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的搜尋結果,共389筆
台灣石虎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生態觀察家羅志成今年在彰化縣追蹤記錄到76筆石虎身影,同時發現石虎面臨犬殺、路殺及環境惡化等生存威脅。為保育石虎生態,彰化縣議會首次跨黨派議員於今天聯合提出《彰化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期盼可在明年議會定期會審議。
新北市簡姓男子去年12月到宜蘭縣蘇澳鎮南澳溪口,放飛馴養的白色蒼鷹時,附近1隻二級保育類動物環頸雉受到驚嚇而掉落稻田中,簡男以為環頸雉死亡遂帶上車,載一段路程後發現牠未死便放生;因遭民眾檢舉,宜蘭地檢署偵結,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處分緩起訴1年,向公庫繳納1萬元。
北市王姓男子在網路上以3萬8800元販賣保育類動物玳瑁製眼鏡,保七總隊網路巡邏時發現,喬裝買家相約交易當場逮捕王男、查扣玳瑁眼鏡,台北地檢署因王男認罪,且無前科,給予王男緩起訴1年,命他須向公庫支付3萬元。
一名從事藝品代工陳姓男子,在臉書販售一支稀有的保育類產品獨角鯨牙,還強調「真的不是便宜貨,所以要有能力與心理準備才來問」,遭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起訴且判刑11月要入獄,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認定,陳男為家庭支柱,且認罪坦承不再犯,二審刑度不變,宣告緩刑3年。
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日前接獲中華民國馴鷹協會送交1隻栗翅鷹,這隻走失的栗翅鷹已在新店水源高架下方自行車道附近生活盤旋1年多,被民眾通報馴鷹協會,經過誘捕後成功後暫時交由動保處收容照護。動保處透過腳環公告尋找原飼主,呼籲民眾飼養猛禽應做好飼養管理,如有遺失盡速通知相關單位協尋處理。
南投縣烏溪、濁水溪流域的巴氏銀鮈、陳氏鰍鮀、溪流細鯽3種淡水魚,因分布範圍受侷限、棲地干擾、活動水域惡化及極端氣候等影響,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決定設置2處域外庇護池搶救,並請農田水利署等單位協助營造友善環境。
保育類野生動物未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買賣,連賣標本也不行!中市林男今年在網站刊登賣「沼澤鱷」標本、定價1萬2000元;黃女及姜女則在網路平台賣「天堂鳥」標本,售價1萬5000元。警方經網路巡邏發現查獲送辦,3人均坦承犯行,檢察官均予以緩起訴處分,期間1年,並各向公庫支付3萬及5萬元。
高雄11月17日深夜的鄉間道路上出現一隻迷途烏龜,警方剛好巡邏經過,擔心牠被往來車輛輾過,因此立即將這隻烏龜轉交由動保處協助安置。經查,此龜為一級保育類動物食蛇龜,警方先初步安置,再協助通報市政府動保處協助安置及救援。
近年來宜蘭縣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出現保育類野生動物黃喉貂的頻率越來越高,伴隨而來的問題是遊客餵食、誘拍及野生動物翻食垃圾等,農業部林業保育署研議在森林法第56之3條增訂條文,若在森林遊樂區或自然保育區內餵食野生動物者,得處1000元以上6萬元以下罰鍰。
「鯊魚劍」在民間宗教信仰活動中,是乩童起乩時所操持的法器之一,和七星劍、銅棍、月斧和刺球合稱五寶,鯊魚劍的劍身是取自於鋸鰩的吻部製作而成,而且價格不斐,但由於鋸鰩是瀕危物種,如果買賣鯊魚劍的話,將會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最高可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業者在網路販賣鯊魚劍被起訴,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6日呼籲,在網路上非法販售鯊魚劍案提起公訴,最高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萬至150萬元罰金。「鯊魚劍」是由海洋保育類瀕危的「鋸鰩」鼻鋸(吻部)加工製成。
由國聚建設獨家協辦、《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大石國際文化主辦的野生動物路跑活動,12月3日再度於台中市中央公園盛大開跑,與台中市政府共同打造友善野生動物FUN城市。
農業部24日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第5點,將鯉科的溪流細鯽、陳氏鰍鮀、中間鰍鮀,及鰕虎科的砂棲瓢眼鰕虎、尾鱗銳齒鰕虎、明仁枝牙鰕虎及韌鰕虎屬8種等,共計14種淡水魚增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使我國保育類淡水魚數量從17種增加至31種。飼養民眾若未於12月31日前登記備查,將依法裁罰最高5萬元。
台中市某中藥房,涉嫌違法販賣野生保育動物印度犀牛角研磨粉末給癌症患者,經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五大隊追查,業者謀取480萬元暴利,癌症患者最後仍藥石罔效,全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罪嫌移送法辦。
今年3月新竹縣六福村發生狒狒脫逃事件,監察院10月5日完成調查報告,新竹縣政府農業處6日針對報告中提及新竹縣部分,說明縣府的改善作為,包括狒狒飼養數量清點、照養環境及防逃設施的輔導與查核工作,強調會持續強化精進保育類野生動物管理,確保動物福利,避免憾事發生。
今年3月中旬,桃園市區出現流蕩野生動物狒狒,經桃園市政府農業局3月27日圍捕行動,該保育類野生動物東非狒狒遭獵槍傷致死,相關圍捕處置引發爭議,復因桃園市政府農業局列隊鞠躬獻花予狒狒,遭議矯枉過正、不尊重生命,再度重創政府形象。監察委員趙永清、浦忠成、紀惠容調查後發現,桃園市政府及農業部,於本案處理過程涉有重大違失,通過糾正桃園市政府及農業部。
監察院今天針對東非狒狒遭獵人射擊死亡一事提出糾正,對此,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各縣市自然保育業務本為地方自治事項,且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各縣市即為地方主管機關,因而各地方政府早已有長期執行脫序臺灣獼猴圍捕與收容專業經驗,但因自然保育業務多不為地方政府重視,人力分配未著重於此,導致野生動物保育業務常因人力不足而無法順利推展,保育員額不足的林業保育署,除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共同爭取人力與經費,也建議地方政府應透過組織編制員額調整據以因應積極充實人力。
10月4日為世界動物日,新北市動保處特別在世界動物日前夕與中華鯨豚協會邀請海委會、海保署及北台灣各縣市政府參加鯨豚協會「新北市海洋生物保育教育園區」落成揭牌典禮。藉由與在地專業海洋野生動物救援機構合作,提升海洋野生動物救援效率。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龜類保育教育園區」專門收容走私來台遭沒入或救援傷龜,目前約收容800隻各式龜類,考量園區空間有限,已顯得有些擁擠,林業署嘉義分署打算與專家學者研議、尋找適合棲地,選出健康、無寄生蟲的龜類野放。
1隻台灣黑熊23日在台東縣海端鄉紅石部落誤中套索陷阱後,便攀爬至樹上,被部落1對夫妻發現通報農業部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台東分署到場協助脫困,隨後將牠送至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接受治療,日後將評估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