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侵害人權的搜尋結果,共146筆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近期將行政院2022年4月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納入議程排審,要趕在2023年元月會期結束前通過修法。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謝坤成認為,這種不顧產業發展蠻橫式修法,對房市更是雪上加霜。
遭擱置多時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打炒房條例),傳出本周21日將排審,房地產業界如臨大敵、中小建商剉咧等。中華民國不動產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表達強烈反對此次修法,並建請政府取消打房措施。
中華人權協會及中華民國臺灣法曹協會日前舉辦「2022年焦點人權研討會-有價證券的正名與人權保障」,針對爭議多時的臺灣存託憑證(TDR)有諸多討論。會後也發新聞稿表示,台灣是法治國家,法院判刑必須依照法律,然而TDR至今是否被納入證券交易法仍不明確,主管機關應盡速修法。同時促請金管會及司法機關重視人權,不可漠視憲法「罪刑法定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進而對法律修正前未涵蓋的投資行為寬鬆解釋,以有爭議的行政命令對投資人以刑事責任處罰。
臺灣高等法院今(1)日針對違反證券交易法案件,傳喚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戴銘昇到庭為法律鑑定,戴銘昇針對台灣存託憑證TDR是否為證券交易法上經主管機關核定之有價證券等法律議題表示,TDR為本國有價證券,與金管會所述完全不符。他也強調,罪刑法定原則是不可隨意跨越的一條界線,否則就是對人權造成極大的侵害。因此TDR在未經主管機關核定的情況下,就不能隨意將刑事責任加諸在人民身上。
臺灣存託憑證(TDR)是否為「證交法的有價證券」證交法對有價證券的「核定」、「募集發行」與「掛牌上市」都有詳細的規定,必須按照「正當法律程序原則」檢驗,但是在爭議未明之情形下,法院卻將為人論處重刑,人權已遭受嚴重侵害。
總統蔡英文今(16日)晚間應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亅邀請,以錄影方式為「為自由而奮鬥」研討會致詞時指出,面對中國採取的種種行動,臺灣人民持續沉著冷靜地面對,並運用自己的技能及專業知識對抗威權干預,從未迴避。她期望能強化民主國家聯盟,共同維護國際社會的利益,也期待一起努力,確保威權國家的擴張行徑不會滋長,不會捲土重來。
蔡英文博士論文及升等爭議延燒至今尚未落幕、她控告媒體人彭文正「加重誹謗」的案子又上了新聞。據報,去年底蔡英文控告彭文正的「刑案」開庭,彭文正身在國外未出席開庭;近日彭文正表示他的護照遭註銷;外交部表示,撤銷護照係經司法機關通知並依《護照條例》做出註銷護照處分。
有關臺灣存託憑證(TDR)是否為證交法所規範之有價證券,中華人權協會及中華民國臺灣法曹協會曾於今年9月舉辦「2022年焦點人權研討會-有價證券的正名與人權保障」,針對TDR有諸多討論。多位學者專家認為,臺灣存託憑證並非主管機關核定的有價證券,於101年證交法第165條之2增訂前非自始即為證券交易法第6條所稱之有價證券,且證券交易法第6條第1項之立法方式,違反「罪刑法定主義」、「授權明確性」、「刑罰明確性」等原則。
一場陳義高尚的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在台灣粉墨登場。可惜的是,既沒有對在全球推動「有意義的民主」,而非「一家之言的民主」產生幫助,反而讓一場理應神聖的民主對話,卻越開越有著大型公共關係表演的空虛感,淪成台式政治大拜拜,豈不可惜?
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昨天在台北登場,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Maria Ressa)致詞時示警,社群媒體成為資訊戰平台,假消息散播速度比以前快很多,2024年有多國將舉行大選,假消息散播情形若沒有大幅改善,全球會有更多以民主方式選舉產生的法西斯領導人。
台灣存託憑證(TDR)發行以來,投資市場日益熱絡,但多年來財政部並無明文規定是否屬《證交法》範疇,導致許多投資人含冤入獄,中華人權協會及台灣法曹協會,特別為了有價證券的正名與人權保障,在26日共同主辦「2022年焦點人權研討會」,邀請學者參與,與會學者一致呼籲政府應盡快修法,保障人權。
蔡英文總統今天向紐約非營利組織Concordia發表錄影演說表示,臺灣做好準備,協助並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即使臺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我們仍持續協助世界各國解決諸多危機。她相信,將臺灣納入聯合國體系,我們能更加緊密合作,因應未來的挑戰,並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秩序。
聯合國人權高專署於8月31日公布聯合國針對新疆人權調查報告,明確指出中國政府在新疆對大量維吾爾族及穆斯林人士進行虐待、拘留、強迫勞動等相關指控可信(credible),中方迫害人權的行徑可能已構成「危害人類罪」(Crimes against humanity)。
近來頻傳國人被詐騙集團誘至柬埔寨等地從事電信詐欺,甚至被控制行動,台北地檢署日前兩度執行大規模查緝行動,拘提9嫌到案,共救回22名國人,訊後聲押曾在電影《角頭》擔任臨演的竹聯幫東堂東新會要角李振豪7嫌,今依罕見的《刑法》買賣人口罪及妨害自由、加重詐欺、組織犯罪等罪起訴李振豪9人,請求法院量處適當之刑,沒收1400多萬元不法所得,另簽分「他」案溯源追查幕後金主及人蛇集團成員。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美東時間8月30日就美國常駐代表錯誤言論表明嚴正立場。指摘8月30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葛林斐德發表聲明,利用強迫失蹤受害者國際日,對中方造謠抹黑、無端指責,對國際組織工作指手畫腳、橫加干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完全拒絕。
美國7月公布2022年全球防制人口販運評比,台灣連續13年獲評為「第1級」,與美、英並列最高級,內政部當時宣稱,官民共同打擊人口販運,獲國際肯定。諷刺的是,幾乎同時間,數千名國人被拐賣至柬埔寨從事詐騙,已開發國家人肉輸出至落後國家,匪夷所思。跨境人口販運固然是外交難題,但嚴重侵害人權普世價值,總統不能再裝聾作啞。
疫情期間國人受誘騙赴柬埔寨、緬甸等國打工,失蹤被囚受虐案例頻傳,社福機構青年也慘遭淪陷,監委葉大華、紀惠容強調,本案涉及嚴重人口販運及跨國救援,究相關主管機關有無研擬因應對策,已申請自動調查。
俄烏戰爭持續5個多月,蔡英文總統今天表示,面對威權主義,民主聯盟必須採取一致的因應措施。臺灣做為印太地區不可或缺的民主夥伴,正持續採取各項措施以提升安全,加速我們邁向國防自主的進程。在確保安全的全球供應鏈方面,臺灣有能力,也正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就能阻止威權擴張,讓民主蓬勃發展。
目前立法院委員會正在審查《監察法》修正案,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以下簡稱人權會)成立後,面臨執行面的諸種困擾,職權行使的重點在人權受侵害或各種形式歧視之事件調查?還是研討人權政策、推廣人權教育?監察委員間爭論不休。我們不願以爭權奪利來看待,但現今的監委沒有齊心協力的同體共識卻是事實。監委都必須注意人權之保護,沒有A咖B咖之分,專責分工容有輕重,權力行使並無不同。
目前立法院委員會正在審查《監察法》修正案,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之後,面臨執行面的諸種困擾,職權行使的重點在人權受侵害或各種形式歧視之事件調查?還是研討人權政策、推廣人權教育?監察委員間爭論不休。我們不願以爭權奪利來看待,但是現今的監察委員沒有齊心協力的同體共識卻是事實。監察委員不論參加任何委員會,或是對人權議題及保護有專門研究或貢獻而產生之委員,身分相同,都必須注意人權之保護。其間沒有A咖、B咖,專責分工容有輕重,權力行使並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