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供電的搜尋結果,共28,678筆
交通部力拚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北市年底目標達650輛,台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1日前往成運汽車五股廠,視察電動公車、充電樁等運作。召集人、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表示,主要針對電巴示範區土地、充電樁普及化以及未來用電問題作討論。公運處回應,北投機場已洽談作為電動公車充電站,未來有望成為示範區。
中美矽晶(5483)集團響應政府發展再生能源之政策,與日立冷氣合作建置太陽能系統,攜手打造台灣空調業界最大太陽能光電場域,由中美矽晶建置與維運太陽光電系統,提供用電大戶解決方案,不僅活化日立冷氣桃園廠區空間,更增加創造綠電之效益。啟用儀式於6月1日下午舉行,見證中美矽晶與日立冷氣共同實踐節能減碳的企業社會責任,中美矽晶也將持續建構綠能科技與創造潔淨能源,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台灣行還未結束,今(1日)再度現身台北國際電腦展,受訪時表示,已經與張忠謀吃過飯了,尚未決定是否前往大陸,至於市場傳出輝達有可能轉單的消息,黃仁勳強調,輝達下一代晶片還是會給台積電代工。
外資5月買超台股集中市場逾1,761億元,寫歷史第六單月新高,累計今年已買超3,471.46億元,蓄勢挑戰103年的3,546億元新高;5月外資大舉回補第一名依然是台積電(2330)共買超近1,099億元,占總買超的62.37%,最愛前18檔買超都在20億元以上。
全球最先進的晶片約有92%是由台積電生產,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扮演關鍵角色,外媒撰文指出,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地位不可或缺,儘管西方公司因擔憂台海危機,正討論是否該分散生產,但報導示警,比起和大陸脫鉤,若想「去台化」將會讓製造商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6月新制今上路,有多項政策都與荷包有關,除了夏月電價調漲創史上新高,駕訓班費用也調漲,桃園高鐵站1號門、8號門6月15日起增設科技執法設備,臨停超過3分鐘,最高恐被罰1200元。
基隆市政府祭出撤銷許可逼環評程序中止,這也是繼台中市政府撤銷台中電廠燃煤許可後,第二件地方政府阻擋電廠使用或開發,讓電力開發陷入僵局,過去多個外國商會呼籲重視供電穩定,代表台灣電力穩定供應已經影響企業投資意願。
群創5月31日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通過去年財報和現金減資案,每股將退還股東0.5元。在答覆小股東提問時,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看好在電競筆電之外,下半年也會看到商用機種換機潮,對於PC產業來說是好消息。
台電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評原定6月2日召開,基隆市政府31日卻宣布撤銷原先核發的「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許可」,藉此干擾甚至中斷環評審查的召開,錯愕的環保署一度還希望照原規劃續審,但隨後又以需凝聚最大共識為由,匆促宣布環評委員會擇期再議,審期待定,讓全案再度進入延長賽。
電動車、車用領域蔚為長線顯學,供應鏈業者挾基本面優勢,博得市場關注,元富投顧指出,電動車為未來成長動能,給予裕隆(2201)「買進」投資評等;為升(2231)則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感測器與子公司,為2023年主要營收動能。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在立法院國民黨團提到,他遇到很多事情都是很忍耐,認為地方就是要多配合中央、盡量做,他身為新北市長,有責任對位在新北市的三個核電廠保持態度,認為核安就要做到最高標準,核廢料要妥善處理,讓他對市民有交代,「只要把這幾件事做好,當然核電可以用」,他更忍不住直斥中央「我忍耐5年多,根本沒在聽!」
日前,有台大學生提問「台灣大量依靠天然氣,如果因兩岸衝突被封鎖海運,如何填補能源缺口?」賴清德回答:「目前相關單位規畫,把已經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可緊急使用的情況。」
內政部長林右昌在基隆市長任內,發函給台電表示同意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開發申請,不過,基隆市長謝國樑認為,台電提出四接東移方案已和當初市府同意的內容完全不同,昨宣布將依《行政程序法》發函給台電廢止原同意函,並要求台電針對新方案重提申請。對此,台電怒批基隆市政府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一定會尋求適當管道進行「行政救濟」。
攸關基隆協和電廠改建的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四接),地方擬以「公投」阻擋,但有違法爭議。不料基隆市長謝國樑今直接宣布廢止前任市府2020年核准,給台電四接海域水產保護區開發的同意函。這讓台電爆氣,「怎麼可以首長換人,就推翻市府已經核可的」,完全違反「信賴保護」原則。台電強調,一定會提「行政救濟」,保護基隆市民用電權益。
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今天通過核電機組可實質延役等的包裹修法,鬆綁從2011年福島核子事故後規定的服役60年上限。不滿修法的民眾則在場外高呼「勿忘福島核子事故」表達抗議。
據大陸工信部微信公眾號「工信微報」5月31日消息,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北京會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馬斯克,雙方就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發展等交換意見。
雲豹能源(6869)股東常會通過去年營運及財務報告、盈餘分配案等,並展現今年公司營收三大成長動能,包括太陽光電、儲能、水處理,持續以強強聯手策略,擴大企業版圖,拓展案場實績。
近期台灣能源政策及核電未來有諸多討論,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双浪30日表示,不論能源政策中各種發電方式、或者是技術的比重多寡,最重要的還是穩定供電,讓廠商和一般民眾沒有缺電疑慮。在節能減碳的趨勢之下,廠商也希望碳排係數降得愈低愈好,這是全球競爭力重要的一環。
2014年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裝神弄鬼,要死要活、假裝絕食,趁著太陽花之亂,以反核之名逼迫馬英九關閉核四電廠,當時風聲鶴唳,民進黨徒煽動群眾包圍立法院,國民黨立委也紛紛噤聲走避,只有蔡正元一人堅定擁核,力主沒有核電台灣就缺電。
西南部水電大省雲南本月終於迎接降雨,卻仍無法緩解今年旱象,用電大省、外受電量近7成來自雲南的廣東,在6到8月的用電高峰期,恐率先受到波及。專家分析,廣東未來新能源發電的理想狀態,還是依靠外省送電,只有西北戈壁能滿足廣東的用電需求,需要進一步規劃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