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價金的搜尋結果,共54筆
訴求「身後當遺產,不如活著自己用」的保單轉換,叫好不叫座。據壽險公會統計,2022年僅完成五件保單契約轉換,轉換保單價值金共261萬元,創2014年開放之後的單年新低,壽險業者分析主要原因是保單轉換解說內容繁複、轉換後糾紛機率大、及金管會要求不得給付佣酬,業務員推動意願不高,使得這項業務幾乎名存實亡。
明年7月1日退撫新制上路,讓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退撫新制採「確定提撥制」,新進公教人員無需再擔憂退撫基金破產的風險,破解世代不均的現象;憂的是,新進公教人員不再加入現制、老一輩公教人員陸續退休,繳費的人遞減、領錢的人增加,勢必造成退撫現制財務衝擊,尤其近年初任的公教人員,既不適用新制,又背負舊制退休金可能再縮水的風險,未來退休時錢是否夠用?仍是未定之數!保經業者提醒公教人員一定要及早進行退休規劃,拉長準備時間,善用年終獎金,減少不當投資,才能從容安然地邁入退休年歲。
被金管會抽查抓到宣告利率不當的13家壽險公司,裁罰結果出爐,13家公司有21張保單宣告利率不當,除台新人壽的金豐盛先前已被保險局停售,全球人壽的美高利已自行停售,其他公司共19張保單,18日文到後「立即停售」,且未來再觸犯類似缺失,將會被重罰。
「走了當遺產,不如活著自己用」的保單活化業務,乏人問津,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今年第二季保單轉換件數及金額都「掛零」,上半年僅國壽一件、轉換金額62萬元,全年有可能創2014年8月開辦以來的歷史新低。
升息趨勢下,資本市場波動難免,若風險承受度不高,想穩穩存退休金者,國泰人壽4月即推出近期宣告利率3.25%美元利變終身壽險「樂齡享退」,訴求繳費6年或10年,增值回饋分享金在領生存保險金前都用來增購保額,強化保障,保戶可約定60、65或70歲開始領生存金,若累積有20年以上,每年可領總繳保費4%左右的生存金。
升息趨勢下,資本市場波動難免,若風險承受度不高,想穩穩存退休金者,國泰人壽4月即推出近期宣告利率3.25%美元利變終身壽險「樂齡享退」,訴求繳費6年或10年,增值回饋分享金在領生存保險金前都用來增購保額,強化保障,保戶可約定60、65或70歲開始領生存金,若累積有20年以上,每年可領總繳保費4%左右的生存金,算是國壽近期較具「競爭力」的保單。
通膨壓力下,明天的錢正在縮水。五一勞動節將至,全球人壽建議勞工族群面對未知的未來,醫療基金與退休金一定要先準備好,尤其醫療部分可分初、中及後期,以確診就能得一筆保險金的癌險、重大傷病或重疾險來規劃,療程中則以實支實付醫療優先,在家療養則可用長照險、類長照,預備相關費用。
2014年轟轟烈烈開放的保單轉換,今年第一季差點掛蛋。訴求「老了當遺產,不如活著自己用」的保單轉換,因壽險公司不能給付業務員保單轉換服務佣金,及保戶捨不得投保多年的高利率保單,因此今年第一季保單轉換只有一件,轉換金額62萬元,去年全年也僅12件,僅轉換553萬元,逐年降低明顯。
美元利變保單4月紛紛拉高宣告利率,金管會7日對保戶祭出四大示警,一是宣告利率不代表投資報酬率、亦不是全期固定或保證的利率;二不要以一時宣告利率作投保唯一考量,最好看一看該公司宣告政策與歷史宣告利率;三是提前解約會收解約費用,可能不保本;四外幣保單會有匯率風險。
三年固定利率1.28%的保單紓困貸款,將進入最後七天申貸期,在央行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後,預計2023年初再度開辦就會升息;不過因為有申貸門檻,到3月18日為止,申貸人數僅3,638人,金額剛破3億元,達3.23億元。
銀行通路熱銷的美元利變壽險再「變形」。南山人壽推出在銀行通路銷售的新美元利變壽險保單「多美寶」,訴求四大功能,即增值、拉高壽險保障、增加失智保障及資產傳承,目前保單宣告利率3.25%,保戶除了有增值回饋金,若罹患巴金森氏或阿茲海默症,即給付保額5%,保單滿50~60年的滿期或身故保險金有機會拿到三倍以上已繳保費。
近來頻傳勞工保險基金恐有「破產」之虞,此一消息一出,愈來愈多投資人開始感到焦慮又不安,在不得不接受現實的同時,也急於思索是否有自存退休金的需要?根據勞保局統計,目前國內月領勞保年金的146萬人中,有超過6成5、高達95萬的民眾月領不到新台幣20,000元……;基此,小花平台建議,確實有自存退休金的需要,自己創造被動收入以彌補退休金的不足「最實在也令人安心!」
內政部公布簡易生命表統計,國人平均壽命達81.32歲續創新高,意味要有一筆退休金,足夠支應未來20年、甚至更久的退休生活。準備退休金應跳脫短暫的「通膨」思維,錢能留存下來才是王道,採取長遠、穩健的美元、新台幣「雙元」策略,透過保險配置,將「不確定變確定」。
台灣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超前部署的「退休規劃」早已成為顯學;永達保經總經理陳慶鴻表示,「退休理財」不僅是大眾必修課程,且刻不容緩,不論過程如何規劃、安排,終極目標就是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老人」。
中國郵政集團河南省分公司9月20日晚發佈通告表示,近日客戶郵寄黃金丟失案,經向鄭州市公安機關報案,18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費某某(男)、吳某某(女),已被鄭州市公安局鄭東新區分局刑事偵查大隊抓獲,盜竊黃金大部分被追回。據了解,涉案兩人都是河南北辰人力資訊服務公司為鄭州郵區中心提供外包服務的員工,更強調將全面做好理賠工作,切實維護客戶權益,並進一步加強人員和場地管理。
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訂定的國際失智症日,值此時刻不禁讓人憂慮,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化意味著高失智時代的來臨。
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下,新生命的誕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卻也是另一份責任的起始。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性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齡逐年提高,2020年已來到34.7歲,而培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大約需要24年時間,家長們負擔最沉重的時間點正好與退休金儲備的黃金時段重疊。壽險業者建議可透過保險機制達到風險保障與退休規畫雙軌並行的策略,讓養兒與退休計畫同步達陣。
保單紓困貸款,八家壽險公司保戶就占94%。到8月2日為止,壽險業核准的保單紓困貸款金額已達82.69億元,其中,國泰人壽一家就核貸近32億元,占率近39%,南山人壽亦有13.6億、富邦人壽逾10億元,新光人壽有7.12億元,另外如三商美邦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及全球人壽各有近3~5億元,合計八家公司已核貸近78億元。
要以房養老,還是以保單養老?國泰人壽協理翁建勳列舉年輕時存錢買保單優於買房的五大好處,一是保單有保障且可同時累積資產;二是升息時保單還有增值回饋金機制,但房貸負擔卻會增加;三如投保美元保單,還有機會享有匯兌利益;四是美元保單目前還是略高於市場的利率;五是房價可能劇烈波動、且有稅費等額外支出,保費卻是固定的。
為協助疫情嚴峻下受財務衝擊之投保大眾,人壽保險公司自7月1日開始承辦「保單借款紓困專案」,年息1.28%,每位申請人於同一家公司申貸上限為10萬元。依保險法規定,壽險公司不可承作無擔保放款,對於具有『保單價值準備金』或『保單帳戶價值』之保單,可在額度內貸放。保單帳戶價值指分離帳戶之投資標的價值,而何謂保單價值準備金,對於消費者與保險公司的財務影響與實際意涵為何?下文加以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