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俄國的搜尋結果,共40,178筆
俄烏開戰後,俄羅斯遭受歐美國家制裁,包括Mercedes-Benz賓士、TOYOTA、福特等大廠紛紛撤出俄羅斯。陸媒報導,戰爭之後,俄羅斯新車銷量暴跌,售價卻狂翻3倍,例如一輛柴油版奧迪Q7賣到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台幣870萬),而汽車代理經銷商為了活下去,什麼車都賣,無論利潤多少都做,為了避開某些規定,甚至把新車當作「二手車」來賣。
德國外交部今天宣布,根據莫斯科當局的命令,在俄羅斯德國機構工作的數百名公務人員和當地僱員將必須在未來數天內離開該國或遭到解雇。
當「不與中國脫鉤,只是脫風險」的民主、自由、人權價值觀,遇到地緣政治安全、風險分散的「能源全產業鏈」,從歐美與東北亞、向西到中國大陸和中亞五國、乃至於中東與北非,2023年5月19日,未來將是國際外交史上,很重要的一天。
全球金融業去年面對嚴峻逆境,但義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股價卻翻倍,這跟其執行長歐塞(Andrea Orcel)的大膽目標有莫大關係,其致力把一度陷入困境的裕信扭轉為一部賺錢機器。
前空軍副總司令傅慰孤昨出席「回顧1949遷台外省族群對台灣的犧牲與貢獻」座談會,並擔任主講人,在談到「國防軍備整飭」議題時,他說,孫子兵法中「非危不戰」,兩岸關係還沒到生死存亡之際,執政黨卻用反中、抗中政策來挑釁,不但不能保台,反而製造了危機,不合思維原則。他強調,「避戰,是政治問題,不是軍事問題。」
亞太經合會(APEC)貿易部長會議美國當地時間26日在美國底特律落幕,由於中俄反對烏克蘭問題措詞,以主席聲明代替聯合聲明。出席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於議程間得空會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就中美經貿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區域和多邊議題坦誠、務實、深入交流;戴琪關切中方非市場經濟和貿易政策造成的嚴重失衡問題。此外,王文濤也與世貿組織(WTO)祕書長伊維拉碰面討論WTO第13屆部長級會議(MC13)籌備事宜。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一路出訪歐洲基輔、華沙、柏林、巴黎、布魯塞爾,並於26日抵達最終站莫斯科。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向李輝表示恢復和談存在嚴重障礙,李輝則對其重申繼續勸和促談。美媒報導稱,李輝歐洲行向西方要求,讓俄國保留已占領的烏克蘭部分領土。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廣島峰會隆重登場,卻因涉及「台海和平」的領袖宣言草案引發國際關注,由於已經三度納入聯合聲明,中國外交部再次要求停止對台獨勢力縱容支持,G7多次透過「以台制中」的隔山打牛之術,至今台灣未有實質利益反受中國文攻武嚇,G7顯然又是透過國際組織會議上演一場華麗的現實主義。
想紅就讓你紅。距離俄烏戰爭爆發已經超過一年,有一些具有軍事背景的台灣志願兵也前往烏克蘭參戰抗俄。昨天(26)晚上,有一名台灣志願兵陳男退出戰場,他遭到同樣是台灣志願兵的潘姓男子設局,險遭手榴彈殺害。陳男爆料指出潘男曾經試圖設置陷阱殺害他的戰友,並誣陷中國大陸籍同僚。在曾聖光陣亡之前,他甚至被潘男污衊為中國大陸間諜,遭曾聖光打斷鼻樑,目前潘男已遭烏克蘭檢方逮捕,並面臨10至15年的監禁刑事起訴。
中國大陸外交部網站27日消息,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當地時間26日訪問俄羅斯,其間與俄外長拉夫羅夫、副外長魯登科、加盧津分別會見會談。雙方就中俄關係和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等交換意見。中方積極勸和促談;俄方表示,將繼續堅持政治解決方向,並與中方繼續加強溝通協調。
據共同社27日報導,日本跨黨派「新憲法制定議員同盟」26日在東京召開修憲推進大會,首相岸田文雄(自民黨總裁)在會上致詞,再度展現出修憲意願。他談及俄烏衝突和北韓發射彈道飛彈,稱「正因為國際社會迎來了歷史轉型期,我們必須對修憲秉持強烈信念去挑戰」。
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5月26日刊出27日過百歲生日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專訪。季辛吉表示,在中美競爭的背景下,大部分「主要國家」都已迷失基本方向,在「應該嘗試『微調』超級大國行為」還是「要爭取一定程度的自主權」之間舉棋不定,以至於讓他覺得「無序」。
近兩周來,據說烏克蘭動用「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攔截了7枚俄羅斯「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飛彈。而廣泛認為,「愛國者」及現有的其他防空系統根本就攔不住飛速超過5馬赫的高超音速飛彈。據軍事分析家說,連五角大廈也為它在俄烏戰爭中的成功大吃一驚。
有反俄羅斯總統蒲亭的俄國武裝團體日前從烏克蘭「反攻」俄國南部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但當中一些人與新納粹主義有關聯,這些極右翼「隊友」對烏軍恐適得其反。
烏克蘭今天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Board)一員,代表俄羅斯的阻撓失敗;但同時北韓也進到世衛執委會。
傳統上,學術領域探討政府國內的投資和支出究竟是社會福利優先? 還是軍事支出為主? 這就是所謂Guns vs. Butter 。 此外,冷戰結束之後,專家學者大多預期各國軍事支援會大幅縮水,而經濟發展成為國家關注的焦點。 綜合這兩種論點,我們似可假設,國家對外的關係應該與經濟建設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事實上,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也是因應這樣的思維,尤其是針對廣大的開發中國家。 儘管如此,美國拜登政府在推動印太戰略是否有了不同前述的觀點呢? 在俄烏爆發戰爭之後,美國是否更加走向軍事的偏鋒,而不是專注在經濟的層面。
中國特使李輝近期赴歐推動中方為俄烏戰爭制定的和平計畫。華爾街日報報導,西方官員透露,李輝釋出的訊息是:歐洲國家應敦促俄烏停火,並讓俄國保有已占領的部分烏國領土。
俄羅斯與喬治亞於2019年中斷航空往來,直到上週才恢復,但有一群喬治亞人民在機場外抗議。俄羅斯總統蒲亭今天說他本以為大家會感激,很訝異出現示威。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日前被爆出,曾經與俄羅斯天才橋牌美少女安托娜娃(Mila Antonova)有過一段婚外情,這段關係被已故美國淫魔富豪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當作威脅蓋茲的把柄。英國《每日郵報》最新刊出的一張照片則揭露安托娜娃曾與俄羅斯美女間諜查普曼(Anna Chapman)往來,目標可能正是比爾蓋茲。
俄羅斯25日開始進行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的計畫,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表示,核彈頭已在運送中,這是前蘇聯1991年解體後,俄羅斯首度把核武部署到俄國境外。俄國高官也強調,若西方後續給烏克蘭核武,俄將先發制人打擊;美國強烈譴責此舉的同時,也表示美方不樂見戰事蔓延到俄羅斯境內,及用美製武器攻擊俄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