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用債的搜尋結果,共355筆
美國8月核心通膨月增率較預期高,加上生產者物價指數與零售數據亦比預期強,堅定市場對經濟軟著陸的看法,風險性資產漲多跌少。根據美銀統計顯示,過去一周包括投資級與非投資級等信用債單周雙雙迎來資金淨流入,僅新興市場債資金呈淨流出狀態。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處相對高點,投資人進場好時機。投信法人表示,升息進入尾聲,投資級債往往在升息停止後一年,都會呈現上漲趨勢,且不論是在停止升息當日進場、前二個月進場或前三個月進場,持有一年後達正報酬的機率均是100%,即現在正是入手優質公司債基金的好時機。
資金大幅湧入債市,國泰投信趁勢推出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募集期間9/25~28,挾著每股15元親民的甜甜價及誘人月月配息題材,成功擄獲市場目光。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提出BIG投資術,建議投資人存金融股不如存金融債 。
2024年將進入降息循環,今年是難得一遇的債市投資契機;根據CMoney統計,2022年底至今年7月底,台灣債券ETF市場規模已從新台幣1.19兆元大幅成長至1.63兆元,增加超過4492億元。資金大幅湧入債市,國泰投信趁勢推出「10年以上投資級金融債券ETF」(00933B),將於9月25日至28日募集,15元的甜甜價再加上月月配息,消息傳出已有投資人準備卡位搶購,成功擄獲市場目光。
美升息近尾聲,市場預測明年即將迎來降息,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6日指出,現在是投資債券的好時點,且本月底上市的「國泰10Y+金融債ETF」所追蹤的彭博巴克萊10年期指數來看,近10年來投報酬率為146%,比投資銀行股MSCI、全球金融指數只有50%高得多,「存金融股不如存金融債」。
市場預測2024年即將迎來降息,2023年成為難得一遇的債市投資契機,根據統計,2022年底至今年7月底,台灣債券ETF市場規模已從新台幣1.19兆元大幅成長至1.63兆元,增加超過4,492億元。資金大幅湧入債市,國泰投信本月趁勢推出「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募集期間為9/25至9/28,每單位15元的小資入手價再加上月月配息,擄獲市場目光。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年會後重申戰勝通膨決心,推高升息預期,全球股債市又進入政策混沌不明、股債震盪。投信法人預估,Fed暫停升息前,全球風險性資產波動仍將持續,有利於全球多重資產基金大展身手,透過主動管理精選個股及持股,掌握基本面切入時點,優先搶占下波景氣復甦來臨前的股債初升段行情。
投資級債殖利率已來到近15年高點,看好未來升息空間有限,投信法人表示,目前美債的信用利差反映升息告終、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以及企業獲利回升等預期,加上通膨和升息對企業的影響大致已落底,預估美國企業獲利表現下半年有機會回到正成長軌道,對於信用債為正向挹注。
上周Jackson Hole央行年會結束後,市場期待聯準會降息預期落空,造成全球股債市又進入政策混沌不明、股債震盪表現,有鑑於金融市場波動持續,新光全球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陳世偉建議,現階段投資策略宜攻守兼備,掌握全球多重資產基金,透過主動管理精選個股及持股並兼顧高品質及風控,有望卡位未來景氣復甦格局下,股債甜蜜初升段行情。
投資級債殖利率已來到近15年高點,保德信投信指出,目前美債的信用利差反映升息告終、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以及企業獲利回升等預期,加上通膨和升息對企業的影響大致已落底,預估美國企業獲利表現下半年有機會回到正成長軌道,對於信用債為正向挹注。
美國經濟數據如生產者物價指數與零售銷售成長雙雙超乎預期,加上市場對聯準會(Fed)會議紀要做鷹派解讀,多數債券資產走跌、資金走向分歧。
第二季新興市場企業升評金額大幅增加,主要來自中東與非洲企業債券,主權升評帶動企業升評。顯示前景轉趨樂觀。展望後市,投信法人分析,非投資等級與新興市場債券表現看俏,預期新興市場利差仍有收斂空間。
美國經濟數據如生產者物價指數與零售銷售成長超乎預期,加上市場對聯準會會議紀要做鷹派解讀,多數債券資產走跌、資金走向分歧。據美銀美林統計顯示,過去一周包括投資級債、非投資級債與新興市場債資金皆呈淨流出狀態,債市整體資金動能較為疲弱。
美國第二季財報優於預期,美股估值偏高,美債降評可能成為獲利了結藉口,加上美國聯準會7月會議紀要指出大多數官員都認為通膨有持續升高風險,可能需要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聯準會再顯現鷹派立場,市場波動也隨之再起。不過經濟衰退擔憂減緩,持續看好大型股將會有所表現。
市場普遍預期升息循環已進入尾聲,即使信評公司對美國主權、美中小型銀行降評,法人表示,因目前各類債券之殖利率均超過20年歷史均值,所以,全球優質債券無論評價面和收益面皆具吸引。
惠譽調降美國長債信評,美股、台股應聲下跌,市場持續動盪。法人指出,現階段「可轉債」最能跟漲抗跌、「投等債」最能抗波動、「股票」最能抓住升息尾端投資機會,但就過去十年經驗來看,股債平衡或股四債六等的配置長期報酬都不如「可轉債、投等債、股票:五、三、二」的黃金比例配置。
法人預估,惠譽調降美國信評不會影響美債殖利率下行趨勢,但此一降評更顯示目前高評等優質債的投資價值,比起美債,投資人能夠從相同信評獲得更佳收益率。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多交出兩位數表現,台股也不例外,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上半年各類主動式基金中,台股基金規模增加金額最多、達978億元,其他規模增加超過百億元,則依序分別為跨國股票型、跨國多重資產與跨國投資固定收益一般債券型;顯示「股市和多重資產」相對受惠市場的回溫。
面對通膨、升息威脅及全球景氣逆風,法人建議,在充滿不確定性與經濟放緩的下半年,多元布局可轉債、投資等級債、股票,可不必押漲跌,同時掌握股債成長轉機。
今年股債市擺脫低迷情緒,全球資金開始同步流入,先前出現罕見齊跌後,投資價值隨著聯準會升息進入尾聲,及景氣可能只會微幅走弱,股債投資機會浮現,可採取定期定額布局組合型基金,一次參與股債後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