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育工作的搜尋結果,共215筆
內政部營建署5日發布新人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由原玉管處祕書邦卡兒.海放南升任,成為國家公園首位原住民副首長。邦卡兒.海放南說,他在玉管處服務近30年,從沒想過有一天能夠成為玉管處的副處長,感謝長官提攜,未來持續擔任國家公園與部落間溝通橋樑。
曾在七星山發現台灣特有植物「台灣水韭」的生態研究先驅徐國士,上月28日辭世,享壽82歲,消息傳出,震驚生態保育學術界人士,作家蔣勳也發文悼念他對台灣生態與稀有植物的研究貢獻。由於徐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首任處長,員工就屬聽聞此事均感不捨,並感謝他對太魯閣的付出。
許多學者及野生動物相關行業專家認為「野生動物保育法」中諸多法條已過時,民團指出,保育法規的修訂罕有民間保育團體參與,呼籲農委會應讓真正的專業參與專業決策。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對此回應,樂意邀請野保團體參與「野保法」修法及所有野保的政策。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動物保護防疫所4日上午11時許接獲八斗子派出所通報,有民眾送交一隻受傷老鷹,立即安排獸醫師預備手術,由員警送至寵物銀行後接手治療,但老鷹送達醫院時已昏迷,最終仍因失血過多不治。產發處說明,該鳥為二級保育類大冠鷲,市民行車如遇野生動物,應放慢車速,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昨日適逢「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台北市立動物園將主題訂為「野生動植物保育夥伴關係」,邀大家向辛苦的保育員表達感謝。擔任10年保育員的林靜宜表示,這份工作要花很多時間跟動物相處,了解他們的身體需求,並透過教育解說,把跟動物互動的經驗分享給大眾。
今日適逢「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台北市立動物園將主題訂為「野生動植物保育夥伴關係」,邀大家向辛苦的保育員表達感謝,擔任10年保育員的林靜宜分享,這份工作可拉近民眾與野生動物的距離,透過教育解說,把跟動物相處的經驗分享給大眾,讓大家用不同視角看待野生動物。
合作金庫銀行為促成國土保育、結合綠色金融與推動環境永續的三贏局面,積極規劃及參與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推動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環境保護認養工作,於3月2日由合庫金控暨銀行董事長雷仲達與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完成「大海指路-青鯤鯓鹽田濕地保育及明智利用推廣計畫」簽約儀式,宣示共同推展國土永續發展的重要任務,以具體行動落實環境永續。
為讓民眾了解目前海洋所面臨的問題及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要性,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補助澎湖縣政府建置的澎湖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日前開幕啟用。該中心設置於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開啟離島地區海洋保育教育新的篇章。
台灣特有種旱招潮蟹全台約有50萬隻,其中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南北岸約有36萬隻,是全台最大族群,麥仔簝文化協會27日表示為保育日益減少的旱招潮蟹,將與中興大學、第四河川局合作,展開保育並持續普查,配合「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園區」營造,永續旱招潮蟹的繁衍棲地。
花蓮卓溪鄉秀巒部落上週有農民通報自家雞舍有黑熊出沒,主動通報林務局,經架設相機,清楚監測到黑熊身影,通報的農民蘇明生今天獲頒8千元獎金、以及「友善黑熊夥伴」獎牌,是台灣黑熊納入生態薪水方案後首例,他說在部落生活50多年,頭一次看到黑熊,心中雖然也會「怕怕的」,但台灣黑熊是我們的朋友,不能傷害牠!
遊牧vs.定居:政府與牧民的治沙策略
為了推廣水獺保育工作,長期關注生態保育的一來順食品公司特別研發「水獺餅」,期盼能藉此喚醒大家「守護環境、愛護水獺」的永續環保觀念。Q萌的水獺造型結合傳統風味的糕餅,預料一上市將成為超夯的金門新伴手禮選擇。
聚陽實業公司長期支持荒野保護協會,投入52甲溼地的棲地守護與環境教育,每年皆安排志工夥伴於此進行數次的農事活動體驗及生態保育工作。
嘉義縣新岑國小與嘉縣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合作,長期監測、復育存在地球超過4億年的「活化石」鱟,為讓沿海生態保育更落實,嘉縣爭取到全台首座結合鱟復育的濱海環境教育場館,坐落在新岑國小及新岑公園間,基地面積廣達1.4公頃,造價8438萬元,27日動土,預計2024年完工。
在苗栗地區成立10多年的「後龍動物醫院」,除了協助犬、貓等寵物外,每年更處理100多件野生動物救傷案件,包括斑鳩、五色鳥、山羌、穿山甲等,更是苗栗縣唯一的石虎救傷處理醫院,提供第一線石虎健康檢查、醫療及短期收容等工作,今天獲頒林務局「推動野生動物生命教育楷模獎」。
台灣白海豚發現20周年,鹿港鎮的白海豚媽祖宮重新開幕,喬遷到中山路上的百年古厝,以新面貌,引領認識台灣特有種,而老建築經修復,注入新生命,讓老屋與生態都得以永續,吸引親子來體驗。
瀕絕保育類野生動物「歐亞水獺」在台灣地區及大陸沿海僅金門仍有穩定發現,估計全島數量只有200隻左右,且在棲地破碎化包括水系斷絕、植被持續消失下,面臨生存和繁衍嚴重危機。農委會林務局今天跨海舉辦保育工作平台會議,邀請學者專家研議更完善的措施,還給大自然的朋友一個更安全的家。
金門縣府與莊福文教基金會在去年12月中旬簽署合作契約,共同在陽明營區成立「金門縣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基地」,今天正式揭牌運作,未來雙方將協力推動金門野生動物救傷、照養、教育、推廣、保育研究與環境教育工作。
金門縣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基地今(27)日正式啟用,由莊福文教基金會與金門縣政府共同舉行揭牌儀式。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金門早期實施戰地政務,保有豐富動植物生態資源,許多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如歐亞水獺、金龜更僅存於金門,但對這些瀕危珍稀動物的照養經驗、專業資源相對不足,希望未來能倚重莊福基金會與六福村的經驗,建構金門成為友善環境的生態島,再創觀光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