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供應的搜尋結果,共10,501筆
車用資安廠商VicOne發表「VicOne 2023年汽車網路威脅情勢報告」,報告指出,汽車產業的網路攻擊逐漸增加,利用供應鏈中的漏洞已成為網路攻擊中普遍的趨勢,特別是針對第三方供應商;此外,汽車數據越值錢,網路犯罪活動越活絡,而車輛合規落實網路安全以及有效執行網路安全評估皆是目前挑戰。
北京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共吸引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在境外參展商中,美商占20%,亞馬遜、Apple、英特爾、高通、FedEx、GE醫療等知名美企均派代表參會。在陸美國產業競爭激烈,全球價值鏈重組新情勢下,美商的熱情有些出人意料,但大陸以開放應對美國的「小院高牆」,給了企業彈性空間,也反映了全球供應鏈的未來趨勢。
正值耶誕節前夕,全球兩大貿易走廊巴拿馬與蘇伊士運河卻同時受阻,使得全球供應鏈再度面臨危機。巴拿馬運河由於乾旱嚴重、水位降低,被迫限制每日通行船隻數量。至於蘇伊士運河則因受到色列與哈瑪斯衝突加劇,導致通行船隻安全受到威脅。
杜拜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剩下最後3天,低碳熱潮來勢洶洶,對台灣產業衝擊有多大?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指出,減碳已是影響產業競爭力的存亡問題,尤其歐美碳關稅進程很快,預估5到7年內,「碳」將成為供應鏈主要競爭因素之一。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9日表示,今年鋼鐵業陷入供強需弱的兩面夾擊,加上俄烏戰爭、大陸經濟疲軟、地緣政治因素等負面因素干擾經營,但自結今年前11月獲利確定可超過2020年全年,將利用「二軸三轉」的主軸找出最適產量,不求量大並轉型為專、精、強的精緻化鋼廠,結合上下游,共同發展低碳供應鏈。
北京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共吸引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在境外參展商中,美商占20%,亞馬遜、Apple、英特爾、高通、FedEx、GE醫療等知名美企均派代表參會。在陸美國產業競爭激烈,全球價值鏈重組新情勢下,美商的熱情有些出人意料,但大陸以開放應對美國的「小院高牆」,給了企業彈性空間,也反映了全球供應鏈的未來趨勢。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及供應商目標在二至三年內,讓印度的iPhone年產量超過5,000萬支,之後年產量將再提高數千萬支,目標未來在印度生產iPhone占全球產量的四分之一。在此同時,據聞蘋果擬將iPad產品研發資源分配至越南。
半導體暨面板製程供應系統大廠朋億*(6613)於今(8)日公布今年11月合併營收達9.54億元,受惠半導體客戶訂單需求,推升旗下高潔淨度化學品供應與分裝系統設備、氣體二次配系統訂單及工程服務等業務訂單認列,推升11月營收較上月成長20%,並改寫歷年同期次高記錄。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7日舉辦2023年供應鏈管理論壇,總裁魏哲家感謝所有供應鏈夥伴過去1年的支持與卓越貢獻,一同為台積電的產業領導地位打下穩健基礎,並頒發2023年優良供應商獎項,共有20家供應商獲獎。
越南與美日等主要國家關係持續升溫,在此背景下,中國大動作鞏固中越關係,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定12~13日赴越南進行國是訪問,這是他時隔逾6年再次訪越,產業面向如供應鏈和稀土資源是否進行合作頗受關注。
台灣與加拿大加速推動經貿合作,繼完成投資促進保障協議(FIPA)談判後,6日在加拿大召開「台加經貿對話會議」,雙方針對供應鏈韌性、綠色經濟、數位經濟及投資審查等四大議題進行討論,並共同採認「供應鏈韌性合作架構」。
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汪渡村7日以「企業淨零,半導體綠色產業鏈再升級」為題演講,使用乾淨能源是半導體封測產業非常大的挑戰,能源問題已成為倫理議題,是對與錯、善與惡,企業的淨零碳排被課予嚴肅的義務,超越法規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已涉及一家企業的品牌和價值。
第19屆「台加經貿對話會議」本月6日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雙方達成共同採認「供應鏈韌性合作架構」,將在礦物、潔淨燃料、再生能源等諸領域進行投資與產業鏈結,後續還會擬訂工作計畫落實。
超微(AMD)周三推出新一代人工智慧(AI)晶片,稱其性能與輝達(Nvidia)晶片相比毫不遜色。此外,該公司並披露其合作夥伴,技嘉、鴻佰、英業達等台灣廠打入供應鏈。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未止,英國政府今天宣布新一波對俄制裁,聚焦打擊對俄軍事供應鏈,並納入數個第三地進出口國,包括白俄羅斯、塞爾維亞、土耳其、烏茲別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
外傳蘋果已通知零件供應商,未來新一代iPhone 16將採用在印度製造的電池,藉以讓供應鏈多元化,減少對中國製造的倚賴。另一方面,蘋果正在向印度政府遊說,希望能豁免或延遲印度跟進歐盟充電規格的政策。
「台版晶片禁令」一出,將半導體14奈米以下製程、異質整合先進封裝技術都納入嚴管,恐衝擊半導體業營收,但經濟部長王美花昨強調業者完全不受影響。不過專家認為,對台積電雖不造成影響,可是在中國有市場的供應鏈廠商,營收還是可能受到衝擊。
《金融時報》周三援引知情人士報導,蘋果已經通知其零件供應商,iPhone 16手機電池將優先向印度工廠採購。
中鋼(2002)建廠初期所需用的耐火材料(簡稱耐材)全部仰賴進口,為穩定耐材供應來源及品質,中鋼於40多年前即開始推動耐材國產化政策,經過與國內廠商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國產化耐材替代進口比例已達70%以上,貢獻台灣耐材產業年產值達新台幣36億元。此外,高爐煉鐵需使用堵泥材進行出鐵口開關控制,近年來受到原物料高漲及全球新冠疫情導致全球運輸阻礙等影響,中鋼自主開發不定形耐材技術,攜手鋇泰生產供應品質優良且性價比優於國外廠商的堵泥材,使得堵泥材的進口替代率從0%一舉提升至35%,成功將可能面臨的耐材缺料危機,化成建立自主供應鏈的商機。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將討論淘汰化石燃料問題,《BBC》報導,今年參加氣候變遷大會代表和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產業相關的人數約2400人是去年的4倍。這創紀錄人數比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10個國家的代表總和還要多。另外,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5日發起一個國際核融合計畫,包括35個國家將參與研發和組成供應鏈,凱瑞指,「核融合技術對於全球能源未來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