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險資金的搜尋結果,共5,193筆
訴求保險媒合或保單比較網站要小心了。保險局29日一口氣開罰兩家保險媒合網站,打著保險科技公司名號,在網路上行銷保單、指派業務員並抽佣,保險局認為已違反保險法,對MY83與Triple-I網站各開罰90萬元與180萬元。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未能見到有所結果,信評機構惠譽將美國AAA頂級債信評等放入負向觀察名單,若美國發生違約,評級將被降級AA-;另市場資金追捧輝達(NVIDIA),買盤搶進AI概念股,英特爾相形失色,加上能源股走低,美股道瓊指數26日小跌0.11%,以黑K棒留下影線作收。
根據調查發現,熟齡族普遍覺得退休金準備不足,平均計算下來,整體熟齡族認為應準備的退休金高達837萬元。由此可見,想要安心養老,退休財務基礎相當重要,如今有愈來愈多人透過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累積資產,因此在投保前須掌握四大必懂觀念重點,更能穩健地為自己準備未來退休生活的財源。
中再保去年因承保產險防疫保單再保險業務,獲利明顯受到影響,今年第一季則已擺脫防疫保單的負面影響,中再保總經理鍾志宏26日在法說會上表示,今年「賺錢機率將會大幅增加!」
升息加上買盤無力,國際板發行量低迷。金管會23日公布,4月國際板債券僅三檔發行、發行金額1.94億元,至少創近八年來同期新低,同時前四月累計共24檔國際板債券新發行,較去年同期減少近74%,總發行金額24.65億美元,同比亦衰退81.3%,應該也是十年來的同期新低,四個月發行不到過去一個月的量。
美債上限協商卡關,對台灣金融業衝擊曝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透露,國內的銀行、保險、證券業截至3月底投資美國公債曝險金額約新台幣1.38兆元,即便美債上限協商超過期限,國內金融業6月到期的美國公債只有916億元,依據評估,美債上限最終仍是能取得共識,但期間波動難免。
為了老年退休生活能夠從容自在,退休規劃應提早開始,以分散長壽風險及儲備好未來生活準備。法國巴黎人壽新推出「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主打以保障打底也兼顧資產累積,被保險人在年金給付開始日前若不幸身故,身故受益人即享有保單提供的最低身故給付保障;若已進入年金給付期,被保險人則享有年金給付,其保障與資產配置兼得的特色提供民眾魚與熊掌兼得的選擇。
大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簡稱金監總局)日前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分析整體保險業、重點公司的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以及2023年第一季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2023年第一季,大陸保險業發展好於預期,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95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9.2%。同時,償付能力充足率降幅明顯收窄。
升息、疫情後獲利爆發力、高度監理及政策利多,四大期待推升金融股走出一波新行情,雖然金融股今年配息不如預期,但市場分析,投資看的是未來,今年銀行有望擴大淨利差及投資獲利,產險走出防疫保單陰霾,壽險年底可望有政策利多,都讓投資資金進駐。
「投信投顧法」修正草案業經2022年12月行政院審查完峻,並已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審查法案。據報載,金管會為了提供投資人多元投資管道,提升資產管理產業競爭力,活絡臺灣不動產證券化市場,這次修法乃參考日本、新加坡制度,開放REITs採基金架構發行,並新增「不動產投資事業」得募集及私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且和現行信託架構併行,採雙軌併行制,以利業者營運架構更具彈性,進而使我國不動產證券化市場得以蓬勃發展。
由保發中心、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及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合辦之「IFRS 17稅務相關議題研討會」,於日前圓滿落幕,會中邀請學者專家共同研商接軌後可能面臨的稅務問題,吸引逾150位保險與金融相關業者的積極參與。
航運業近兩年榮景大好,配息也不手軟,航運期貨(SHF)最大權重股長榮擬配發70元現金股利,稱霸所有上市櫃公司外,陽明也將配息20元現金股利。
新光金經營權之爭紛擾,公司派、改革派大打委託書徵求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6日表示,新光金股東會選出的董事會須擔負起必要增資義務,尤其是新光人壽2026年接軌IFRS17及新清償能力指標,強化財務的準備,股東競逐新光金控制權時,即要承擔對子公司增資義務。
新光金經營權之爭,公司派、改革派相互打委託書徵求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17日)表示,這屆股東會選出的董事會須擔負起必要增資義務,尤其對新光人壽2026年接軌IFRS17財務上能力的準備,股東要競逐新光金控制權時,要做好對子公司增資義務的準備。
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仍不見起色,據壽險公會今公布,今年前4月新契約保費收入1,66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6.9%,尤其金融市場震盪、投資前景不明朗,民眾對於投資型保單態度趨於保守,導致投資型保單年減近4成。
「當時確實看到流動性危機。」李長庚解密去年國泰金募資525億元,是金控史上最大規模募資案,主要看到新契約保費衰退,現金流入大減;新台幣兌美元每貶值1元,壽險業要付出1,000億元避險保證金;加上保單解約率攀升,資金大量流出,必須抓更多現金在手中,預防風暴。
錢不再鎖進保單。據壽險公會統計,前四月銀行銷售保單僅近814億元,至少16年同期新低,比去年同期少近1,100億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少逾2,060億元,金融業者分析,銀行資金大量轉往存款或其他金融商品,更多資金在等股市回檔,想進場加碼。
去年春天舉世震撼的俄烏戰爭爆發,除了造成兩國約30萬的士兵傷亡,亦使得超過800萬的烏克蘭人離鄉背井,對於全球的影響,更因這場戰役而付出慘烈的代價中,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估計,到去年底已經使全球經濟損失達2.8兆美元以上,而引發出的連鎖效應,更讓全球的股市呈現下跌趨勢。
四大不利因素,讓壽險新契約業績創17年來最慘4月。據壽險公會統計,4月新契約保費僅近480億元,連500億元都不到,年減逾31.5%,為2006年之後、即17年來同期最低,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美元急速升息使美元保單賣相不及優利定存或債券,二是銀行通路不給力,三是4月工作天數僅17天,四是壽險公司先保獲利與財務指標,難顧業績。
新光金經營權之爭,公司派與改革派掀起委託書大戰,董事們看得心驚膽顫。大股東林家第三代、新光金董事、新壽駐會董事林伯翰12日提出呼籲,希望5月18日新勝、王田毛紡、新光實業、永光將召開的董事會「會是個契機」,不要靠徵求委託書爭經營權,雙方好好溝通董事席次的分配、確認未來的經營團隊,官民共治也可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