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借閱的搜尋結果,共208筆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往年推動閱讀集點換好禮,均以國小學生與兒童為主,為提升全民閱讀力,今年推出「兔好書行萬里閱讀存摺」,設定以國中生以上的愛書人為主,縣長楊文科14日宣布活動正式開跑,民眾在年底前只要集滿30個章,即可兌換限量好禮或摸彩券,攜手閱讀抽大獎!
文化部與教育部合作試辦「公共出借權」計畫,以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及國立台灣圖書館為試辦場域,但去年僅對出版社及創作者發出29萬9235元補償金,非常少。出版社表示,申請補償金,「連工錢都不夠」,這個政策要調整,才能繼續走下去。
為提升新竹縣閱讀風氣,縣府在4年內完成新竹市、桃園市及台北市的借閱證開通服務,並整合公共圖書館及國中小樂讀卡建置,與3所大專院校合作互換借閱證服務,讓通閱冊數從2018年的2萬冊提升到今年9月底的48萬冊,預估年底可望突破50萬冊。
台中市立圖書館推動「團體借閱證」服務,提供機關學校、公司行號和社區團體等申辦借閱圖書。中市圖12日表示,冊數最多可達500本、借期長達2個月,已有3000個以上團體單位申請借閱;大里區就業服務站設「就業閱讀角」,鎖定職場、求職及心理等書籍,王姓就服員說,洽公民眾利用時間翻閱,可紓解心情,充電再出發。
全台首座「K-Lib Station 圖書生活便利站」今(28)日在金門縣文化局正式啟用,為持續推廣便民的圖書服務,繼先前於南棟圖書館建置了「預約取書櫃」設備後,如今再加上北棟的「智能採購書櫃」,將讓民眾不再受圖書館開閉館時間限制,一樣能享受圖書館服務,打造「圖書館就是書店」的氛圍,與民眾共享圖書資源。
南華大學圖書館館藏豐富擁有超過41萬冊圖書及2萬7千多種的視聽資料,而小說類圖書及劇情片是學生在閒暇之餘最常借閱的資料,包含許多由文字小說改編翻拍成影像的影音作品。為了鼓勵學生能更加了解原著小說與其改編成電影後兩者不同創作型式的差異,日前舉辦至10月2日截止的「書中自有電影院」活動,學生只要同時借閱翻拍成戲劇的書籍和影片,即可獲得手繪風格的精美小禮物或超商禮券。
使用近40年的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歷經選址、爭取經費等過程後,確定將在原址新建規模3倍大的新館,工程經費8.4億元,預計2026年完工。文化局表示,因應工程將在演藝堂設臨時圖書館,明年1月開館,舊館9月底至11月啟動搬遷作業,期間服務項目及時間將調整,請民眾留意。
使用近40年的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歷經選址、爭取經費等過程後,已確定原址新建規模3倍大的嶄新圖書館,工程經費8.4億元,已在招標,預計2026年完工。文化局表示,為方便讀者,將在演藝堂設臨時圖書館,即日起進行遷館作業,明年1月開館。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自2020年開始,與新竹市、台北市、桃園市啟動一證通服務,透過縣市圖書資源共享,使民眾可借閱的館藏數量達到千萬冊以上,文化局陸續洽談鄰近縣市合作一證通,將再擴大借閱圖書的服務能量。此外,為提升縣民可借閱圖書量,文化局圖書經費也大幅提升,更編列千萬費用購買未來總圖館藏。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今天表示,竹縣文化局圖書館與縣內各鄉鎮圖書館,均有通借通還的服務,也與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都有一證通服務,能共享圖書館資源。
有「全國最美圖書館」之稱的桃園市立圖書新總館正如火如荼趕工中,不分黨派議員都關心進度,文化局指出,預計10月29日搭配觀旅局萬聖城活動開始試營運,100萬藏書也將開放借閱,「生命樹」外觀,以及「智慧螺旋」內部設計,預期將會成為網美打卡聖地。
國家圖書館公布去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台北市榮獲全國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第1名,台北市立圖書館表示,去年受到疫情衝擊,5月16日至7月31日閉館,期間透過「熟讀深思」podcast節目,讓電子書使用人次創下247萬人次最高紀錄,2021年北市圖全年進館使用雖較2020年下滑,但仍達774萬483人次,外借圖書892萬4887冊。此外,因應疫情及活動暫停,也在線上開啟北市圖Youtube頻道「嬰幼兒閱讀活動」,培養親子共讀電子書的習慣。
國家圖書館近日公布《110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新竹市第4年榮獲「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市民每年每人平均借閱冊數4.22冊,為全國非六都縣市第1。
麗晨建設總經理王水樹打造蜂巢地標建築「丰二三」,內部進駐晨露文化藝術基金會,廣蒐建築類與藝術類2000餘本書籍,都是他從世界各國扛回來,開放借閱會不會捨不得?他大方的說,「書要讀才是活的」。
國家圖書館今(3)日公布「110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受疫情影響,全年電子書借閱冊數高達806萬冊,數量較前一年度大幅飆漲。至於國人最喜歡的圖書,當屬心靈療癒主題,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和《蔡康永的情商課》分別攻下排行冠、亞軍,改變過往文學類書籍占據榜首的局面。
受疫情影響,民眾線上閱讀需求增加,新北市立圖書館推出「新北E書房」,2021年新北市電子資源使用量達377萬餘人次,相較於2020年成長87%,閱讀量突破60萬冊。館方表示,疫情期間民眾最愛投資理財、童書、健康料理類型的書籍。
受疫情影響,民眾線上閱讀需求增溫,新北市立圖書館超前部署的「新北E書房」也帶動電子書的借閱,110年新北市電子資源的利用人次突破300萬人,較109年成長87%,閱讀量更超過60萬冊,相較前年成長95%。在疫情影響之下,投資理財、童書、健康料理類型的書籍成為最受民眾喜愛的熱門借閱。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台北市立圖書館去年外借圖書仍高達892萬4887冊,文學類最搶手的是《媽媽的每一天:高木直子手忙腳亂日記》,高木直子刻畫出新手媽媽的手足無措與堅強,台北人最愛的非文學類作品則是《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此書同時雄踞各大書店排行榜。
疫情宅在家,電子書借閱量創新高!台中市立圖書館24日去年民眾借閱統計分析,電子書借閱冊數較前年成長174%、借閱人次成長148%,尤其以親子童書、文學小說及財經商管等類別最受喜愛。中市圖館長張曉玲表示,今年的購書總經費倍增至1億元,其中,電子書經費將從250萬元增加至500萬元。
基隆市政府自2019年起推動新生兒閱讀禮袋發放,將圖書閱讀與市政府各項育兒資源整合,每年最大特色為發行當年度限定嬰幼兒閱讀借閱證。文化局今年挑選「2021基隆美展」西方媒材類優選獎作品《徬徨少年時》作為卡面,希望在基隆出生的新生兒,都能堅持夢想、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