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俄高官的搜尋結果,共140筆
俄羅斯25日開始進行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的計畫,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表示,核彈頭已在運送中,這是前蘇聯1991年解體後,俄羅斯首度把核武部署到俄國境外。俄國高官也強調,若西方後續給烏克蘭核武,俄將先發制人打擊;美國強烈譴責此舉的同時,也表示美方不樂見戰事蔓延到俄羅斯境內,及用美製武器攻擊俄國領土。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日前面對學生提問高房價時,竟說「房價現在在降」;內政部長林右昌又稱,年輕人不是買不起房,是沒規畫或想挑高價區位。原來台灣不是房價高,不是政府沒作為,而是年輕人不懂規畫,不去住鄉下。蔡政府的高官真讓人大開眼界,一再上演台灣版的「何不食肉糜」。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已436天,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再度怒轟俄國國防部不給彈藥、任憑傭兵集團的戰士送死。他宣布,瓦格納的部隊會在本月10日下週三撤離血戰已久的巴赫姆特(Bakhmut)。
4月21日,時任歐巴馬政府的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莫瑞爾(Michael Morell)在眾議院司法機構的證詞中談到,2020年曾接獲要求,將有關杭特·拜登(Hunter Biden)臭名昭著的「地獄筆電門」(Laptop from Hell)甩鍋給俄羅斯以利拜登選情。本週五(28)一位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莫斯科站站長(等同指揮官)透露,他原本也收到通知,要一同簽署信件,以攻擊《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是俄羅斯散播的假信息,但他最終拒絕連署。
根據外洩的美國軍事文件,儘管前所未見的嚴厲制裁日益加重,俄羅斯仍可再資助烏克蘭戰爭至少一年。
由於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又表明雙方將加強夥伴關係和戰略合作,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質疑,北京是否在秘密提供俄方軍武。然而,如今消息傳出,私下和俄羅斯協商,打算秘密提供莫斯科大批武器的,竟然是美國的長期盟友埃及。
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今天與俄羅斯國防部長會晤時表示,他希望莫斯科保證,當遭受攻擊時俄國會出面保衛白俄。
美國財政部一高級官員7日說,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俄實施制裁的夥伴聯盟,已找到有效方式,就不向俄羅斯提供物質支持與中國進行溝通。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說,美國政府不認為俄烏之間有機會展開停火談判。大陸官媒旗下新媒體稱,在烏克蘭危機上可看到歐美間的微妙分歧。美國人希望繼續打,歐洲人盼望趕快和。
全世界開始遠離美元霸權,本報先前報導過全球5項去美元計畫,以及本週超過10個家開始挑戰美元貿易結算地位。今天(五)一名俄羅斯高官在印度出席論壇時重磅談到,金磚國家(BRICs)包含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和南非正致力於建立一個全新的數位貨幣(區塊鏈技術),將會以黃金和稀土等做為發行貨幣的對價物。
烏克蘭高官說,俄羅斯航太部隊(VKS)出動新一代戰機,尤其是蘇(Su)-35等占取空優,讓基輔愈來愈難對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0日起訪俄3天,21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正式會談,預料隨後習還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話,中國能否擔當俄烏戰爭斡旋者的角色頗受矚目。白宮國安會議發言人柯比17日表示,美方將關注「習普會」的結果,但他提到北京2月發布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明言「美國不支持此時停火的呼籲。」
美國無人機在黑海上空墜毀後,美國和俄羅斯國防部長於15日罕見通話。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告訴俄羅斯防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美國飛機將「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俄羅斯國防部則聲稱,會對所有挑釁作出相應的反應。
前北約外交安全政策官員克里斯蒂(Edward Hunter Christie)本月初發表了一串推文大讚前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的國家安全顧問——陸軍退休將領凱洛格(Keith Kellogg),他本月初於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聽證會上,就美國在烏俄戰爭中施行的戰略向參議員作證,內容十分精彩。談到了透過烏克蘭來讓俄羅斯離開賽局,美國就能空出手對付真正的對手——中國大陸,他也談到了德國根本不重要了,波蘭比較重要等等,提供了深入淺出的國家戰略觀點。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5日表示,中國表明不會在俄烏戰爭中提供俄羅斯武器。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分析認為,蕭茲的說法似乎暗示德國已在此議題上,取得北京方面的相關保證。
白俄羅斯外交部長馬克伊(Vladimir Makei)去(2022)年11月下旬參加中亞六國集體安全公約組織會議、與俄國官員會晤,4天後突然身亡,當時外界揣測他死於心臟病發或遭到下毒,不過白俄媒體近日稱,他其實是自縊身亡,作為白俄的自由派,他對於自己打造的體系愈來愈不受控感到悲憤與痛苦,也明白自己即將大位不保。
西方國家為了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一事祭出嚴苛制裁後,俄國最富裕的權貴今年已損失近950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相當於每天蒸發3.3億美元(約新台幣102億元)。
大國競爭並非雙邊的策略性互動,而是時常會牽涉第三方事件。第三方事件的發展不僅會受到大國競爭的影響,還會在一些情況下改變大國競爭的趨勢或後果。尤其是,涉及第三國的危機事件可以深刻塑造大國競爭的走向。
西方高級官員今天表示,俄羅斯空軍基地近來接連遇襲,將使俄軍受到重大的心理打擊,莫斯科得更仔細思考如何確保長程轟炸機的安全。
俄羅斯境內2座軍事基地遇襲爆炸,匿名烏國高官坦承出動無人機轟炸,讓外界關注烏克蘭自行研發、航程可達1000公里的遠程無人機開發進展,不過沒有跡象顯示此波攻擊是由新型無人機執行。另外專家指出,俄國基地遇襲凸顯2大警訊,第一,許多軍機沒有停在飛機庫,顯示俄軍沒有做好防衛境內空軍基地的準備;第二,烏克蘭已展現深入俄國領土的能力,此波攻擊也向俄軍傳遞這項訊息:未來不再只有烏克蘭容易受到遠程無人機及飛彈空襲的影響。
俄羅斯昨(5)日指控烏克蘭出動無人機轟炸境內2座軍機場,儘管基輔並未公開承認,不過美媒引述匿名烏克蘭高官,坦承烏克蘭發動攻擊。由於遇襲的基地距離烏克蘭邊境最遠達450英里(約724公里),其中一座還位在莫斯科外圍,讓外媒形容是烏克蘭至今「最明目張膽」的一次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