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護眼睛的搜尋結果,共74筆
香菜並非所有人都愛,喜歡的人認為它吃起來很清爽,不喜歡的人則覺得味道太強烈,香菜是否要入菜也常被拿出來討論。營養師林雨薇提到,香菜的葉子、種子及花都可食用,而且富含營養價值,不僅有降血脂的效果,還可提升身體還原保護力。
自然界的光可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兩種。常常在豔陽高照的夏日,當我們去戶外時比較會確實做到防曬的工作;但是最近一年來,台灣的空污愈來愈嚴重,即便是晴天也不一定看到藍天和陽光 不過這樣的天氣紫外線卻很可能是超標的喔!
3C是現代人生活必備之物,也因此讓眼睛容易痠澀、常感眼前霧茫茫,醫師提醒,過多的糖分會加速眼睛老化、加速白內障到來、增加視網膜出剝離的機率。營養師也提醒,高糖、高脂食物、冰冷的飲食,都會影響眼睛周圍的血管循環,民眾應該儘量減少攝取,以保護眼睛也維護身體健康。
現代人3C產品離不開身,長時間使用會造成眼睛疲憊,為了保護眼睛,不少人會補充葉黃素,但有營養師提到,眼睛若處於疲勞狀況時,其實吃葉黃素根本沒效,而是要補充以藻紅素和花青素為主的產品,兩者都要足量才有效,至於眼睛乾澀、眼壓高、畏光等問題,分別有不同的護眼成分,吃對才有幫助。
隨著3C產品的發展,再加上疫情影響,居家上班、上課的對象增加,導致許多人每天近距離看螢幕的時間都超時,對雙眼的健康造成不小影響。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除了適當地暫停使用3C產品、看看遠距離以外,透過飲食也能夠保護眼睛,並列出8個能有效護眼的營養素。
手機、平版、電腦等螢幕釋放出藍光,擔心傷及視網膜與黃斑部,許多人下載藍光軟體,但真有用嗎?新竹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這絕對不夠的」,除了使用手機保護貼,建議配戴具有防藍光鍍膜的鏡片,避免藍光直射眼球。
黃澄澄的枇杷,現在正是市場裡的嬌客。一盒端起來沉甸甸的枇杷,整棵都有用途,除了果肉細軟多汁、酸甜適口又富含各項營養成分外,還可做成蜜餞,果葉更是枇杷膏的主要原料。怎麼挑出好吃又多汁的枇杷呢?專家級簡單目視法學起來,並分享不沾手的吃法。
隨著行動裝置普及,現代人經常大量使用眼睛,無論是上班進行文書作業、開視訊會議,或是下班追劇、打電動,一不小心就用眼過度,然而坊間盛傳吃魚眼睛能顧視力,對此營養師表示,真正能護眼的是魚眼窩周圍的脂肪,因為含有豐富的DHA,對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與視網膜色素沈積有所幫助。
現代人3C成癮,上班盯著螢幕工作,下班看電視、滑手機追劇,長時間用眼過度,因此會補充葉黃素保護靈魂之窗。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除了適當使用3C和休息,還有5種「護眼營養素」可以從食物補充,讓視野更清晰。
過完春節長假後,長時間追劇、打麻將、玩電動、熬夜不睡的苦果,像是視力減退、眼睛痠澀、乾燥等問題全都浮上檯面。對此,好食課執行長、營養師林世航指出,眼睛黃斑部、視網膜會受光線傷害,而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正是黃斑部的重要組成物。因此除應視眼睛狀況就醫檢查之外,適度補充葉黃素,也是護眼原則。
疫情嚴峻,大家宅在家上班、追劇,長時間使用3C產品很容易造成用眼過度,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在《中時新聞網》健康糾察隊節目表示,有些食物會讓體內壞的膽固醇LDL上升,引發血管眼睛的發炎疾病,應避免攝取,另外對於市面上養護眼睛的葉黃素、蝦紅素等保健食品提出服用建議。
疫情嚴峻,教育部規定全國各校上網課,教學亂象頻傳,教育部近日更行文國教署國中小組,表達擔憂網路課程會影響學童視力,建議學校適時縮短線上教學時間,每節課約以20至25分鐘為限,再以觀看電視教學節目等多元學習方式進行,有家長反問:「看影片是怎麼讓孩子保護眼睛?」更有私立大學教授直說,對教育部與國教署的僵化思維,並不感到意外。
疫情升溫,全國各級學校從519採取線上教學,新竹有國二學生兩眼近視原有150度,用電腦線上教學10天後,出現眼睛痠麻腫痛,視力模糊,甚至無法對焦情形。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檢查發現,學生近視暴增至350度,假性近視高達200度。
疫情升溫,全國各級學校從519採取線醒教學,新竹一名國二學生兩眼近視原有150度,用電腦線上教學10天後,出現眼睛痠麻腫痛,視力模糊,甚至無法對焦情形,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檢查發現,學生近視暴增至350度,假性近視高達200度。
多吃葡萄對眼睛有益!美國佛罕大學團隊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吃葡萄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很有好處,可能是與葡萄含有抗氧化物質有關,不僅如此,葡萄似乎也可以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進而延緩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惡化,實驗同時也對老鼠分組餵食葉黃素及葡萄,結果發現,葡萄保護眼睛的效果,遠勝單純只餵葉黃素。
大陸男星胡兵當年以電視劇《澀女郎》和《雙響炮》在台灣打響知名度,雖然鮮少來台宣傳或工作,但還是有相當高的人氣;最近今年50歲的他,驚傳眼睛突然看不清,決定在春節前動手術治療,拍影片記錄因工作讓眼睛受傷也沒倒下的過程,網友看到眼眶濕,急勸「別急著工作,好好休息」。
前總統馬英九因眼瞼下垂,於今年7月動眼袋手術,術後為防止陽光照射,許多場合都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沒想到,馬英九日前在網路社群媒體上,和粉絲分享晚餐的照片,其中一張拿掉墨鏡的POSE,竟讓粉絲看完崩潰大喊,「哪位醫生把眼睛搞成這樣」、「還是一直戴墨鏡好了」。
現代人生活中整天流連網路,走路、搭車時,視線離不開螢幕、從餐桌上吃飯、到床上都怕漏接訊息,眼淚是幫助眼睛抵抗病菌的第一道防線,但因過度使用3C產品,便時常感覺眼睛乾澀。
苗栗縣8歲小男童在半年期間體重增長至45公斤,最近突然出現眼睛陣陣抽痛且有發紅、流淚、怕光的狀況。家長趕緊帶往苗栗醫院看診,醫院檢查發現男童因發育長胖,產生「下眼瞼贅皮(Epiblepharon)」,造成睫毛倒插情況嚴重,經手術後當天即回家休息,一星期回診拆線,恢復良好。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平常這些生活壞習慣,其實正默默傷害自己的眼睛。國外健康網站《healthista》分享了6個傷眼壞習慣,包括:陰天不戴墨鏡、游泳不戴蛙鏡、用過期睫毛膏、吸菸、電風扇吹整晚以及狂點眼藥水。特別是每天戴隱形眼鏡的人眼睛更脆弱,要更小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