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俄國軍力的搜尋結果,共99筆
俄軍去年陸海空多路進擊下,烏克蘭未如俄國預期立即求和,民眾反而更具抗敵及戰鬥意識。除了大批無作戰經驗的民眾加入民兵組織國土防衛軍外,首都基輔也啟動為女性、高中生設計的領土防禦訓練。
烏克蘭東部小型工業城市巴赫姆特(Bakhmut)遭到俄羅斯軍隊狂轟濫炸7個多月後,副市長馬欽柯說,當地只剩下數千位平民,他們住在地下避難處,沒有飲水、瓦斯或電力可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將屆滿一年,戰況陷入膠著,烏克蘭能否獲得足夠的彈藥撐到西方坦克部署前線,成了烏軍扭轉戰局與收復失土的關鍵。
外媒報導,英國首相蘇納克指稱中國對英國經濟安全構成了最大的國家級威脅,英國不排除在台海衝突時幫助武裝台灣,更不排除向台灣提供武器。
外媒報導,英國首相蘇納克指稱中國對英國經濟安全構成了最大的國家級威脅,英國不排除在台海衝突時幫助武裝台灣,更不排除向台灣提供武器。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指出,俄羅斯軍隊仍持續猛攻烏克蘭東部的頓內茨克地區,但他們在當地損失慘重,且俄軍也正準備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新的攻勢。
俄烏戰爭尚未結束,但遲早會打完,所以不妨推測一下戰爭結束後的世局,尤其是中國形勢。
俄烏戰爭尚未結束,但遲早會打完,所以不妨推測一下戰爭結束後的世局,尤其是中國形勢。
美國和西方官員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丁最快可能在5月9日,即蘇聯擊敗德國納粹的「勝利日」,正式向烏克蘭宣戰,以利全面動員俄國後備軍力。亦有英媒報導稱,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已計畫另闢戰場,準備讓俄軍入侵烏克蘭西南方鄰國摩爾多瓦的親俄分離主義地區「聶斯特河沿岸」。前陸軍中將帥化民直言,摩爾多瓦緊鄰羅馬尼亞,若阻止羅馬尼亞運補物資給烏克蘭,等於進犯北約國家,普丁會願意冒這個險嗎?「怎麼算都划不來」。
俄烏戰爭假消息?英媒引述烏克蘭消息人士,揭露29歲烏克蘭飛官塔拉巴爾卡(Stepan Tarabalka)就是傳說中的「基輔之鬼」(Ghost of Kyiv),據信他在俄軍入侵後一共擊落40架俄國軍機,不過3月13日不幸在敵軍壓倒性軍力包圍下陣亡。但烏克蘭空軍1日在臉書闢謠,坦承「基輔之鬼」是虛構,目的是鼓舞士氣。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2日表示,「只有特定幾家英、美媒體才這樣報,大家若怕被誤導,就少看就好」。
英媒引述烏克蘭消息人士,揭露29歲烏克蘭飛官塔拉巴爾卡(Stepan Tarabalka)就是傳說中的「基輔之鬼」(Ghost of Kyiv),並且已經不幸戰死,不過烏克蘭軍方隨後發文澄清,指出塔拉巴爾卡不是基輔之鬼,強調基輔之鬼泛指所有烏克蘭飛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激發北約組織危機意識,成員國競相提高軍費預算並強化軍力。
最近因爲烏克蘭事件美國和俄羅斯的衝突迅速加深和擴大,兩個核武大國有可能走向直接武裝衝突。另一方面,美國衆院議長裴洛西高調的宣布訪台,直接衝擊中國的底線,雖然在出行前幾天以染上新冠病毒爲藉口,延緩出行,暫時避免了美中兩大超強的攤牌。然而,這種極不負責任的戰爭邊緣遊戲,會不會釀成毀滅性的後果?美國爲什麼要這麼做? 它圖什麼?能逹到它的意圖嗎?世界將如何變化?如何避免毀滅性的災難?
澤倫斯基12日深夜透過社群媒體向全國發表談話時說,俄羅斯正試圖在烏克蘭各地建立新的「偽共和國」,以分裂烏克蘭。他呼籲全國人民及被俄軍占領的刻松(Kherson),不要步上頓涅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gansk)的後塵;這兩個分離主義地區早前已自行宣布「獨立」,並獲得俄羅斯的承認及進軍。澤倫斯基說,俄軍正在刻松脅迫、行賄地方領袖與地方代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及夥伴國下週將於挪威展開演習,假定目標是援救己軍。這次演習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就安排好,因此即使劇本與現實有任何雷同,也純屬巧合。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月24日宣布對烏克蘭東部採取特別軍事行動,俄軍先以大規模網路攻擊和巡弋飛彈與炸彈密集轟炸烏克蘭軍事重地,癱瘓烏克蘭大多數防空設施,然後戰爭迅速擴大到烏克蘭全境,在戰爭開始不到兩個小時,俄軍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局。因此,首先,現代戰爭的進行,尤其是兩軍軍力有相當差異的戰爭,「首戰即決勝」是這次烏克蘭戰爭確認的關鍵重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敘利亞總統府今天發布聲明表示,總統阿塞德已致電俄國總統蒲亭表達支持。緬甸軍政府則稱,俄國入侵烏克蘭具正當性,展現莫斯科的世界強權地位。
美國政府官員今天表示,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正盡其所能地準備好全面入侵烏克蘭,侵略所需軍力已將近100%到位。
俄羅斯與盟國白俄羅斯的聯合軍演原定今天落幕,但白俄突然宣布延長演習,此舉將進一步加重烏克蘭承受的壓力。西方領袖已示警,俄國很快就會攻烏。
俄烏情勢依然緊張!美國資深官員16日表示,俄羅斯近日在烏克蘭邊境增兵7,000人,反駁莫斯科當局宣稱「撤離部分軍隊」的說法。而烏克蘭政府與親俄的分離勢力17日互相指責對方於前線違反停火協議,外界擔憂俄國恐怕藉此理由入侵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