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候鳥季的搜尋結果,共36筆
每年5至7月為二級保育類小燕鷗繁殖季,牠們遠從澳洲飛來台灣,築巢孵蛋並養育幼雛,直到7至8月再南返,桃園沿海多處皆是小燕鷗的主要繁殖棲地。市府辦理「2023候鳥漫波啾一夏」活動今日開幕,至25日活動期間,每周例假日提供小燕鷗導覽解說、DIY體驗與闖關遊戲等,以寓教於樂方式推廣夏候鳥生態教育。
嘉義縣布袋鹽田溼地是候鳥度冬重要棲息地,縣政府與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9日首度舉辦「布袋候鳥季元年─聽春語.看春羽」活動,期待在兼顧生態、養殖漁民生計和候鳥生活下,推動「候鳥經濟」,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甚至已規畫和社區合作,推騎腳踏車賞鳥,促進觀光。
嘉義縣布袋鹽田溼地是候鳥度冬重要的棲息地,今嘉義縣政府與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首度舉辦「布袋候鳥季元年─聽春語•看春羽」活動,邀大家到布袋溼地生態園區賞鳥,期待在兼顧生態、養殖漁民生計和候鳥生活下,結合地方推動「候鳥經濟」。
台灣位於東亞澳洲候鳥的遷徙線上,嘉義布袋鹽田濕地即是候鳥度冬的重要棲息地,每年的春天候鳥會換上繁殖羽,返回繁殖地育孕下一代。嘉義縣政府與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年首創「布袋候鳥季元年~聽春語•看春羽」,在布袋濕地舉辦賞鳥活動,邀請公部門、學術單位、社團組織、在地社區及產業團體代表,共同為布袋濕地候鳥季元年揭開序幕,讓更多民眾認識此處賞鳥好所在。
桃園市許厝港溼地為候鳥大規模南遷休息站,每年秋季起總湧進不少賞鳥人潮。桃市府海岸管理工程處11月5日起將舉辦2022候你歸來許厝港溼地賞鳥節,今年與國巨洋傘文創園區合作,連3個周末推出系列活動,現場還有水鳥造型打卡點、Q版候鳥DIY、溼地照片特展及賞鳥迷必參加的免費生態解說等。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在觀樹教育基金會與社區共同經營下,已成為台灣西南沿海重要的賞鳥、溼地生態熱點,為永續生態保育,基金會展開鳥類監測員培訓工作,18日表示監測員將採日薪方式,由社區的直營產銷平台盈餘支付,讓生產回饋給生態,成為善的循環。
今年9月高雄茄萣濕地迎接提早到來的4隻黑面琵鷺,與去年相比,整整提早了半個月左右,讓愛鳥人士驚喜。茄萣濕地目前熱鬧滾滾,除了澤鵟外,更有黑翅鳶、魚鷹輪番上陣表演追逐秀,市民可提前預約導覽解說服務,感受濕地生態魅力。
南台灣一年一度的候鳥季已揭開序幕,由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2022台灣觀鳥馬拉松-觀鳥帶路人培訓」,本周末在北門遊客遊客中心舉行,共培訓產、官、學界46位觀鳥帶路人,為雲嘉南濱海候鳥季節增添賞鳥生力軍。
「群雁南飛天將冷,群雁北飛天將暖。」邁入侯鳥季的尾聲,也象徵春天已經到來。歐德集團木作森活親近大自然,與嘉義鰲鼓溼地合辦春季「鴨力解放-木作×森活 木鳥彩繪DIY課程」,將以品牌最具代表性、最受歡迎的「森活木鳥彩繪課程」打頭陣,3月19日至20日上午熱烈展開。
73歲曾義和曾任青溪國中生物老師,年輕時探險發現許厝港溼地候鳥群聚,開始蹲點拍攝紀錄,甚至變賣長輩遺產添購攝影器材,27日將30年來記錄的5張萬生態幻燈片,無償全部捐給桃市府進行數位典藏,市長鄭文燦親頒感謝狀,允諾會善用環境教育推廣。
桃園今年首度舉辦冬候鳥季,這周末即將盛大登場,將由野鳥協會解說員帶領民眾進行生態解說,報名狀況非常踴躍,已有200多人報名。海岸管理處呼籲熱愛自然生態、喜愛賞鳥的民眾千萬別錯過,活動未來將發展為每年例行性盛大活動。
桃園今年首度舉辦冬候鳥季,這周末即將盛大登場,將由野鳥協會解說員帶領民眾進行生態解說,報名狀況非常踴躍,已有200多人報名。海岸管理處呼籲熱愛自然生態、喜愛賞鳥的民眾千萬別錯過,該活動未來將發展為每年例行性盛大活動,推廣濕地生態。
日前有鳥友途經新竹市水資源公園,發現水池及鄰近水漥長滿水芙蓉,擔憂候鳥不再來訪,向新竹市議會陳情,24日市議會國民黨團號召志工約40人,前往水資源公園清除水芙蓉,希望還給候鳥、留鳥棲息的空間。市府則承諾將著手清理池中水芙蓉。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經觀樹教育基金會營造,已成為全台地層下陷區域從劣勢翻轉為優勢的首例,基金會並成立溼地偵探社,邀集社區居民、學子共同記錄候鳥生態,近日統計近5年來資料,發現候鳥出現「晚到晚走」趨勢,原因可能是氣候暖化、地層下陷導致泥攤地面積縮減等因素。
每到秋末冬初時節,嘉義縣鰲鼓溼地因地形等因素,水域魚群經常翻肚暴斃,引發生態保育人士重視,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解釋,魚群死亡屬季節性現象,鑑於這幾年屢傳黑面琵鷺因肉毒桿菌毒素中毒死亡,候鳥季每天都加派人力巡邏,只要一發現死魚,就立刻撈取、移除。
嘉義縣三華生態民宿主人王三華前兩天到東石鰲鼓溼地賞鳥,在第8賞鳥亭岸邊下方水域,發現4百公尺範圍水面漂著死魚,部分已發黴、腐爛,擔心影響鳥類生態,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表示,受當地地形和氣候因素,秋末冬初經常發生魚群翻肚暴斃,目前每天安排人力巡邏打撈,避免候鳥誤食。
嘉義縣鰲鼓溼地將迎來候鳥季,主管的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特別舉辦黑面琵鷺造訪時間預測送好禮活動,不過嘉義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建樺並不看好今年鳥況,指目前溼地水位高到連一塊灘地都看不到,根本不利候鳥棲息、覓食,就算黑面琵鷺想停下來休息,也無法久留。
嘉義縣鰲鼓溼地素有「鳥類天堂」之稱,每到候鳥季,成千上萬各式鳥類棲息、活動,生態景象十分壯觀,但因礙於溼地地形,每到特定時期水位漸高,影響候鳥棲息,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嘗試小規模抽水後,發現成效頗佳,已規畫與相關單位協調,在七孔水門等處布設水線,架抽水機抽水,讓鳥類多一點覓食空間。
嘉義縣布袋新塭滯洪池上的浮台型太陽能板去年完工,近日被環保團體發現布滿白色鳥屎,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說是「大自然反撲」,也有人說是「報應」。施作廠商永鑫能源則說,「樂見此一現象」,因這代表光電進駐,鳥類並未因此不來,但候鳥季需每月刷洗太陽能板,截至目前,太陽能板發電效率均正常。
嘉義縣布袋新塭滯洪池上的浮台型太陽能板去年完工,,近日當地環保團體發現上頭布滿一片片白色鳥屎,引起網民議論,有人說這是「大自然的反撲」,也有人說是「報應」。施作廠商永鑫能源表示「樂見此現象」,代表光電進駐滯洪池後,鳥類不會因此而不來,候鳥季時每月使用清水刷洗太陽能板,1周前才派員清洗,截至目前太陽能板發光效率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