樹。輕翻開下一頁,原本一直的綠色調煥然一新,變成了紅橙黃相間的暖色,水面也被這些秋天的顏色暈染成了紅黃色的美麗漸層,環湖四周更是一簇簇的紅橙黃。
翻開觸感平順卻帶有纖維的紙質,映入眼簾的是波光粼粼的綠色水波,水面上的倒映猶如油墨般的暈染,原來是湖面四周的蔥蔥綠樹。輕翻開下一頁,原本一直的綠色調煥然一新,變成了紅橙黃相間的暖色,水面也被這些秋天的顏色暈染成了紅黃色的美麗漸層,環湖四周更是一簇簇的紅橙黃。
貴州侗族過「侗年」,陣仗很壯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中潮鎮佳所村日前舉辦萬人長桌宴,刨湯、牛肉、醃魚、糯米飯、酸菜炒肉,長達3.7公里,1700張木製長桌上,擺滿貴州傳統特色菜肴,吸引10380人共餐,一舉刷新中國最長長桌宴紀錄。
貴州苗族過「侗年」,陣仗很壯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佳所村日前舉辦萬人長桌宴,刨湯、牛肉、醃魚、糯米飯、酸菜炒肉,長達3.7公里,1700張木製長桌上,擺滿貴州傳統特色菜肴,吸引10380名盛裝打扮侗族居民和來自湖南、廣西、廈門和貴陽等遊客共餐,一舉刷新中國最長長桌宴紀錄。
中國大陸貴州天柱縣三門塘村的劉氏宗祠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國家級傳承人楊似玉的家,在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岩寨屯。楊似玉生於木匠世家,爺爺是當年修建程陽橋的發起人之一。12、13歲起,楊似玉就跟著父親學藝。40多年來,程陽八寨裡很多戶人家,小到木盆、木桶和紡紗機,大到整棟木樓,都出自他手。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占裡村位於群山之中,被稱為「中國人口文化第一村」,寨裡98%的家庭都是一兒一女。當地人說是因為一種名為換花草的草藥。建寨700多年來,代代流傳下來的寨規嚴格地寫著:不許外娶、不許外嫁,以保守換花草的秘密。
人們經常用「人死不能復生」來安慰家中有喪事的人,但在大陸貴州、湖南、廣西交界處的侗族部落,有一群人自稱是死後投胎轉世,能夠清楚地記得前世的事情,有的甚至與前世親人再續前緣,這些人被稱為「再生人」。當地官方希望保持「再生人」神秘感,並藉此發展成觀光景點。
中國新聞網2日報導,為傳承侗族原生態民族文化和提升民族文化品牌,近日,貴州省在黎平縣打造的「侗族大歌大型實景展演」項目正式開演,侗族傳統的民俗表演搬上舞台,讓觀眾享受一場震撼的歌舞盛宴。實景展演以鐘鼓樓、風雨橋、吊腳樓、河流等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為舞臺背景,以侗族歷史文化、侗族原生態文化為創作主軸,藉著現代技術和先進理念,透過山水實景演繹侗族文化,規模宏大、形式獨特。
歌手盧廣仲今天在簡單生活節唱「Oh Yeah!!!」大飆招牌海豚音;歌手韋禮安則秀一段拍電影學會的中國大陸侗族歌曲。
旋律優美的侗族齊聲歌唱,熱情奔放的苗嶺飛歌響起……10月1日上午,廣西民族博物館大堂儼然一個色彩繽紛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大舞台,舉行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風采展示大賽。這次大賽通過形象、講解、風采等三方面的競技,將分布在廣西各地的10座生態博物館進行集中展示,為觀眾打開一扇了解生態博物館的視窗,全面展示廣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人死不能復生!這句話對湖南懷化的侗族人來講可不一定,當地坪陽鄉上百人有前世記憶,能明確說出前生之事。小孩會拿柺杖追打前世女婿,有人見到上輩子兒女難掩親情。
大湘西,世界絕版的風景裡,居住著土、苗、瑤、侗等多民族,熱情好客,能歌善舞。
繼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後,大陸再有著名歷史古城,被大火摧毀。貴州鎮遠縣超過300年歷史的侗族報京大寨發生大火,焚毀百多間房屋。
2013年10月2日,第十屆中國侗族多耶節上,來自廣西、湖南、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侗族、苗族、瑤族等14支共1000千餘人的蘆笙隊,在廣西柳州市進行吹蘆笙大賽以慶祝豐收,富有民族特色的蘆笙表演吸引路過遊客聚集觀看,現場熱鬧萬分。
中秋「民族烤肉節」連續假期,九族文化村每天推出具有原住民特色的「烤大豬」,讓都會區遊客大開眼界;來自大陸的侗族少女,在中秋節和鄒族拚歌舞,也為九族添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