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單最低死亡的搜尋結果,共32筆
壽險公司辦理投資型保單申購、贖回,辦到自己大賠,金管會26日公告台灣人壽在辦理投資型保單上,系統無法有效計算帳戶價值,改由人工操作,造成帳面損失由公司吸收,金額頗大,再加上電訪時發現不當話術銷售卻草草結案、未向客戶說明匯率風險、重大作業風險未如期通報金管會等共六大缺失,被罰300萬元及三項糾正。
壽險史上最低保單分紅利率0.81%,即將進入第24個月,仍未見央行將升息的跡象,但今年前二月已有壽險公司連續調整保單宣告利率,引來市場關注。金管會表示,將緊盯壽險公司是否出現「預期式升息」,即市場利率還沒有上揚,保單利率先調高,造成保單成本過高或根本不賺錢。
避免壽險公司競相拉高宣告利率或祭高佣金等搶業績,金管會今年第一季再出招,修正保單利潤測試指標,採用市場利率打八折的流動性風險貼水利率,且每月檢視,讓壽險公司拉高宣告利率、或付高一些行銷成本的空間再被壓縮,金管會官員表示:「不希望今天的業績成為未來的負擔。」
為避免保單比重過於傾斜,大型壽險8、9月調整策略,刻意拉動美元利變壽險銷售量。據統計,美元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9月達新台幣319億元,創14個月以來單月最高,且比2020年同期成長61%以上。累計前九月美元傳統保單新契約保費已有新台幣2,282億元,比2020年同期衰退17.8%。
為避免保單比重過於傾斜,大型壽險8、9月調整策略,刻意拉動美元利變壽險銷售量,據統計,美元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9月達新台幣319億元,創14個月以來單月最高,且比去年同期成長61%以上。累計前9月美元傳統保單新契約保費已有新台幣2282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17.8%。
根據本報針對21位壽險公司董總、商品精算副總進行的問卷調查,有15位、即逾七成壽險高層預估2021年新契約保費將重返兆元規模,且其中14位還預估2022年仍將比今年成長,即連續兩年新契約保費都將逾兆元,擺脫2020年新契約保費僅9,168億元的「墜崖式衰退」窘境。
2021年壽險續期保費恐出現逾20年來最大跌幅。由於沒有強力分期繳儲蓄險「吸金」,加上投資型保單成近三年主流,壽險前八月新契約保費6,868億元,雖比去年同期成長8%以上,但續期保費1.3兆元,同比卻衰退12%以上,若此幅度持續下去,則全年續期保費恐不到兩兆元。
2021年壽險續期保費恐出現逾20年來最大跌幅。由於沒有強力分期繳儲蓄險「吸金」,加上投資型保單成近三年主流,壽險前8月新契約保費6868億元,雖比去年同期成長8%以上,但續期保費1.3兆元,同比卻衰退12%以上,若此幅度持續下去,則全年續期保費恐不到2兆元。
想要更高的報酬率。據金管會統計,5月美元投資型保單銷售量9.91億美元,首勝美元傳統型保單的8.68億美元,即投資人偏好月月配息兼有機會賺匯差的美元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勝過6年以上年化報酬率約2.2%美元利變壽險,前五月美元投資型保單保費43.84億美元(約新台幣1,234億元),同比成長194%,也是唯一正成長的外幣保單險種。
想要更高的報酬率。據金管會統計,5月美元投資型保單銷售量9.91億美元,首勝美元傳統型保單的8.68億美元,即投資人偏好月月配息兼有機會賺匯差的美元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勝過6年以上年化報酬率約2.2%美元利變壽險,前5月美元投資型保單保費43.8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234億元),同比成長194%,亦是唯一正成長的外幣保單險種。
12年來最慘。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業務員無法拜訪客戶,業績受衝擊,6月單月業務員通路僅貢獻175億元新契約業績,是金融海嘯之後,即2009年5月之後的單月新低,且5、6月已連續兩個月,業務員通路的新契約占率跌到三成以下,也是11年來首見。
12年來最慘。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業務員無法拜訪客戶,業績受衝擊,6月單月業務員通路僅貢獻175億元新契約業績,是金融海嘯之後,即2009年5月之後的單月新低,且5、6月已連續兩個月,業務員通路的新契約占率跌到3成以下,亦是11年來首見。
全球投資熱潮,帶動投資型保單買氣。金管會30日公布,今年1月外幣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約新台幣304.14億元,創36個月新高,更較去年1月大幅成長106%,且首度銷售量超越外幣傳統型保單。
全球投資熱潮,帶動投資型保單買氣。金管會30日公布,今年1月外幣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約新台幣304.14億元,創36個月來新高,也較去年1月大幅成長106%,同時首度銷售量超越外幣傳統型保單,1月外幣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為298.62億元,外幣保單新契約合計602.76億元,占1月新契約保費近61.5%,是近6個月新高比率。
壽險吸金力道大減,據壽險公會統計,2020年壽險業利率變動型保單全年新契約保費4,273億元,若加上傳統壽險,即廣義的「類儲蓄」保單,全年也僅5,220億元,創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
2020年因疫情衝擊、全球降息及金管會五指山壓制,壽險業全年新契約保費約近9,200億元,不僅未能突破兆元關卡,更是2008年之後的11年來最低保費,且已連續二年衰退。
趁美元便宜買保單。2020年利率比2019年低,但美元保單買氣卻賣贏2019年,保發中心統計,2020年前11月美元保單約銷售新台幣4,511億元,比2019年同期成長11%,且台幣升破29元後,11月單月銷售446億元,占當月新契約保費約六成,即利率不吸睛,但匯率夠吸金。
利率下降、要求最低死亡保障門檻,2020年前十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大衰退逾29%,其中只有兩款保單還能維持正成長,一是固定利率的傳統壽險前十月銷售871億元,成長2.5%;另一款就是保費可能要調升的健康險,前十月銷售354億元,成長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