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倫敦交易所的搜尋結果,共385筆
英國金融行為署(FCA)在2日發表一項徹底簡化上市規定的計畫,做為吸引大企業到倫敦上市的改革之一。
港交所公布第一季業績勝預期。港交所26日公布最新財報,今年首季淨利年增28%至34.08億港幣,較市場預期增長18%理想。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總額按年增19%至55.58億港幣,當中主要受惠於公司資金投資表現由虧轉盈,從虧損1.04億港幣轉為賺5.49億港幣,而主要業務收入則按年升5%至50.04億港幣。
中光電(5371)24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第一季財報,第一季是傳統淡季,營收、獲利明顯衰退,稅後純益約2.53億元、年減47.18%,每股稅後純益約0.65元。另外,中光電旗下子公司Optoma Holding Limited奧圖碼控股計畫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並申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中光電(5371)24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第一季財報,以及旗下子公司Optoma Holding Limited奧圖碼控股計畫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並申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總統蔡英文19日宣示,碳金融是達成能源供應穩定和多樣性目標的關鍵,證交所、國發基金與環保署合作,研議成立「碳交易平台」,此平台建立有助與國際合作,達成減碳的目標。對此,行政院今(20)僅表示政策上會朝此方向,相關部會協力合作。金管會說,已跟環保署成立工作小組密切聯繫,配合國家政策進行。
總統蔡英文19日出席台灣美國商會舉辦的謝年飯,致詞時強調,碳金融是達成能源供應穩定和多樣性目標的關鍵,證交所、國發基金與環保署合作,研議成立「碳交易平台」,此平台建立有助與國際合作,達成減碳的目標。
隨著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倒台帶來市場較高的波動性,歐洲的交易所股票也從中獲益;此外投資人也開始將目光轉向防禦性的股票,和估值較低的交易所營運商股票。
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由全球各國交易所及結算機構所組成,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成立目的為促進世界各地交易所間合作與溝通,並為其會員提供各種支援服務,以提高其競爭力與營運效率。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17日以鎳合約出問題為由,宣布推遲原訂本周起恢復的亞洲時段鎳交易。但有媒體踢爆,LME此舉起因於荷蘭鹿特丹倉庫的鎳塊,驚傳被調包換成石頭,再度打擊這家百年交易所的信譽。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於荷蘭鹿特丹港存放的54公噸鎳(Nickel)本應該在倉庫裡,然而當倉庫操作員稱量庫存時,卻發現裡面裝的是石頭。如此離奇的事件為全球供應緊繃的鎳交易市場增添了一層厚厚的陰影(笑點)。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宣布,將從3月20日起恢復鎳期貨在亞洲市場的交易,希望藉此提高市場流動性、並且降低價格波動。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宣布,將從3月20日起恢復鎳期貨在亞洲市場的交易,希望藉此提高市場流動性、並且降低價格波動。
大宗商品貿易巨擘托克(Trafigura)在9日表示其購買鎳的過程中被掉包,部分本應裝滿鎳的貨櫃裡卻沒有鎳,形容公司為「系統性詐騙」的受害者,估計可能因此損失近6億美元。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英國監管機構質疑港交所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亞洲時段維持市場秩序的能力,因此正進行阻止LME重開亞洲時段鎳期貨交易的計畫。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日前宣布與軟體霸主微軟結盟,將斥資28億美元購買微軟的產品,市場分析師指出,LSEG此舉等於宣告未來營運會以財經資訊為重心,並挑戰彭博的市場龍頭地位。
微軟跟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建立10年合作關係,對後者入股4%,協助其金融數據平台轉變成雲端運算平台。
國際妖鎳再度作亂。英國倫敦金屬交易中心(LME)為管控鎳原料交易突然宣布,提高初始保證金達28%,導致國際鎳價重挫,並跌破3萬美元,包括現貨和期貨價格16日收盤價來到2.74萬~2.75萬美元左右,跌幅超過9%,此舉是否連帶影響國內不銹鋼廠接單,備受市場關注。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10月11日的數據顯示,玉米期貨的投機者淨部位為325,121口,與前一周相比,多單大幅增加20,159口,其他農產品如:小麥、黃豆等,投機者所持有的多單都開始有獲利出場的情形,小麥的部分更轉為淨空單持有。
儘管全球工業金屬交易量已下降,但外界認為,從各國央行持續升息到俄烏戰爭等因素威脅經濟,讓買家退場觀望而可能令交易量進一步下滑。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9月12日的數據顯示,玉米期貨的投機者淨部位為249,569口,與前一周相比,多單大幅的增加了8,022口,其他包括小麥、玉米、黃豆等商品,未平倉量多單也進行大幅的累積,國際大額投機者資金轉進農產品市場布局。