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險金額的搜尋結果,共651筆
臺灣產物全新推出業界唯一金管會保險局核准的「租事大吉-房東版」保險產品,提供租金欠繳補償、裝修費用補償、律師費用補償、委託仲介費用補償、清理費用補償、凶宅跌價補償等六大常見出租保險項目,為房東提供全方位的租房保障,即可用合理的保險金額解決房東可能遇到的所有租房痛點;為居家安全更全面保障,只要再購買臺產住宅火險及地震基本保險,搭配政府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就可申請最高每年3,500元的補助。
最近多重宇宙成為夯名詞,金融業表示,不只宇宙要多重,資金也要多重用途。保誠人壽和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特別攜手推出「保誠人壽好照投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為業界首張三年期繳台幣英式分紅保單結合長照保障,一張保單同時滿足壽險保障、長照給付以及資產累積三重需求。
據壽險公會統計,2021年國人壽險死亡給付人數為237,144人,給付金額為新台幣135,859,174千元,等於國人平均死亡給付僅57.3萬元,這樣的理賠金額,顯然在風險事故來臨時,不足以照顧身後的家人。
對於財產的轉移、財富傳承,保單是民眾常選擇的方式之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林志翔表示,保險除了原先的風險轉移性質之外,更具有生活保障、投資理財;資產傳承與保全、預留稅源特徵等。針對不同需求及資產配置的安排規畫,是現代不可或缺的傳承工具之一。
對於投保美元保單,臺銀人壽看好有三大優勢,除了高預定利率、美元為國際主流貨幣之外,臺銀人壽更看好由於給付的保險金額也會是美元,因此未來若有美元資金需求,規劃外幣資產配置還可免去未來匯兌風險。
壽險公司推出結合長照的第一張分紅保單問世。保誠人壽表示,此保單可協助肩負家庭照顧責任的「三明治族」,在規劃壽險保障與兼顧資產傳承時,可以填補長照的缺口,為自己及家人的保障多加一層風險防護網。
2022年是全球非常動盪不安的一年,前進海外的台商承受更大的風險,在此同時,國營銀行輸出入銀行的重要性也更被凸顯。輸出入銀行不但在2022年的各項業務量,均呈雙位數大幅成長,更展現輸銀在全球市場動盪之際,充分發揮作為廠商避風港的效能;尤其是當其他提供「應收帳款保險」的外商保險公司雨天收傘之際,輸銀卻反向挺身而出援助國內廠商,對於他們被拒保的買主,重新審核額度予以續保,使國內出口廠商能順利接單,繼續出貨度過難關,輸銀對於扶植廠商海外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家衛健委2022年12月26日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意外引發新冠保險爭議。天津許姓男子反映,他與妻子2022年3月購買大陸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太平產險)承保的「新冠肺炎·隔離津貼版」保險,同年底確診後申請「新冠病毒確診津貼」時,卻不獲理賠,理由竟然是,一樣是COVID-19,但當初他們投保的是「新冠肺炎」,如今得到的是「新冠感染」。
當地時間2月6日清晨,位於土耳其東南部靠近敘利亞地區發生芮氏規模7.8的強震,震源深度僅17.9公里,後續更伴隨超過百次的餘震。
新的一年開始,為幫助民眾提早做好保障家庭經濟安全,第一銀行攜手中國人壽推出二張專屬保險商品,提供壽險保障,以穩健資產保障生活為最大特色。「中國人壽金美福保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中國人壽享福保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民眾可選擇以新台幣或美元作為計價幣別,滿足資產多元配置規劃保障需求,無論小資族、中產階級或高資產族群,在人生不同的階段,皆可做足適切規劃,補足風險缺口。
80歲徐姓老翁的家庭年平均收入2000萬元、淨資產8億元,但他卻欠繳所得稅1346萬元,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執行將他投保的壽險扣押,保險公司解約後將解約金377萬元交付國稅局,他不服提告請求法院確認保險契約存在,台灣高等法院駁回他的請求,可上訴。
為提供國人簡易、實惠之保險商品,增進其基本保險保障,金管會已請集保中心規劃結合保障、退休投資與促進公益之「退休準備平台」,並於該平台中建置「保障型保險商品平台」,目前已提供定期壽險、小額終老保險、重大疾病健康保險及微型保險4類商品供民眾選擇。
近來地震頻傳,也帶動民眾投保住宅地震火災險的需求,據產險業2022年前11月統計,網投住火險件數成長逾51%,簽單保費更上升74%,顯見國人投保住火險之意識日益提高。明台產險建議,除投保住宅火災地震基本保險外,更必需加保超額賠款附加條款,才能獲得較完整的保障。
農曆春節將至,上班族最期待的年終獎金陸續入袋,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2023年高達95.9%的企業預期會發放年終,平均為1.33個月,創9年來新高。開發金(2883)旗下中壽提醒上班族在拿到年終開心之餘,更要妥善分配年終獎金以發揮其最大價值,建議可以採用「532原則」將年終分成三等份,除了留作必要性支出及慰勞自己一年來的辛苦之外,可趁資金較為充裕的時候,透過配置年金險累積資產,並及早為退休生活作準備,若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照顧重任,也可投保定期壽險來補強基礎保障,除了可守護家人,也為家庭經濟建構最完善的保護網。
農曆春節將至,上班族最期待的年終獎金陸續入袋,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2023年高達95.9%的企業預期會發放年終,平均為1.33個月,創九年來新高。中國人壽提醒上班族在拿到年終開心之餘,更要妥善分配年終獎金以發揮其最大價值,建議可以採用「532原則」將年終分成三等份。
全球股匯債市估計會在明年落底,保險公司認為,從現在開始已可開始重新進行對投資型保單的布局,對此台銀人壽認為,一般而言,投資型保單擁有六大特色,可以滿足保戶在不同面向的需求,對此保戶可參考這些特色,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型保單。
回顧2022年,全台灣共同歷經疫情、工廠大型火災、停電等考驗,「保險」無疑是今年的熱門搜尋關鍵字之一。從3月起,祝融波及不少廠房,全台灣接二連三地發生大型火災,其中不乏倉儲業、大賣場、發電廠等。此等場景,恐怕令產物保險業者心驚膽戰。
受到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上美國聯準會(Fed)不斷升息,明年投資市場仍有許多不安定的因素,民眾對財務規劃的態度也轉趨保守,「保險」成為相對穩健的理財選擇。國泰人壽建議,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2023年,民眾宜提前檢視目前財務規劃,特別是不願承受外幣匯率波動風險的民眾,可透過規劃台幣計價的利率變動型商品,來守護財富。
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每5人中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三明治族勢必將肩負起更沉重的壓力,穩健的財務規畫和風險承擔能力更不可或缺。保誠人壽了解保障和風險分擔對於現代家庭的重要性,與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攜手推出「保誠人壽美利715外幣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無論是正在打拼事業還是準備退休的三明治族,都可透過這張美元收付且具備分紅機制的保單,達到多元資產配置的目標,同時在面對未知風險時可以降低家人經濟負擔。
在通膨吃掉薪水的時代,民眾應開源節流雙管齊下。為讓民眾兼顧財富累積及保障規劃,第一金人壽特別攜手彰化銀行,規劃2年期的台幣還本保單「金年利」、美元還本保單「美年利」及台幣長年期保單「金安穩」等三檔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商品設計多元,並為彰銀客戶設計醫療補助保障,提供壽險保障及預留稅源等壽險獨有商品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