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俄羅斯軍營的搜尋結果,共155筆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日本今天宣布新一波制裁,目標鎖定俄羅斯的軍事、建築和工程領域。
俄羅斯曾自誇飛行速度10馬赫(10倍音速),能機動變軌的匕首高超音速飛彈,5月接連被烏克蘭使用愛國者飛彈成功攔截。這再次印證實戰是檢驗武器的唯一標準。不要迷戀所謂的殺手鐧武器,現代戰爭是體系作戰,個別武器再先進,若不在體系中發揮作用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烏克蘭軍方日前指出,俄羅斯的部隊已從巴赫姆特部分地區撤退2公里,昨(12)日俄羅斯國防部也證實,部分軍隊已後撤到「更有利的防守位置」,是過去10個月以來,首度承認烏軍「成功」收復失地。
支持出兵烏克蘭的一位俄羅斯著名民族主義作家普里列平(Zakhar Prilepin)6日在一起汽車炸彈攻擊中受傷,他的司機則因此喪命。俄羅斯內政部表示,正循恐怖襲擊方向調查案件。調查人員表示,一名已遭拘捕的嫌犯承認,是按照烏克蘭情報部門指派的任務發動這起攻擊。
俄國總統普丁3月30日簽署例行春季徵兵令,將自4月1日至7月15日招募14.7萬名18至27歲青年入伍。由於普丁去年9月下令動員30萬人引發逃難潮,俄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部動員局發言人齊姆良斯基(Vladimir Tsimlyansky)強調,這批徵召入伍的新兵不會被派往烏克蘭戰場。另外,根據美國掌握最新情資,莫斯科正另闢蹊徑,積極尋求以糧食援助向北韓換取武器。
俄國總統普丁3月30日簽署例行春季徵兵令,將自4月1日至7月15日招募14.7萬名18至27歲青年入伍。由於普丁去年9月下令動員30萬人引發逃難潮,俄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部動員局發言人齊姆良斯基(Vladimir Tsimlyansky)強調,這批徵召入伍的新兵不會被派往烏克蘭戰場。另外,根據美國掌握最新情資,莫斯科正另闢蹊徑,積極尋求以糧食援助向北韓換取武器。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兩架美國B-52H戰略轟炸機在波羅的海上空向俄羅斯邊境方向接近,於是Su-35戰鬥機緊急起飛伴隨,緊盯美國轟炸機的動向。在B-52H逐步離開俄羅斯後,戰機也返回基地。這是繼上星期,美國MQ-9無人機被2架Su-27攔擊後墜海以來,再一次出現的美俄軍機衝突。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出訪莫斯科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普丁主要尋求朋友協助,不過過去一年的經驗顯示,中俄友誼仍有限制,誠如俄軍專家所言,俄羅斯「過度興奮」,因為北京只有一個盟友,就是自己。另外文章也分析,習近平可能向普丁釋出3種訊號,包括該收手了、繼續戰爭,或是什麼都沒表示。
根據俄羅斯政府官方公布的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丁將一枚國家友誼勳章(Order of Friendship)授予曾主演「魔鬼戰將(Under Siege)」等多部賣座動作片的好萊塢巨星史蒂芬席格(Steven Seagal),以表彰這位親俄派演員在國際「合作」上的貢獻。
美國總統拜登出其不意,造訪烏克蘭,周一令許多俄羅斯鷹派軍事專家既憤怒,又尷尬。而就在俄羅斯總統普丁準備在全國演說中,為俄軍侵略烏克蘭辯護之際,這令他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美國之音引述《華爾街日報》6日報導,據俄羅斯海關數據顯示,中國當局無視國際上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和出口管制,持續向俄羅斯提供攻打烏克蘭所需的軍需品和技術。該報曾聯絡俄羅斯外交部、國防部和經濟部尋求對此事的評論,但是沒有收到回應。
烏克蘭東部的頓內茨克州馬克耶夫卡(Makiivka)一處被俄羅斯作為軍營的校舍,跨年夜被烏克蘭軍隊以海馬士多管火箭炮系統轟炸。俄羅斯國防部4日證實,死亡人數已攀升至89人,俄軍也已將發射火箭彈的海馬士系統摧毀,並指出是許多士兵違規使用手機,才導致軍營位置暴露。
烏克蘭在元月1日凌晨第1分鐘就轟炸俄羅斯在烏東的俄軍營房,俄羅斯國防部昨(3)日坦承死亡人數從63人升至89人,並且怪罪士兵違規、大量使用手機,導致被烏軍鎖定。
俄烏戰爭初期,烏克蘭的亞速團部隊(Azov Regiment)在馬立波(Mariupol)孤城堅守近3個月,雖然之後守軍主動放下武器投降,走向俄軍戰俘營,但也令各界見識到烏克蘭守軍的堅韌。這群英雄逐漸在換俘程序中重獲自由,經過一段時間的的休養後,馬立波英雄開始向大眾談及那場浴血戰爭的艱困過程。烏克蘭國民警衛隊,亞速軍團情報官薩莫連科(Illia Samoilenko)在傷癒後訪問以色列,並接受以色列媒體的訪問,談到亞速營的成員,以及馬立波戰役所見,以及他自己成為戰俘,關押4個月的心路歷程。
在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的戰爭中,以衛星為傳輸基礎的「星鏈」(Starlink)系統成為烏克蘭武裝部隊和政府的一個重要工具,俄羅斯正在完成車載型「布爾什維克」(Borshchevik)移動綜合設備(Complex)的測試,用於偵測「星鏈」(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終端機的方向別且定位,有助於前線單位識別並摧毀目標。
美國職業女籃(WNBA)著名球星格林納(Brittney Griner)入境俄羅斯時,因「運帶毒品罪」遭俄羅斯逮捕,美國政府一直努力營救。經過3個多月協商,美國和俄羅斯終於達成換囚協議,美國交出惡名昭彰的俄羅斯軍火商維克多•布特(Viktor Bout),換回格林納,現在她已經登上返回美國的飛機。
綜合俄羅斯國防部近日報告,經過長時間的防守,俄軍向利曼市(Limen)、巴赫穆特(Bakhamut)和阿夫迪夫卡(Avdiivka)方向開展攻勢。而在北邊庫普揚斯克(Kupyansk)、南邊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爾松(Kherson)方面上,俄軍仍然處於防禦狀態。
近數月來在烏克蘭戰場上連續吃下敗績的俄羅斯最近宣布重大的戰術調整計劃,要將俄軍前線導彈部隊全數換裝現代化的伊斯坎德爾-M(Iskander-M)導彈系統。此外,前線的火箭火箭炮和火炮編隊也正在接收在這次特別軍事行動表現優異的先進型號。伊斯坎德爾導彈在先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導彈攻擊中曾數次出現過,為何在數個月的連續敗退後才宣佈要大量部署這款先進導彈與火箭炮,內情啟人疑竇。
綜觀俄烏戰爭的發展,從俄羅斯最初的閃擊戰失利,開始轉入持久戰階段,其後北約與美國的實質軍事援助大批挹注,烏克蘭在戰場上的頹勢出現反轉。普丁即屢屢向外界表示,未來將不排除使用核武,並言明此絕非虛張聲勢,以此作為向北約與美國的一種訊號傳達,用以表明俄方要求西方不得干涉俄烏戰爭的立場。儘管多數分析家都認為,俄國使用核武的機率微乎其微,在理性決策模式的判斷下,除非普丁一意孤行,要帶著全俄國人民走向毀滅之路,否則動用核武將不在當前可行的戰略決策之內。
俄羅斯占領軍4月在烏克蘭東部小村落敲門查戶口時,64歲退休人員澤倫斯基嚇得魂飛魄散,因為他跟引領國家對抗敵人入侵的總統澤倫斯基同名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