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錄實業的搜尋結果,共53筆
實價登錄2.0新制自2021年7月1日實施,迄今已將近二週年,為保障民眾權益,地政局除自2022年7月起對於實價登錄申報資訊提高抽查比例為5%,又於2023年1月滾動式檢討並再次提高查核標準至10%,在查核比例不斷地提升下,違反實價登錄申報案件之裁罰金額從2022年度的425萬5千元,降到2023年度第1、2季的83萬元,呈現顯著下滑情形。市長黃偉哲表示,實價登錄施行後,已成為民眾買賣不動產最重要的參考資訊,實價登錄平台也是政府資料公開廣受民眾關注搜尋最多的平台之一,因此特別指示地政局加強宣導及查核作業,確保不動產市場價格資訊透明、正確。
永慶房屋自創立之初,即以「先誠實再成交」的精神,提供給消費者完整透明的房市資訊,並宣示不炒房、不與投機客配合、不賺差價,把價格的決定權還給消費者。除了是台灣首家主動公開成交行情至門牌的房仲業者、建立投機客名單拒絕往來之外,近年來更年年推出誠實服務。
租屋族有福了!立法院2023年1月12日三讀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案,本次修法主要是強化租屋權益,包括住宅租賃契約全面適用消保法規定,同時增訂包租業轉租案件,應辦理申報實價登錄等,讓租屋市場更有保障,資訊更透明。
保險業總給人掃樓不手軟的印象,但去年卻屢傳保險業賣樓的消息,根據實價登錄揭露,去年11月,台南安平區永華路二段的明台產險台南分公司辦公室,以總價9.74億元,賣給了台南在地的皇龍建設,該筆交易也成為台南實價登錄史上,總價最高的商辦交易。
保險業總給人掃樓不手軟的印象,但去年卻屢傳保險業賣樓的消息,不只產險公司賣樓,壽險公司也有出脫不動產的案例。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表示,2023年保險業獵樓腳步也可能會放緩,因為去年四度升息後,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的年化投報率門檻,從尚未升息前的2.095%提高到了2.72%,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後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今年經濟展望也趨於保守,所以在景氣展望低調、投報門檻高的情況下,估計新的一年,保險業投入房市的動作仍不會太踴躍。
國人保險觀念盛行之下,許多民眾在領到獎金與年終保單檢視時,也趁機補齊所需保障。不過,壽險業者提醒,「告知事項」、「投保紀錄」、「等待期」是常見的迷思,建議民眾投保前應將保單條款看清楚,才能避免日後可能衍生出的理賠糾紛。
這次的冬天,台灣格外寒冷。日前北美地區也遭遇北極寒流侵襲,多數地區遭遇冰風暴,導致航空交通大亂,大約1億人度過40年來最冷耶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在埃及舉行的COP27中向各國領袖強調「我們正走向極端氣候地獄之路…,人類可以選擇合作或毀滅。」會議上由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報告同樣也發出警告:「全球氣候變遷的速度正在加快!」因此聯合國已在COP27中公布,將斥資31億美元(新台幣992億元)打造全球預警系統,來因應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
捷運裡無照賣保險的店舖「保險之家」已違法,金管會擬開罰。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15日明確指出,初步了解,「保險之家」本身無照,而是把業務員登錄在保經公司下,已違反保險法規定,會依相關法令來依行政程序查辦,據法規可開罰90萬元至900萬元以下罰鍰。
中國貿促會今(27)日舉行例行發佈會上指出,從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有近9成外資企業對大陸營商環境較滿意。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孫曉表示,第3季大陸市場對外資依然保持較強吸引力,認為由於大陸經濟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廣闊、產業配套完整、政策優惠持續等因素,有近8成外資企業維持現有生產業務規模,吸引外資規模持續增長。
疫情升溫,防疫保單理賠對產險公司形成資金壓力,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日表示,會在一個月內提交報告評估防疫保單對業者的衝擊,他強調,除股東增資外,必要時刻,金管將准許產險公司動用「重大事故準備金」161億元及「危險變動準備金」320億元,共計481億,讓保險公司申請沖抵防疫保單損失。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外帶習慣也帶來免洗餐具回收問題,但根據環保署統計,去年後端廢紙容器回收量17萬噸,但前端申報量卻僅6萬噸,差距近3倍。立委指出,去年環保署也調降處理業者與回收業者的補貼金額,加上申報藏大量黑數,恐增合法業者走進違法的動機,查出黑數勢在必行。
近年來,全台極力推動都市更新計畫,改善民眾居住品質,也維護公共安全,造福居住民眾。然而都更後可預期的房價上漲,也可能引來不肖業者覬覦,企圖用黑心手法坑騙民眾,賺取暴利。
環境保護署今年8月24日修正「餐飲業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規定餐飲業須裝設空污防制設施,但考量疫情影響,宣布新設一定規模的餐飲業,延至明年1月1日起實施;既存餐飲業符合規範期程不變,明年2月1日起實施。台中市環保局5日表示,全市達一定規模餐飲業者共有169家,其中約9成業者完成裝設空污防制設施,市府呼籲餐飲業者落實裝設空污防制設施,以免受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至今,影響各行各業,宏泰人壽強調其業務團隊無懼疫情,在逆境中突破重圍、締造佳績,2020年有13位業務同仁獲得MDRT殊榮的肯定,平均年薪超越300萬元,創下新高。
金管會公布最新裁罰案,指出昇億、上新、兆成3家保經公司未在5年期限內完成增資,資本額未達500萬元的最低門檻,且經限期改正後仍未改善,故依違反保險法規定予以撤照處分,為續去年7月底以來再度出現因資本額不足而遭撤照案例。
去年(2020),無非是臺灣服務業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場戰「疫」!去年1月中下旬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前所未知的改變、前所未有的衝擊,對各產業席捲而來,其中,高度仰賴人與人面對面互動溝通的服務業,堪稱首當其衝。
金管會公布最新裁罰案,指出對台壽保進行一般業務及有價證券投資業務專案檢查時,發現有與利害關係人合租不動產未揭露、保戶以保單借款方式購買投資型保單未確實查核等9大缺失,依違反保險法規定裁罰320萬元、並予以7項糾正。
隨著住宅大樓電梯越來越多,檢查及保養攸關使用安全,桃園市創全國之先,開發全台第1個智能科技昇降設備管理系統App,更以數位製造技術打造1比10仿真電梯模型,希望協助廠商快速解決問題,減少施工意外發生。
2020年最大「苦主」出爐。金管會22日宣布,新光人壽在一般金檢及保戶申訴時被發現七大缺失,開罰720萬元罰鍰及五項糾正,這次是新壽今年第三度被罰,三次罰鍰共達3,880萬元,加上原董事長吳東進被停職、投資長袁宏隆遭解職,國外投資又被迫降到39%,堪稱今年保險業「最慘」。
北市對酒店、舞廳復業要求實名制,卻沒有以相同標準對待KTV業者,引法外界質疑雙重標準。台北市長柯文哲19日表示,政治上不要做道德歧視,既然KTV可以經營,那有什麼理由酒店不能經營?務實處理每一個問題,防疫還是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