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俄軍的搜尋結果,共3,282筆
烏克蘭東部戰略城市北頓內茨克(Sievierodonetsk)25日正式淪陷,「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形容,這是自南部港城馬立波以來,俄羅斯軍隊的最大勝利。
烏克蘭首都基輔今(26)日清晨傳出多起爆炸,市中心遭到多枚俄軍飛彈攻擊,至少造成5人受傷。另外,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七大工業國集團(G7)將宣布禁運俄羅斯黃金。
烏克蘭北頓內茨克(Sievierodonetsk)市長斯特約克表示,俄軍經過數週戰鬥和砲擊後,現已完全占領這座具戰略重要性的前線城市。
推特上24日流傳一段俄羅斯軍隊發射防空飛彈後,飛彈竟如迴力鏢般180度掉頭轟炸陣地、引發爆炸的畫面,美國軍事專家評論這種情況相當罕見,推測可能是發生故障。
俄烏戰爭開打已滿4個月,目前雙方持續爭奪烏東盧甘斯克州北頓內茨克與利西昌斯克兩城,台灣駐紐西蘭前代表介文汲對此表示,利西昌斯克有如烏軍的荊州城,誰要是控制該城就能獲得戰局優勢,同時介文汲也指出,若頓巴斯戰事結束,下一階段將可能進攻敖德薩與哈爾科夫,將烏克蘭徹底變成內陸國家!
《空軍雜誌》(Air Force Magazine)24日報導,美國智庫與外交刊物指出,在俄軍加強防空能力之下,烏克蘭無人機愈來愈難發揮作用,正讓美國改變軍事援助的方向,聚焦於砲兵與防空火力等。
烏軍在俄烏戰爭中仍處劣勢。烏克蘭24日宣布,烏克蘭軍隊在北頓內茨克與俄羅斯激戰數周後,不得不從北頓內茨克撤退。且美國情報宣稱,俄軍奉令在烏克蘭南部的敖德薩和奧恰基夫港口埋設水雷,封鎖烏國糧食出口;但美國軍援烏克蘭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HIMARS)也已運抵烏克蘭。烏方希望能藉此扭轉戰局。
烏克蘭國防部今天表示,俄軍試圖包圍烏國東部處於交戰中的城市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且正對其姊妹市北頓內茨克( Sievierodonetsk)發起猛攻,以取得全面控制權。
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上週傳出遭立陶宛「封鎖對外鐵路」,立國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22日駁斥此說,並表示依據制裁影響的俄國貨運僅約1%。俄國已揚言報復立陶宛,外界分析可能停止向立國輸送電力。
根據最新解密的美國情報,俄羅斯海軍奉令在烏克蘭南部的敖德薩和奧恰基夫港口埋設水雷,並早已在第聶伯河布雷,作為封鎖烏克蘭糧食出口的手段。
雖然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仍多次強調最大威脅來自中國大陸。但智庫專家指出,俄羅斯地理條件、領袖行為,以及威脅的性質、強度與處理難易度等5項因素,可能讓美軍改變「亞洲優先」的想法。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聲稱是「去納粹化」之際,昨(22)日適逢希特勒入侵蘇聯81周年,俄國各地發起紀念與哀悼。戰況方面,俄國持續在烏東有所斬獲,烏軍失守重要戰略工業城市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的周邊數個村莊。此外,2位在烏作戰的美國人遭俘,可能面臨死刑,白宮表示震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報導,近期可能是烏克蘭自馬立波(Mariupol)淪陷以來「最慘的一週」,因為俄軍於戰略要地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南部獲得突破、在北頓內茨河(Siverskyi Donets river)西岸站穩腳步;且雖然雙方皆損失慘重,但俄軍仍能出動留在本土的預備隊,烏軍精銳卻已消耗殆盡。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今天告訴一群歐洲報媒,英國國防情報單位相信,隨著俄羅斯軍隊耗盡資源,俄國於烏克蘭的戰事進展未來幾個月將會趨緩。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今天在長達16頁的報告中指出,在今年3月13日當天,俄羅斯軍隊「冷血處決」烏克蘭攝影記者李文(Maks Levin)及他的友人查尼紹夫(Oleksiy
由於俄軍侵略烏克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加強制裁力度,但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三說,在西方設法切斷經濟關係之際,莫斯科正把貿易轉向如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可靠的國際夥伴。
俄羅斯近日因途經立陶宛、進出俄屬飛地加里寧格勒的貨物鐵路運輸受歐盟制裁影響,揚言報復立國。立陶宛防長艾努沙斯卡斯今天說,網攻是俄方較可能採取的手段。
(22:1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